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五十六章 琉球

大明:长生天启 第五十六章 琉球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除了朝廷给送来的棉服棉被之外,满桂手底下的明军这段时间打猎也屯下了不少鹿皮之类的兽皮,一些诸如貂皮狐皮之类的名贵毛皮自然是要上交朝廷的,而这些普通的兽皮满桂则直接让将士们留下自己御寒使用。

期间,不里牙惕部也给明军送来了上千张的羊皮过来,虽然对于数万明军来说,这一千张羊皮是杯水车薪的,但是对于不里牙惕部来说,也算是尽心尽力了,绝对算得上是一份厚礼。

而此时的罗斯军队虽然是在自家的地盘上,不像明军这般万里远征,但是却同样是要给五万大军供给粮饷的,即便这五万兵马出征一个月来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半点儿收获。

菲拉列特顿感骑虎难下,他万万没想到五万罗斯大军竟然无法攻破明军在乌拉尔山脉设置的防线,只能在山下筑城被动防守,而且即便如此,还要承受明军夜以继日的炮击!

可是战端已开,也不是说停就停的,罗斯若是现在撤军,便于投降无异,是示弱于明国,明国定然会得寸进尺,西进侵占罗斯领土。

可是若不撤军,罗斯军队又无力突破明军在乌拉尔山脉构筑的防线,眼看着供应大军出征的粮饷消耗如同流水一般,这样的损失,也不是罗斯国所能承受得起的。

他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天,希望明军无法扛过西伯利亚的寒冬,早日撤军。

然而,菲拉列特实在是太低估了明军的意志了,常言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如今皇上不光逐步把明军的待遇提上来了,军饷更是从未再拖欠过,而且又是在满桂这样一个还算仗义的将军手下,朝廷发来的粮食、棉服棉被等物资向来都是可以足额领到手的。

明军对朝廷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怨气,反倒都是心向朝廷,尤其是对皇上那更是奉若天神一般景仰的,如此同仇敌忾的明军,难道还会被西伯利亚的寒冬给吓跑吗?

双方因此便谁也没肯退缩半步,一直僵持到了次年的四月份。

……

京师方面,到了腊月的时候,孙元化和李邦华已经把八艘战船改造成了蒸汽明轮船,朱天启随即下令,让李邦华回去挑选水师精锐,好生操练,年后便要南下东海剿贼。

转眼又到了正旦节,今年前来大明朝贡的藩属国可就多了,然而除了朝鲜和漠北诸部之外,还来了一个生面孔——琉球使臣蔡锦。

因为蔡锦带来的贡品实在少得可怜,让朱天启和百官很难不注意到他。

朱天启不禁笑着问起蔡锦来:“你们琉球可是有好些年不来朝贡了,怎么今年突然想起来要来我大明朝贡来了?”

蔡锦被问得一愣,随即跪地答道:“回大明皇帝,非是我琉球不想来天朝朝贡,而是天朝不许我琉球前来朝贡啊!”

此时徐光启占了出来,提醒朱天启道:“皇上,因为之前东南沿海倭乱之事,我朝曾规定琉球国每十年才可向我大明朝贡一次,虽然琉球国数次遣使前来,希望可以改回最初的两年一贡,或者五年一贡,但都为得到准允。”

朱天启缓缓点头,又对蔡锦说道:“难怪朕这么多年都不见琉球来使了呢,朕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你先起来吧,倒是朕错怪了你们琉球!”

“外臣不敢!”蔡锦赶忙叩首,随后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他哆哆嗦嗦的从袖子里抽出一封奏疏来,犹豫了半晌,才好似下定了决心般,用双手捧着奏疏,又跪了下来,高呼道:“外臣还有要事想要面呈大明皇帝!”

蔡锦此举自是不合礼制的,不过朱天启倒是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倒是对蔡锦手中的奏疏产生了兴趣,因为现在他的心思都在东海之事上,所以这个琉球也是他的一个关注点。

朱天启抬手制止了想要呵斥蔡锦的徐光启,招了招说道:“念在你琉球忠于我大明多年的份上,你这奏疏,朕今天就破例就看上一看!”

