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生天启 > 第六十二章 谈判条件

大明:长生天启 第六十二章 谈判条件

作者:伸伸懒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3:28 来源:笔趣阁

此时的毛文龙正在种子岛上搞基建,朱天启告诉他,让他在种子岛扎好根,以后要在这片海域好好经营。

毛文龙能听得出来,这里不同于济州岛,不是一个临时的基地,很可能是他以后的老窝,所以毛文龙对种子岛建设,比起之前在济州岛的时候,要用心的多。

以毛文龙现在的处境,最好的防御措施,自然是将势力范围向周边扩展,周边有了其他的岛屿作为屏障,种子岛的安全系数将会提高不少。

然而皇上有令在先,让他不准南下侵占琉球岛,只能北上入侵倭国的鹿儿岛,所以毛文龙的行动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现在毛文龙还是比较忌惮倭国的军队的,担心倭国对他的报复性围剿。

但是随着事态一步步明朗了起来,倭国的精力已经完全被济州岛的明军所牵制,毛文龙也开始考虑继续向北方发展了。

郑芝龙派去江户的使者很快便赶了回来,将德川家光的回信呈给了郑芝龙,郑芝龙看完回信之后顿时松了口气,马上将此信交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倭国愿意和谈,那么咱们就暂且罢兵,不再继续进攻了,先静待和谈的结果和朝廷的决议吧。”

此时倭国派出去和谈的使臣松平信纲已经乘船过海,到达了济州岛,随后乘坐李邦华安排好的船只,将他送去了京师。

松平信纲对于和谈一事还是持乐观态度的,毕竟明国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还专程派人将他送到了京师,他认为这是明国在向他释放友好的信号。

然而当松平信纲到达京师之后,他才意识到,他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明国确实早就做好了与倭国谈判的准备,但是“友好”是完全谈不上的。

明国的谈判代表是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光启早就准备好了明国事先拟好的条件,谈判一开始,便直接将其推给了松平信纲,并告诉他:“如果倭国能够接受明国的这些条件,那么双方便握手言和,重归于好,若是不肯接受,那么便只能死战到底了!”

松平信纲一听这话,顿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他接过明国的谈判方案来再一仔细看了看上面开列的条件,顿时脸色就变得很难看了。

大明对倭国提出的条件多达数十条,但是核心的条目不多,主要涉及如下几条:

其一,倭国需要就壬申倭乱一事郑重向大明和朝鲜两国致歉,并赔偿两国在战争中蒙受的损失;

其二,倭国需要马上撤回琉球国内的人员与兵马,并赔偿这些年来因侵略对琉球国造成的损失;

其三,倭国需要就长崎海战一事郑重向大明致歉,并赔偿明军在战争中蒙受的损失,以下是明国在长崎海战中的战损统计详表;

其四,倭国历来都是大明的藩属,两国恢复关系,自然也是宗藩关系,倭国需要向大明称臣纳贡,大明亦可对倭国国王进行册封和赏赐;

其五,作为大明的藩属国,需要遵从大明的号令,并在境内开辟驻地,以供明军驻兵使用;

其六,倭国的农业、经济、军事等领域,需要遵从大明颁发的政令进行改革和运行。

前三个条件基本上是在松平信纲的意料之中的,他也做好了接受大明的条件,向大明赔礼道歉,并赔偿大明损失的准备。

即便文禄长庆之役是丰臣秀吉的责任,让如今的德川幕府来承担这份罪责,以及向大明进行赔偿,对于德川幕府来说有些不公,但是既然如今德川幕府从丰臣秀吉手中夺得了天下,那么便理应有这份担当。

至于长崎海战也是一样,虽然倭**队的损失十分惨重,远远超出了明军的损失,但是毕竟是倭国先动的手,而且倭国国力不比大明,想要和谈,便只能委曲求全。

然而后面这三条条件,松平信纲便感觉难以接受了,不仅他无法替幕府做主,而且他相信,即便把这三个条件拿给将军德川家光看,将军也定然是难以接受的。

这第三条要求倭国向大明称臣纳贡的条件,其实本来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倭国也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以此可以继续从大明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然而配合后面两个条件,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似乎付出的代价有些太大了,简直是完全沦为了大明的臣属,毫无主权可言了。

松平信纲盯着这份方案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了谈判桌对面的徐光启,开口问道:“徐大人,贵国所写的这项,给予我国国王册封,这个国王是指……”

“自然是你们倭国的天皇,而非幕府将军了!”徐光启不等松平信纲的话说完,便断然回答道:“而且日后作为我大明的藩属,你们将不得再以‘天皇’自称,而应改用我大明册封的封号!”

松平信纲听了这话,顿时感觉更加为难了,这“天皇”称号由来已久,而且与倭国的宗教信仰挂钩,便于掌控倭国的臣民,若是把这个称号给换掉,倭国的政体都将出现很大的动荡。

倭国的天皇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也是权力的象征,还是有很大的象征意义的,掌权的幕府自镰仓至德川换了几代,但是却没有人敢把天皇给拿掉,如今难道德川家光就敢这么做了吗?

松平信纲敢说,若是德川家光真敢答应大明的条件,将天皇的称号给换掉,必将激起万民激愤,令德川幕府成为众矢之的,很可能最终德川幕府的统治都将受到威胁。

松平信纲望着徐光启,试探地问道:“我国的‘天皇’不过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并非真正的掌权者,国政大权历来是委托给幕府代为执掌的,而且‘天皇’称号也只在我倭国境内使用,从来都不敢对外宣称,尤其是对贵国,历来都是以‘倭奴王’自称的。

所以能不能将此项稍微更改一下,不必理会‘天皇’一事,改为册封幕府将军为倭奴王,如此一来,以后作为贵国的藩属,倭国也可以更好地听从贵国的号令!”徐光启听完松平信纲的话,不由得笑了笑,随后便摇了摇头,说道:“不可,此案之上所开列的诸项条件,一字不改!”

