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四十五章 不里牙惕

大明:长生天启 第四十五章 不里牙惕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除此之外,在皇上的《进军方案》中,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每进军百里必须修筑一个堡垒或者据点,以此来保证粮饷供给,以及巩固对占领区域的统治。

将来还要将这些堡垒扩建为城,作为对附近区域进行管理的驻所,并逐步向东西方向扩充势力范围,每百里设一据点堡垒,如同星罗棋布一般铺设开来。

大明的北部区域非常辽阔,而且居住的主要是游牧民族,如果不按照这样的方式将无法做到对这片区域的绝对控制和占领。

满桂对于皇上的这项要求是十分理解的,每百里设一据点堡垒可以有效保证大军的安全和粮饷供给,否则大军深入漠北,很容易迷路不说,万一被敌军围堵,切断了退路,没了粮饷便只能等死。

以前明军之所以没有一步一设营,是因为当时的明军还没有如今这些先进的火炮和火铳,做不到以少胜多,所以每设一个据点,必须要留下重兵把守,明军兵力有限,不可能一直分兵多处。

而如今不同了,装备了新式火炮和火铳之后,一个据点哪怕只留下几百人驻守,也能抵御上万人的围攻,新式钢铁巨炮能打六七里远,威力巨大,保证能在敌人冲到近前之前就把敌人的战斗意志彻底摧毁。

而且即便他们顶着炮火逼近了堡垒,还要接受数百门新式虎蹲炮的洗礼,最后,还要面对几百杆燧发枪的轮番齐射。

满桂合计了一下,每行军百里,只需要留下几百人留守,那么只需要几万兵力,便可构筑一条“万里长城”。

从归化城到贝加尔湖大概四千八百里,从贝加尔湖到乌拉尔山也大概是不到五千里,两相合计,正好是一万里。

满桂现在手底下能动的,总共也就是十万人左右,其他的兵力还要留下来负责大同府的防务。

从归化城到乌拉尔山脉这一万里路共需修建据点堡垒上百处,按每处据点留守五百人算,五万人也便足够了,如此一来,自己还能剩下五万人作为机动部队,只是满桂不知道,凭借这五万人的兵力,能不能打得过漠北的喀尔喀,以及西西伯利亚平原的罗斯人。

不过现在他可顾不上考虑那么多了,皇上的命令已下,他自是不得不从,而且皇上也说得清楚,让他务必在年底之前,占据乌拉尔山,所以对于满桂来说,他已经没有犹豫和思考的时间了。

既然是要急行军,那自然是越快越好,因为越往北去,气温便越冷,所以说是年底,实际上一旦入冬之后,军队便很难再继续行进了。

满桂不敢耽误,马上整顿兵马,五万骑兵为首,五万步兵殿后,于天启十一年三月二十日开始向北方进军。

因为明军之前击败林丹汗所带来的威慑力,明军北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骑兵部队在前方急行军,一路给后方的步兵队伍留下路标和记号。

步兵队伍则携带大量的物资,在后方尾随,按照前方骑兵部队留下的标记进行据点堡垒的建设,并在各处堡垒据点中留驻守军,安放军备粮饷。

仅仅十天时间,满桂便已经行军上千里了,为了等候后方的步兵部队赶上来,满桂一方面派出小股骑兵继续北上探查,一方面就地安营扎寨。

而就在满桂在漠北安营扎寨的第二天,喀尔喀便派来了使者前来满桂的营地拜访,并献上了牛羊等礼品。

满桂急于北上进军,自然是不愿意与喀尔喀的鞑靼人为敌,在此耽误时间的,若是他们肯向大明表示臣服,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故而满桂便接见了来使,此人来自喀尔喀三部中的土谢图汗部,此来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想问清楚明军突然大军深入喀尔喀的目的。

自打林丹汗覆灭之后,漠北诸部也都是人人自危,对大明也都是心存畏惧的,现在数万明军突至喀尔喀中东部,附近的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自然都紧张了起来。