王元宝闻言赶忙快步走下平台,从蔡锦的手中结果奏疏,又快步走上平台,递到了朱天启的手上。

朱天启展开奏疏粗略一看,顿时心中大喜,不禁暗道:“这才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一份儿贡礼啊!”

但是表面上,朱天启却是不动声色地把奏疏合了起来,对蔡锦说道:“这样吧,你先在京师里住下,待到初五之后,朕再召你商议关于你所奏之事,如何?”

蔡锦哪敢不从,当即千恩万谢:“外臣遵命,叩谢大明皇帝天恩!”

中间虽然出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大家也确实都对蔡锦的奏疏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十分好奇,但是事不关己,谁又会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去胡乱打听这些事情呢?

那蔡锦在正旦节当天非要给皇帝上奏疏,已然是不合规矩了,万一奏疏中再没写什么好事儿,岂不是更惹得皇上不悦?因此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的。

但是别人可以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徐光启不能啊,他总感觉此事太过蹊跷,皇上定然是有了什么新的打算,否则何必要这琉球使臣蔡锦留下呢?

因而在正旦节的大朝会结束之后,徐光启便亲自去找了一趟蔡锦。

当初为了接待孙元化从濠镜澳招募来的泰西人们,会同馆已经被修缮一新了,如今大明的藩属国再次多了起来,正好可以供使臣们居住。

对于徐光启的到来,蔡锦感到十分惊讶,毕竟徐光启可是大明的礼部尚书和内阁首辅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

蔡锦赶忙跪下叩首行礼:“外臣蔡锦,叩见徐阁老!”

徐光启抬手示意他平身,随后便走进了他的房中,自己在椅子上坐下,开口问道:“蔡锦,你老实交代,你今天大朝会的时候,给皇上的奏疏里,都写了些什么?”

蔡锦被问得一愣,不过转念一想,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索性也就直言说道:“外臣所奏乃是关于我琉球被倭国萨摩藩侵占一事。

起初那萨摩藩只是侵我领土,掠我钱财,而后却掠走我琉球国王,威胁我琉球向其称臣纳贡,如今那萨摩藩竟然还不知满足,竟然想要在我琉球境内设立‘在番奉行’,这是要夺我君臣之权,要将我琉球三府五州三十五郡据为己有啊!”徐光启一听此话,顿时大怒:“蔡锦,你糊涂啊!”

蔡锦被吓得一个哆嗦,俩腿一软又跪下了,“徐,徐大人,外臣,外臣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徐光启见蔡锦也是一心为国,也不好责骂他,只好叹息道:“你代琉球国王向我大明求援可以,但是你为何偏偏非要在正旦节的大朝会上给皇上上这种奏疏啊,若是触怒了天威,我大明还可能派兵援你琉球吗?”

蔡锦一听这话,顿时也愣住了,苦着脸看向了徐光启:“外臣实在是愚钝,然事已至此,还请徐大人多多帮衬啊!”

徐光启也是有些发愁了,他还真是没法猜透皇上的心思,沉思了片刻之后,却突然小声嘀咕道:“三府五州三十五郡?!琉球有这么大吗?”

蔡锦没有听得太真切,有些诧异地抬头偷瞄了徐光启一眼,徐光启自知失态,便干咳了一声,站起身来说道:“好啦,既然事情问明白了,本官也该回去了,你早点歇着吧!”

蔡锦没成想话刚说到正题上,徐光启就要走,赶忙开口劝阻:“徐大人,您还没有告诉外臣,外臣到底该怎么办呢?”

说完这话,蔡锦才突然恍然大悟般起身跑到床边,从枕头底下拿出一锭银元宝来,呈到了徐光启的面前:“徐大人,若是我琉球得救,不光是我蔡锦,我王定然也会厚谢大人的!”

徐光启却是一把将其推开,冷哼一声道:“你拿我当什么人了,大明救不救你们琉球国的事情也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你且先在此安心等着吧,等什么时候皇上再见你的时候,你就能知道结果了!”

