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世家,不可小视

卫固、范先两人都是河东本地人士,而且他们所在的家族也都是河东境内的名门望族。尤其是河东卫氏,其家族还有着一些后世知名的人物。

想之前钟繇与马腾韩遂联合收复了河东郡,曹操为了巩固对河东郡的统治,召河东太守王邑被入朝为官,并派遣自己信任的官员杜畿前去担任河东太守。

而王邑本人在河东郡深得世家、百姓的爱戴,许多官吏、士族都不希望王邑离任,而王邑自己也在河东经营多年,也不甘心就此调离舒适区。

正因此,当时正担任中郎将的范先和郡掾卫固,就去拜见了钟繇,他们希望钟繇可以说服曹操,能让王邑继续留在河东担任太守一职。

但河东郡的位置极为重要,而且王邑他又不是曹操的人...更可怕的是,王邑在河东郡还颇具威望,且与当地士族的联系极为紧密,曹操又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隐患。

钟繇显然也明白王邑是个隐患,范先和卫固不劝还好,来劝反而适得其反,更加坚定了钟繇对曹操的决定。于是,钟繇再三拒绝了范先、卫固等人的请求,反而时常催促王邑尽快动身前往许昌入朝为官。

卫固、范先心中怨恨。

他们不愿换一个曹操派来的太守,是因为有他们也知道曹操对待世家豪绅的态度。

由于担忧新上任的太守会损害自己等人的利益,

因此卫固、范先等河东官员商议过后,决定暗中勾连在河东弘农一带游荡的张白骑,准备发动叛乱,企图自己占据河东当个土皇帝。

杜畿刚到河东上任之时,范先就想给杜畿一个下马威,他斩杀了包括主簿在内的三十余人,但杜畿却依然神色自若。

后来卫固、范先举兵反叛,杜畿机警出逃,而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号召力拉起了一支军队,开始于暗中与河东叛军周旋。

自张白骑、卫固、范先举起反旗开始,已经过去了近十天。

河东、弘农两地的叛乱,终于传到了还在邺城收拾冀州这个烂摊子的曹操手中。

刚看到这消息的时候,老曹气的差点一口气媒介上来给背了过去。

深呼吸了几次后,曹操这才终于把自己心气给理顺了,心情也稍稍的平复了一些。

他又捡起被自己扔在桌子上的情报,仔细阅读起来,“河东战本地世家豪绅极为排外,以至于大军前脚刚走后脚便有人揭竿而起...如此反反复复,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看来,我还是低估了世家的力量啊!”

以往,无论是兖州还是徐州,世家对于曹操的影响都不算太大,以至于曹操都有点轻视了世家豪族的力量。

这一次河东郡的叛乱,便是由河东本地士族一手策划操作,不仅河东危机,也势必会影响到并州的征程。

曹操,终于开始认识到这群士族的难缠之处了,“唉!”

就在这时候,

戏志才、荀攸二人应召见来到州牧府中,正好看到曹操唉声叹气的样子。

“主公,发生何事了?”戏志才和荀攸很少见到曹操叹气的样子。

现在看到曹操这副模样,想必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曹操将密信递给戏志才和荀攸,说道:“河东卫固、范先等人先是阻碍杜畿上任河东太守,阻碍不成,他们竟然干脆勾结黄巾军起兵造反了。”

戏志才和荀攸二人闻言惊讶道:“这钟元常前脚才走,这河东士家后脚就反了...看来河东郡的水,很深啊!”

“无非就是担心主公触及他们的利益。这群人躺着享受太久了,自然不愿意让出自己的膏腴之地。”荀攸对这群人的想法了解的很透彻。

“是啊...我以前还是小瞧了世家的能量。”

陆彦曾再三向曹操强调过世家的能量和制造麻烦的手段,但曹操因为发展的太顺,久而久之还是免不了生出了些许轻视。

现在河东的世家用行动给老曹上了一课,老曹终于开始重视起来了。

摇摇头,曹操对自己的轻视和疏忽有些不满,“一个小小的河东郡尚且如此......河北之地士族林立,诸君与我都要重视起来了。”

“主公明智!”出身寒门的戏志才从未小觑过世家,但他也从来不怕世家,“我们决不能将视线从世家豪门的身上移开...必要时,更是需要动用雷霆手段!”

曹操闻言却显得有些迟疑。

戏志才见曹操对世家颇为忌惮,于是忍不住向他打气道:“其实主公只要坚持先生的政策,那些世家扎在大汉和百姓身上吸血的根须就会慢慢枯萎。

只要时间一长,今后的世家将再无挑战朝廷的能力!”

荀攸没有开口说话。

他自己就是世家豪门出身,而且还是大汉最顶尖的世家之一,荀家。

此刻曹操和戏志才当着他的面,讨论如何拔除世家扎在大汉和百姓身上的“根须”,这不免让荀攸感到有一丝尴尬。

不过荀攸、荀或都是识大体的人,虽然曹操的行为也会触动他们的家族的利益,但两相比较起来,无疑将世家的权利限制起来对国家的发展更加有利。

曹操也看出了荀攸的尴尬,于是好言相劝道:“公达不必忧心,我们并非要彻底压制世家,只是希望世家能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和平发展。”

荀攸闻言,拱手道:“属下明白主公和志才、长生的良苦用心,而且我荀家一直低调老实,所以并不担心主公或者其他人对我们不利。”

一个尚书令荀或,一个光禄大夫荀攸,还有一个不知道躲到哪去了的荀谌,荀家子弟各个都是人中龙凤...你荀家就是想低调,可这该死的实力也不允许啊!

曹操心中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但却并没有因此而猜忌荀家。

无论是荀或还是荀攸,他们都是德才兼备的君子。

虽然比起曹操,他们心中更倾向于汉室,可曹操现在却并不在乎...因为,他也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啊!

曹操对自家的谋士感到非常的欣慰,无论是戏志才、郭嘉、程昱为代表的寒门,还是荀或、荀攸、陈群等人代表的世家,他们都有着最基本的底线,不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枉顾大局。

派系之争向来是各个掌权者绕不过的一道坎儿,怎样将各个派系的争斗维持在一个良性竞争的平衡点上,确实需要非同寻常的智慧。

好在,曹操本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至少有他在的时候,不用担心曹氏内部的各个派系之间出现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