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四十四章 驻军

大明:长生天启 第四十四章 驻军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金尚宪闻言更是着急了,“难道大明作为我朝鲜之宗主国,对我朝鲜要见死不救吗?”

徐光启却是说道:“金大人你此话言重了,丢了一个济州岛,还不至于谈论生死的地步,而且你也是朝鲜的重臣,为君为臣的难处应该也都是心里清楚的,这件事不是我或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

恐怕也只有当毛文龙继续北上侵犯朝鲜半岛的时候,朝廷才会引起重视吧,到时候我才好向皇上进言,出兵围剿叛贼毛文龙,援助朝鲜,皇上也才好顺势答应。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便是毛文龙不去侵犯朝鲜半岛,等到我军收复了辽东,荡平了漠北,自然也是会去收拾叛贼毛文龙,助你朝鲜收复济州岛的!”

金尚宪听了这话,也是一脸的无奈,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可是没办法,大明也自有大明的难处,金尚宪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只好就此回国,把情况向朝鲜国王李倧禀明。

李倧听了金尚宪的话,顿时后悔不已,一来是后悔让金尚宪给大明告毛文龙的状,非要大明惩治毛文龙,二是后悔大明要在朝鲜驻军,他却一直摇摆不定。

但对于大明如今不肯出兵之事,李倧却是不敢埋怨的,因为大明现在正在收复辽东的节骨眼儿上,这都是他能够看在眼里的,也确实不是大明故意不愿意出兵救援朝鲜,朝鲜若是非要大明派兵,反倒是强人所难,无理取闹了。

这济州岛看来短期之内是万难收复了,但是徐光启所说的事情也不能不防,万一毛文龙在济州岛站稳脚跟之后,要来入侵朝鲜半岛,到时候对于朝鲜来说又将是一场不亚于壬辰倭乱的浩劫。

李倧当下做出决定,命人立即去大明选定的几处区域内设立驻所,作为大明军队的驻地,请求大明在朝鲜派兵驻军。

然而即便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那些反对接受大明派驻军队的大臣们仍然拼死劝谏,不同意李倧的决定。

李倧何尝愿意他国之军驻于己国,那些明军将领一个个地都不把朝鲜官员,甚至他这个国王放在眼里,他作为朝鲜国王,又怎能愿意受制于人?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了,等到毛文龙真的带兵杀到了汉城来,他这个国王别说尊严了,就是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李倧顿时悲愤道:“你们都不必再多言了,我朝鲜自古受大明庇护之恩,能做大明的狗便已经是最大的荣幸了!”

一众大臣顿时也都没了话说,虽然此话听起来不好听,但却也是事实,毕竟大明可从来没有强求过朝鲜向其纳贡称臣,如今这宗藩关系也是朝鲜上赶着向大明求得的,现在却想反悔当初答应大明的条件,也确实是出尔反尔,有些不知好歹。

李倧随后便让金尚宪给大明送去了朝鲜的回信。

朱天启看完朝鲜的回信之后自是十分满意的,不过表面上却是有些为难地说道:“上次你来的时候,朕已经说过,我大明现在正是兵力紧缺的时候,所以便是要向你朝鲜派驻军队,数量也不会太多,只好先紧着重要的地方派驻了。”

说着话,朱天启提笔在地图上圈上了三个点,分别是顺天、泗川和釜山三地,正好是朝鲜半岛的南边沿岸一线,如此便可抵御海上来敌。

朱天启随后说道:“我大明第一批驻军共派出一万兵马,此三地各驻兵三千余人,设为拱海卫,由一个总兵在泗川坐镇,两个副将分守顺天和釜山,待到以后有了多余的兵马,朕再多派一些过去。”

金尚宪望着桌上的地图,虽然感觉大明皇帝此番安排确实妥善,但是还是有些不太安心,“皇上,一万兵马分驻三地,是不是有些太少了些?”

朱天启把笔缓缓放下,说道:“少是少了点,不过朕目前只能调出这点儿兵力来,想要再多也没有了!”