满桂倒是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目的,直言告诉了土谢图汗部的来使,此次明军只是路过喀尔喀,是要去北征罗斯人的,让他们不必紧张。

然而满桂没想到的是,一说的罗斯人,土谢图汗部的使者反倒是给他说出了不少他不知道的情报。

原来如今的罗斯人不仅已经占据了西西伯利亚平原,并一直在向东方扩充势力,而且也在试图向南方扩充势力,他们曾经多次派遣使者前来喀尔喀,试图说服喀尔喀三部向罗斯臣服。

不过喀尔喀所属的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的首领都罗斯人都很排斥和抵触,甚至还派遣使者前往莫斯科与罗斯人交涉,对于罗斯人试图南下之举表示了严辞抗议,之后罗斯人才有所收敛。

满桂听说了这些消息,顿时心里也有些紧张了起来,因为这些情报可是皇上给他的方案中所没有的,看来罗斯人的行动和势力范围可能远远超出了皇上的预估,也不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军力,能不能敌得过罗斯军队,将他们赶出西伯利亚去。

满桂只好问土谢图汗部的使者:“罗斯人的军队大概有多少人,他们的战斗力如何?”

土谢图汗的使者回答:“罗斯人的部队看起来不像是正规军,更像是佣兵和匪帮,他们总数不到万人,但是各个勇猛彪悍,十分善战!

不过将军也不必担心,罗斯人连面对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都不敢大动干戈,而是派遣使者前来劝降,想来其实力还是不足为虑的,对于天朝来说,就更不值一提了!”

听了土谢图汗部使者的话,满桂虽然松了口气,但却也没有因此而轻视罗斯人的部队,毕竟土谢图汗部使者的话也不能全信,他这么说很可能是在故意吹捧大明,说些讨好自己的话。

满桂吩咐手下赏赐了土谢图汗部的使者,并写下一封致谢的信让使者给土谢图汗部的首领带了回去。

次日一早,车臣汗部的使者也到了,满桂同样以礼相待,热情款待了他,并也向车臣汗部的使者询问了同样的问题,车臣汗部使者的回答与土谢图汗部的使者所说基本无异,所以想来这些情报还是比较可信的。若是罗斯人的部队只有区区一万人的话,满桂还是有十足信心可以战胜他们的。

几日之后,后方的步兵队伍赶到,满桂再次拔营继续北上,如今喀尔喀部所属的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都向满桂表达了友好之意,想来在喀尔喀境内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是穿越了喀尔喀之后,便是兀良哈,这兀良哈还有个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名字,叫做“朵颜三卫”,曾经被成祖朱棣所收服,也曾经是大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

不过如今那些臣服于大明的朵颜三卫已经逐步南迁,在京蓟和辽东一带定居,仍然留在兀良哈一带的,都是早期便反叛,且不肯向大明臣服的那些鞑靼人。

至万历一朝,虽然奴儿干都司的面积已经大幅缩减,但是却也仍然保留着对建州女真各部区域的统治,直至建奴崛起,占领了建州女真各部,明朝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也彻底断绝了与兀良哈的联系。

兀良哈不再与大明的领土接壤,中间也隔着喀尔喀,可谓山高皇帝远,双方直接连往来都没有了,就更不用说向大明臣服了。

因此,满桂认为,大军穿过喀尔喀后,很可能会与兀良哈的鞑靼人发生冲突,所以在到达喀尔喀领地的边缘地带开始,大军就要做好战斗的准备了。

半个月后,在四月的中旬,满桂的大军到达了狼居胥山一带,再往前走,便是兀良哈的地盘儿了。

满桂在狼居胥山一带扎营修整了几日,便全副武装地继续北上了,然而连续几日的行军,并没有遭遇任何敌人的袭击,甚至沿途都是一片荒凉,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直到第十天的时候,他们在前方遇上了几个鞑靼牧民,满桂本打算去找他们打听一下情况的,却没想到几个牧民见到明军的部队之后,都吓得往北方逃跑了。

满桂无奈,只好打算先停止进军,就地埋锅造饭,先休息一下,再继续北上进军,然而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便从北方涌出来一支数千人的鞑靼骑兵部队,向他们发起了进攻。