这事儿可是皇上亲自嘱咐过的,而且皇上也说了,不必在意倭国的感受,跟他们讨价还价,他们要么就答应大明的条件,要么就接着打丫的!

松平信纲顿时无语了,这哪儿是谈判啊,这简直就是在签投降书,上面没有一条儿对倭国有利的条件,自己若是在这上面签了字,回去得被倭国人给骂死,遗臭万年啊!

见松平信纲难以下定决心,徐光启便起身说道:“此事还应从长计议,既然今日你无法代替贵国做主,咱们便暂停谈判,你先与贵国元首商议好了,再给我答复吧!”

松平信纲只好答应,送走了徐光启之后,松平信纲便赶忙派人把明国的谈判方案抄录了一份,带回了倭国去,等候倭国的答复。

而于此同时,驻扎在济州岛上的明军也没有闲着,李邦华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派出一支一千人的小船队,驾战船三十艘南下前往琉球国,驱逐琉球国各岛屿上的倭国人,拒不撤离琉球国的倭国人,格杀勿论。

琉球国最近也是人心惶惶的,虽然蔡锦带回了大明愿意出兵帮助琉球驱逐倭国人的消息后,琉球国王尚丰和琉球大臣们都十分兴奋。

然而还不等大明的大军赶到,便听说北边倭国的大隅列岛被济州岛的大海盗毛文龙侵占了,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琉球国更是君臣上下都人心惶惶了起来。

毕竟毛文龙跟倭国人比起来,更是让人闻之色变,入侵琉球国的倭国人好歹也是正规军,做事总归还是有底线的,不会做出烧杀抢掠,惨无人道之事,而毛文龙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所过之处,那是鸡犬不留的。

琉球王尚丰顿时就急了,他是怎么也没想到,派蔡锦去大明求援,竟然还会形成这样的连锁反应,明军南下,竟然还把占据济州岛的毛文龙给吓得难逃到了这里,如此一来,琉球国便直接暴露在了毛文龙的兵锋之下。

而且随后传来的消息更是对让尚丰寝食难安,本来他还认为明军很快就能赶到琉球,只要明军赶到,毛文龙就会逃得远远的,琉球也就安全了。

可是现在明军竟然与倭国在长崎打起来了,而且看样子大明与倭国之间的纠纷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而琉球国便被晾在了一边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北边的毛文龙袭击。

而就在琉球国君臣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明军到了,听闻明军到达琉球的消息后,尚丰顿时转忧为喜,亲自带人前去迎接。

随后,明军便开始跟随琉球大臣蔡锦的带路,开始在琉球国内全境驱逐和抓捕倭国人,随后一千明军也分别在琉球的各个岛屿上驻扎留守,琉球国王尚丰特意嘱咐蔡锦一定要招待好明军,给予的粮饷支应都是从优的。

琉球国的危机终于得以解除了,然而大明与倭国之间的纠纷还在继续,幕府因为大明所提出的这些谈判条件又再一次吵得不可开交了起来。

如今倭国在位的天皇是明正天皇兴子,她是上任天皇后水尾天皇和中宫德川和子的第二皇女,如今只有九岁。

她的母亲德川和子是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女儿,也就是如今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姐妹,如此一来,明正天皇兴子便是德川家光的亲外甥女,与天皇成为一家人,这可是自德川家康以来,德川家三代人努力的结果。

因为这层情缘关系在,其实大明要册封天皇,还是册封幕府将军,对于德川幕府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唯独难以令德川幕府接受的便是大明要求倭国取消“天皇”称号这一项。

“天皇”已经传了上百代,在倭国子民的心目中有着神圣而崇高的地位,不论谁作为倭国的掌权者,都无法撼动“天皇”的地位,更不要说将其取缔了。

即便是德川幕府,也只能是通过与天皇家进行联姻的方式,将自家的血脉与天皇进行融合,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而不敢直接将其取而代之。

所以说到底,德川幕府压根儿就不敢答应大明所提出的这项条件,除非他们不想在倭国继续作为掌权者,继续在倭国混了。

而让德川幕府为难,无法接受明国的谈判条件,便是朱天启的目的,因为朱天启压根儿就不想跟倭国和谈,他就是要通过战争手段将倭国彻底摧毁,所以这谈判方案上的每一项条件都是他深思熟虑后开列出来的,可谓是条条都直指要害。

而且因为朱天启所开列的这些条件太过苛刻,即便德川幕府能够克服万难,非要答应所有的条件,朱天启也不担心,因为如果德川幕府真敢那么干,朱天启刚保证,倭国随后便会天下大乱,甚至不用明军介入,他们自己都能打得国破家亡,大明只管等着去“摘桃子”就行。

在等候倭国答复的这段时间,朱天启也在关注着北方的情况,他已经给袁崇焕下令,让袁崇焕敦促赵率教和祖大寿继续向东,向北进军,要把东西伯利亚全境给占领了。

而西西伯利亚这边,满桂大军与罗斯军队的对峙终于也有了结果,罗斯人终于撑不下去了,他们抛弃了在乌拉尔山下修建的这座棱堡城,撤军回莫斯科去了。

满桂也不客气,当即便派出一队人马,下山将这座棱堡给攻占了下来,作为明军的前方阵地,如此以来,乌拉尔山脉的防线便更加稳固了。

而此时的罗斯国却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应对东方的明军了,罗斯国的西方和南方出现了新的情况,让他们不得不将罗斯国的军队从东方的乌拉尔山脉一带撤回,以应对莫斯科这边更受罗曼诺夫王朝重视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