金尚宪一听这话,也不好再多说其他。

不过为了让金尚宪和朝鲜安心,朱天启还是一笑说道:“你也不必担心,虽然朕派过去的兵力不算多,但是朕可以让他们把我大明的巨炮和新式火铳都带过去,有了这些火器在,保证毛文龙那逆贼不敢来犯!”

一听此话,金尚宪果然安心了不少,当时陪同李倧去看大明京营士兵操演之时,大明的火炮和火铳给他留下的震撼印象,如今依然记忆犹新,若是明军带着这些大杀器前往朝鲜,三千人便可敌万人了!

金尚宪当即谢恩:“外臣代朝鲜谢过大明皇帝!”

打发走了金尚宪,朱天启便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翻了起来,虽然刚刚答应得停好,但是具体要派谁过去担任这个在朝鲜驻军的总兵,朱天启却依然没有想好。

其实大明现在不缺名将,像是左良玉、孙传庭等人都是青史留名的,更有像秦良玉这样千古难见的巾帼英雄。

只不过这些人朱天启还有别的用处,派去朝鲜做个驻军总兵,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故而在自己笔记本的名单上翻看了许久,朱天启最终选择了孙承宗手底下的中军典备何可纲。

何可纲是个办事牢靠,又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把他派去朝鲜驻军,定然可以做到治军有方,把部下都给约束得好好儿的。

还有就是,何可纲如今在孙承宗的手底下做事,虽然一直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但是像他这样的老实人是难以出头的,他又不像赵率教和祖大寿,是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可以依靠战功博个前程出来。

以目前辽东的局面来看,恐怕也轮不到他上阵打仗了,在后方协助孙承宗治军,他都快成个文官了,久无用武之地,哪里来的前程?

若不是朱天启为了解决辽东问题,查阅了许多史籍资料,恐怕也是难以知道何可纲这号人物的。

历史上对于何可纲的评价可是很高的,说他有勇有谋,仁义廉洁,勤俭细心,事事善谋,是个难得的将才。

然而除了能力之外,更让朱天启感到钦佩的则是何可纲宁死不屈的精神,按照原来的历史,何可纲与祖大寿同守大凌河城的时候,遭遇建奴十万大军的围攻,粮尽援绝之时,祖大寿与诸将皆欲投降,唯独何可纲宁死不降,最终含笑赴死。朱天启看重的就是何可纲对大明的这份儿忠心,所以朱天启打算给何可纲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能让他一直在辽东后方给孙承宗打下手,没有用武之地。

朱天启随后便给孙承宗发去了调令,让他拨了一万辽军给何可纲,前往朝鲜的顺天、泗川和釜山三地驻扎。

孙承宗自然是马上遵命行事,如今的孙承宗已经有了退下来的打算,辽东已平,他的心愿已了,至于建功立业的事情,还是让给年轻人们吧。

故而孙承宗便顺势给朱天启上了一封请辞的奏疏。

朱天启收到这封奏疏的时候,也是有些惊讶的,他是没想到孙承宗会突然给自己上疏请辞,本来他还琢磨着是不是孙承宗有别的意思和想法,但是仔细读了几遍孙承宗的奏疏,却发现孙承宗的言辞恳切,也确实是想要辞官回家养老去了。

朱天启翻看了一下笔记本上记载的关于孙承宗的资料,算了一下,孙承宗如今已经六十八岁了,放在这个时代确实已经算是高龄了,既然人家已经主动请辞了,再把他强留在辽东那样的苦寒之地,也实在是太不通情理了些。

故而考虑再三之后,朱天启便给孙承宗回信一封,派人把他从宁远接回了京师来,但是辞官之事,朱天启并未当即允准。

理由是如今辽东全境还未收复,也没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孙承宗现在撤下来,岂不是把自己的功劳都给推开了,这对于孙承宗来说是不公平的。

然而孙承宗也是明白人,他知道平建奴,复辽东的功劳根本就不是他的,而全都仰赖皇上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所以他自然是不敢贪功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朱天启都没有答应他辞官的事情,官位依然保留着,但是孙承宗想要回老家养老也是可以的,他想要待在哪里都随他心意。