满桂这边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手上有枪,遇事不慌,明军连马都没有上,直接列阵端起枪来开始射击,几番轮射下来,便让鞑靼骑兵损失惨重,仓皇逃跑了。

满桂这才派人上前去把那些受伤的鞑靼人给抓了过来,想要问问他们到底是哪个部族的,可等到把人带来之后,满桂这才发现,这些人与其他的鞑靼人看起来似乎稍有不同,装束上也有些奇怪。

不过好在这些人说的话还是蒙语,满桂手底下的大同士兵久与鞑靼人打交道,大多都会说蒙语,所以还是能够与之沟通的。

经过一番审讯之后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兀良哈部的人,而是不里牙惕人,他们之所以袭击明军,是把明军当成了罗斯人。

近年来,罗斯人强占了多处不里牙惕人的牧场,而且还经常对不里牙惕人进行劫掠,杀害了不少族人,企图占领贝加尔湖一带,并让不里牙惕人向罗斯臣服。

不里牙惕人自然是不肯向罗斯人臣服的,不仅如此,面对罗斯人的侵占和劫掠,不里牙惕人与罗斯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但是因为罗斯人手中有火铳,不里牙惕人无力将他们驱逐。

满桂听闻此事之后,便让士卒帮这些不里牙惕人疗伤,给予他们酒食,并表示想要见一见不里牙惕人的首领,明军愿意帮不里牙惕人驱逐盘踞在贝加尔湖一带的罗斯人。

这些不里牙惕人听闻明军愿意帮助不里牙惕人盘踞在贝加尔湖一带的罗斯人,顿时喜出望外,当即便答应愿意帮忙,把满桂的话带给首领。

那些逃跑的不里牙惕骑兵们早就把战败的消息带回了部落,因为他们也是被明军的火铳所击败,所以他们更加坚信这支军队是罗斯人的部队了,毕竟南面是喀尔喀诸部,这附近除了罗斯人,没有人手里有先进的火铳作为武器。

不里牙惕之所以一直与罗斯人战斗,而不肯臣服,与其彪悍不屈的民风自然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罗斯人虽然手里有火铳,战斗力很强,但是人数很少,不里牙惕人并非处于完全的劣势。

然而经过刚刚那一战,听闻这些骑兵们带回来的消息,此次出现在贝加尔湖以南的这支军队,兵力竟然足有数万大军,面对这样一支大军,就算人家没有火铳,他们也未必能够战胜,更不要说他们手中还有先进的火铳了。

不里牙惕的首领和几个头人顿时都被一股前所未有的绝望感所笼罩,在他们看来,这一次不里牙惕肯定是没救了。

然而就在他们商议到底该如何是好,都感觉一筹莫展之时,却听闻说又有几个幸存者逃了回来,而且还带来了对付首领的消息。

不里牙惕的首领闻讯赶忙把这几人给叫到了自己的汗帐中,问他们关于敌人的详情。

这些幸存者这才一五一十地向首领说明了情况,告诉首领,这支军队不是罗斯人,而是来自南面的大明,明军的将领还表示,想要见一见不里牙惕的首领,并且愿意帮助不里牙惕人驱逐罗斯人。

听闻这个消息,不里牙惕的首领却并没有感到兴奋,反而越发地感到了担忧。

大明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不里牙惕本身也是北元的一支,在元朝时属于岭北行省,归黄金家族的小汗们统领。

然而北元覆灭之后,不里牙惕因为地处漠北最北方,本就处于鞑靼各部的边缘地带,同时又与贝加尔湖一带生活的其他部族发生了融合,所以说如今的不里牙惕不仅与各个鞑靼部族有所区别,几乎没有来往,对于大明更是敬而远之的。

即便是听闻大明消灭了林丹汗,占领了归化城的消息,不里牙惕的首领也只是感到了些许的惊讶而已,只有恐惧却是没有的,毕竟大明与不里牙惕之间,还隔着喀尔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