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干的春天来了?

看着这群面色惶恐的难民,高干心中一动,自言自语道:“看来是河东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先派人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思及此,高干派出数名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很快,他派去的人便带回了可靠的消息。

几名斥候先后回来,向高干禀报道:“禀刺史,难民们说,有一支不知从哪儿来的军队,正在攻打东垣县城!”

“攻打曹军的县城?!”高干闻言精神一振,与曹军作对的人,那可不就是自己的潜在朋友?

于是高干迫不及待的问道:“可问清楚这支人马的来路,以及头领是谁?”

最先禀报的斥候显然不知道,正当他满脸尴尬的时候,另外一个前去探查消息的士卒回道:“回将军,我探清楚了!攻打东垣的是一个叫张白骑所率领的黄巾军!”

“张白骑?黑山军?!!”高干闻言,当即大喜。

张白骑来自黑山军,本名叫张成,因为骑白马,所以被称为张白骑。就像剽悍,敏捷过人的张燕,被人称为张飞燕一样。

这张白骑曾是张牛角手下的大将,和张燕素有兄弟之情。

后来张牛角死后,张燕统帅了大部分黑山军;张白骑则领着本部兵马向西而去,一直在弘农和河东一带活动,寻求发展壮大。

如今,张燕投向了曹操,可张白骑却选择了起兵攻曹。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且由于张白骑出走的较早,高干与张白骑并没有什么恩怨纠葛。

现在听到张白骑起兵攻曹了,高干心中立马便想到了一个办法:“要不然...我先出兵助张白骑控制河东,然后再请他出兵帮我击败曹军,夺回并州?!”

“此计可行!”想到这儿,高干心情变得激动起来,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夺回基业,有望了!”

只要联系上张白骑,高干有很大把握可以说服他一起成事。

于是,高干立刻在补充了必要的粮草后,便立刻动身,领着自己的五千骑兵向着东恒县出发。

正在围攻东垣县城的张白骑,突然收到斥候的消息,说是有一个自称并州刺史高干的家伙,率领五千骑兵前来相助。

这高干在河北还是挺有名的,不仅仅因为他是袁绍的外甥,更因为他本身也有不错的才能。

高干突然出现在河东,张白骑虽然疑惑,但也知道他不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曹操!

对于高干的到来,张白骑很重视。

他甚至放下了正在攻打的城池,亲自出面迎接了高干。

见到身骑白马,手持长枪,外系白袍随风飘展,颇有赵子龙的风采张白骑后,高干大笑着抱拳道:“将军风采,本将军早有耳闻,今日得以一见,足慰平生啊!”

好话谁都爱听,更何况是来自袁绍的外甥高干。豪门世家出身,一州刺史...来自高干的吹捧无疑让张白骑非常受用。

张白骑立马抱拳回礼道:“刺史过誉了!某已令人摆下宴席为刺史接风洗尘,有什么事情,咱们边吃边说!”

“如此甚好!张将军,请!”

“刺史,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高干从张白骑的口中得知,起兵河东反曹的势力,除了他张白骑,还有河东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等人。

张白骑是提前与他们串通好了,只等钟繇大军一离开河东,他们便趁机举事,意图夺下内部空虚的河东郡。

高干与张白骑最终达成了共识,他先助张白骑等人夺下河东,张白骑等人再助他夺回并州,两家合力,共抗曹操!

二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以至于聊到深夜最终抵足而眠。

张白骑手下足有两万人马,而且东垣县城目前的守军不足五千。

就算高干不来,东垣最多也就能坚持个三五天就会被攻破。

张白骑麾下几乎都是步兵,有了高干这五千骑兵的加入,无疑可以令他增加更多的战术选择。

而且在有了高干的骑兵加入之后,张白骑率领的黑山军士气大振,士卒们加倍用力之下,东垣提前两天被他们攻破。

随着东垣、绛县等地相继告破,河东各县纷纷沦陷,河东的叛军一时间声威大震。

紧接着,紧邻河东郡的弘农郡也有数股反曹势力揭竿而起,他们甚至还劫持了曹操所置的郡守,一并加入了高干、张白骑等人的反曹大业中来。

对于忽然出现的这么多反曹势力,高干是又惊又喜,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赶脚。

各路势力最终汇聚于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各路头领于此刻汇聚于高干张白骑的大营中。

河东加上弘农的反曹势力加起来也有六七万人,而且由于在这群人中就属高干的官职和威望最高,所以各路叛军皆隐隐以高干和张白骑为首。

突然多了这么多“手下”,高干的信心不仅回来了,甚至还一度有些信心爆棚。

看着大营中满满当当的各路头领,高干突然觉得自己大事可期,“有如此多的反曹义士相助,我高干何愁大业不成?”

在众人的怂恿下,高干自封车骑将军,又封张白骑为平东将军,其余各路首领皆有封赏,一时间皆大欢喜。

......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

他自接到朝廷的任命后,来到河东郡出任郡守。可这才上任不到半年,河东郡内便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叛乱。

不过,河东郡内参与叛乱的除了黑山军,其他多是本地官员和士族豪绅。

他们本就对曹操打压士族豪绅的手段不满,现在又换来一个素不相识的杜畿替换原太守王邑,因此他们一气之下便选择了起兵反曹。

而东郡在杜畿和曹操的那一套手段治理下,却颇得东郡百姓的民心。

因此,现在虽然河东郡许多地方失守,甚至于连治所安邑都被围了,但杜畿却凭借着自己的号召力,在短短几日时间内便召集了三千多人马,且一直在暗中与高干等人打着游击战。

由于有百姓相助,杜畿率领的军队往往能先一步逃脱叛军的围剿。

甚至在得到有利的情报时,他们还能吃掉一些掉队或者独立出行的叛军队伍。

反复如此之下,加上源源不断有百姓加入杜畿的队伍...与叛军纠缠的这么些日子过去了,杜畿队伍不仅没减少,反而还发展到了七千人。

可游击战只能扰敌,终究决定不了大势。

杜畿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只是想尽力拖住叛军,好给曹操派兵来援争取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