徐光启离开之后,蔡锦回身从地上捡起这锭银元宝来,翻身瘫坐在地,苦叹了一声,“国贫家困,便是给人送礼,都要遭人嫌弃啊!”

蔡锦还当是自己给的银子太少了,惹得徐光启不悦了呢,顿时心里就更没底儿了,本来大明皇帝那边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呢,现在自己得罪了大明的内阁首辅,这事八成是没戏了!

不过徐光启哪会因为这种事情跟他生气,徐光启是搞清楚了状况赶紧回家去琢磨应对的法子去了,他虽然不再掌管户部,但是却也仍是内阁首辅,朝廷的财政状况他很清楚,他担心在满桂大军未撤回之前,皇上又要派兵出师东海。

要帮琉球国赶走入侵的倭国萨摩藩自然不难,但是一旦与倭国开战,则很可能会再次将大明卷入战争的泥潭。

但是朱天启此时的想法却不同,以前大明打仗纯粹是在烧钱,即便是打赢了也是笔赔本的买卖,比如之前的抗倭援朝(壬辰倭乱)之战,刚刚打完的收复辽东之战。

当然,不是说这些战争没有意义,而是但从经济交代来看的话,这一类的战争并不能给大明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

而如今朱天启发起的北征西伯利亚之战则不同,虽然现在满桂的十万大军还需要朝廷养着,但是等明军在西伯利亚站稳脚跟,开始开放建设西伯利亚之后,便能创造出远远超出现在投入的财富出来。

如今朱天启计划发起的对倭战争也是一样,这次不是在朝鲜半岛上打,而是要在倭国的境内去打,要把倭国的田地、矿山统统占领,尤其是倭国的银矿,那才是一棵真正的“摇钱树”呢!

所以朱天启不怕投入,而且以目前大明的财政状况来看,大明也有资本去打这一仗,而且以明军的实力,朱天启认为这一仗也不会打得时间太长。

转眼便到了天启十二年的正月初六,朱天启一大早便派人去会同馆传召琉球使臣蔡锦去了,而后又召集了内阁在皇极殿议事。

等到蔡锦来到皇极殿的时候,朱天启已经把蔡锦的奏疏给内阁的六位阁臣传阅了一遍了。

见六位阁臣都不说话,朱天启便坐正了身子,开口说道:“朕先说说朕的想法吧,关于倭国入侵我大明藩属国琉球之事,朕认为,绝不可姑息,必须要对其实施惩戒,让倭国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听了这话,户部尚书刘鸿训不由得一个激灵,随后便起身施礼,开口说道:“皇上三思,那倭国入侵琉球实属不该,然如今我大明与倭国之间已然恢复了通商,若是贸然与之开战,恐怕……”

见刘鸿训支支吾吾地说不明白,徐光启便站起身来对朱天启施礼道:“我想刘大人真正想说的是,一旦我大明再与倭国开战,所需军费恐怕又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我大明好不容易收复了辽东,也确实是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了才是!”

“休养生息?”朱天启摇了摇头:“我大明将士虽然征战四方,但绝对不会妨碍到国内百姓的正常生活,军民各司其职不是正好吗?难道非要让将士们都解甲归田,才叫休养生息吗?

徐爱卿,咱们不能因为怕花钱就什么都不敢干,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你就拿北边的西伯利亚来说吧,那么一大块地方,比咱们整个大明都要大,难道咱们大明从罗斯人手中夺回来这么大块地盘,以后还赚不回如今花出去的这些粮饷军费吗?”

徐光启一听这话,瞬间就能算清楚这笔账了,当即便抬手施礼:“是臣目光短浅了!”

朱天启随即又看向了刘鸿训,问道:“刘爱卿,你呢?”

刘鸿训也赶忙抬手施礼道:“臣也是,臣也是目光太短浅了些!”

朱天启却是哈哈一笑,说道:“无妨,无妨,你们二人都是做过户部尚书的,管钱管账的时间长了,就是会变得精打细算起来,这不是什么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