辽东方面已经不需要孙承宗再亲自坐镇了,明军在袁崇焕的率领下已经所向披靡,不论是莽古尔泰,还是阿敏都无力抵抗明军的攻势,只能是节节败退,一路败逃。

何可纲如今也已经率军到达了朝鲜的泗川,他在朝鲜官员的引领下到达了朝鲜给他安排的驻地之后,便开始抓紧时间修筑城堡,朝鲜人帮他们提前修筑好的营寨何可纲实在是看不上眼,甚至包括朝鲜的泗川城,何可纲看了都直摇头。

随后,何可纲又去顺天和釜山二地巡视了一番,情况都与泗川大体一样,营寨和防务完全是不靠谱的。

何可纲便又把手下的一万人中分出六千人,分驻于顺天和釜山两地,并任命手下两个千户为副将,分别管理顺天和釜山两地驻军。

各地驻军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修筑堡垒,要按照防御建奴的标准建造,同时还要在海岸边上修筑炮台,架设大炮,以防备敌人乘船从海上来袭。

筑城这等差事自然是不能只让手下的士卒去做的,何可纲也不跟朝鲜人客气,当即便把当地的朝鲜部队抓了壮丁,让他们协助筑城,同时还让地方官员去征召民夫过来帮忙。

因为朝鲜军民知道明军此来是为了防备济州岛的毛文龙,是来帮他们保家卫国的,故而自是都没有半点儿怨言的,乖乖地过来帮忙筑城。

如今不管是辽东还是朝鲜方面,形势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一片利好的,而西面的大同方面,同样也是进展得十分顺利。

钱龙锡已经把朱天启的文书送到了满桂的手上,同时也下达了让满桂北上进军的军令。

满桂接到军令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的,他在归化城这里驻留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遵从朝廷的命令,一方面扩建加固归化城,一方面加紧练兵,本以为等到时机成熟,朝廷会让他率军东攻察哈尔,却没想到朝廷竟然让他率军北上喀尔喀。

满桂心中疑惑,只好打开了钱龙锡转交给他的这封皇上亲自所写的《进军方案》。

满桂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封《进军方案》可真是令满桂大开眼界,瞬间刷新了他的认知,皇上哪里是要打喀尔喀啊,皇上这是要让他一路打到天涯海角(大陆尽头)去啊!

为了防止满桂无法理解自己的这封方案,朱天启特意在里面附了一张地图,并且还在地图上标注了进军路线,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一路北上进军直至贝加尔湖,然后翻阅东萨彦岭,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再一路向西,直至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朱天启就打算以此为界,阻拦俄国人越过乌拉尔山脉,进入西伯利亚,以保证大明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占领。

虽然如今俄国人已经越过了乌拉尔山脉,击败了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一带的西伯利亚汗国,占据了西西伯利亚平原,但是这些越过乌拉尔山脉,入侵西伯利亚的俄国人并非正规军,而是一群哥萨克佣兵,人数很少,战斗力有限。

配备了新式火炮和燧发枪的明军是完全可以轻易将其击溃的,所以朱天启也是有信心将入侵西伯利亚的俄国人驱逐出去,并在乌拉尔山脉一线构筑防线,阻拦俄国人向东扩张的。

满桂是看了朱天启所给的地图才头一次知道,原来漠北的北面还有这么大块儿地方,而且漠北也不光只有草原荒漠,翻阅了贝加尔湖一带的群山,竟然还有这样一大块儿宝地。

配上这张图,满桂对于这封《进军方案》就很容易理解了,皇上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夺得最北面的这块儿地盘儿。

而这块儿地盘现在正被罗斯(明朝对俄国的称呼,亦称罗刹)人侵占,他要做的就是赶走这些罗斯人,并在乌拉尔山脉一线构筑一道防线,就像现在大明防御鞑靼人的长城一样,不准罗斯人再来东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