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 > 第三百九十七章 还好没动(感谢【水星的蒙面超人】的打赏)

满宠不等徐庶回礼完毕,便匆匆离开了,但徐庶并未因满宠有些傲慢的举动而感到气恼。

徐庶出生寒门,这么些年他早就习惯了来自世家豪门的白眼。

现在,他不过是将满宠当做了又一个世家子弟而已。这些世家子往往表面谦恭,但底子里却带着十足的傲慢。跟他们不是一个身份等级的话,他们打心底里是瞧不上你的。

看了一眼满宠等人远去的背影,徐庶忽然想起了来自满宠的提醒,“身份册...是了,进入曹操治下后,身份登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曹操治下的各种策略,鹿门书院是经常会拿出来一起解析和研究的,徐庶对于身份册这个东西自然也是早有了解。

朝着汝南城走去,徐庶准备先给自己登名入册,只有拿到了身份册,他才能在曹操治下自由出入。

汝南曾经饱受黄巾之害,又遭到袁术的大肆搜刮和肆虐,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其实都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

在满宠刚接手的时候,

汝南就像是一艘处处都在漏水的破船,但好在在他近一两年的不懈努力之下,汝南如今的情况已经有了极大的好转。

来到城门口,徐庶便被守卫拦下。

在得知徐庶的目的后,他便被守卫带着前往专门负责登记入册的部门。

徐庶本就是颍川人士后,在查明了基本的籍贯等信息后,他很快便拿到了身份册。

徐庶将身份册揣入怀中,心道:“虽然还有些疏漏,但总的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就连现代身份证都有造假的,更何况是这个完全没有网络的年代。

徐庶有了身份册便可以轻松找到住处,休息一晚后,他便准备凭借自己鹿门学子的身份,拜访拜访汝南当地的官员。

鹿门书院位于隆中鹿门山脚下。

鹿门山四周山清水秀,风景秀丽,鹿门书院则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上去几乎占据了一半东山麓。

鹿门书院本是庞家家主庞德公所办,属于庞氏家族的私业。

但由于庞德公、司马徽的名望播于天下,加上北方躲避战乱的士族许多都来到荆州避难...各种名士的到来自然少不了要来鹿门书院拜访一番,久而久之鹿门书院便跨过了家族的门槛,成为了一座闻名天下的学府。

鹿门书院人才济济,像庞统、徐庶、崔州平、石广元等等名士,以及刘琦、蒯祺、马良等等官宦子弟也曾在鹿门书院读书,只不过这一批最顶尖的学子现在差不多都已经出师了。

有了鹿门学子这层身份,即便徐庶是寒门出身,刘表这种最重身份的人士都会给他一些面子。其它世家或者官员,也肯定不敢表怠慢了徐庶...毕竟这个时代的文人喷起人来,那可真是要命的。

第二天,

徐庶拜访了几位等级不高的官员之后,便准备在他们的引荐之下去拜访汝南郡的太守。

但在来到郡守府时,却被告知太守从昨日便已经外出公干去了。

在确定了太守今天肯定有可能会回来后,徐庶便耐着性子,在郡守府内安静的等待。

这一等,便一直从中午等到快要傍晚,直到近黄昏时,郡守府外才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

估摸着是太守回来了,徐庶连忙起身,活动活动了有些发僵的身子,准备出去瞧瞧这位“不安分”的汝南太守。

“诶?是你,元直?”满宠刚进郡守府,一抬头便看到了昨日里遇到的那名文士。

“额...伯宁兄...”徐庶话说出一半后,立马反应过来,改口道:“不对,是太守!鹿门学子徐庶,见过府君!”

“哈哈哈!原来是大名鼎鼎鹿门学院的学子!”

鹿门学院的名声,只要读书的便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鹿门学院的教授,一个庞德公,一个司马徽,那可都是这个时代堪称文人领袖般的存在。

只不过比起声望,太学院还是比鹿门书院更胜一筹。

“元直你还未吃过晚饭吧?来来来,我们去食堂,一边吃,一边说!”

满宠文武兼备,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军,都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

而且得益于早期在陆彦手下的学习和历练,满宠的能力和见识丰富了不少,二人交谈没多久,满宠便很快震住了徐庶。

徐庶与满宠二人几乎一见如故,两人连着腻歪了三四天。

要不是徐庶说要去许昌、陈留等地再涨涨见识,满宠都想把徐庶留下,征辟为自己的副手了。

不过徐庶自己不愿留下,但他却能推荐其他人啊。

于是,徐庶一封书信传到了还在荆州观望的石韬手中,说是汝南有个入编的机会,你不妨前来面个试...

......

南阳郡、汝南郡、淮南郡、庐江郡,这四个地方共同构建成了一个对刘表、孙权的防御线。

南阳郡目前的郡守是贾诩,他手下除了一直镇守宛城的将领李通,还多了袁氏的降将张郃、高览。

当初袁绍战败之时,有不少的大将投降了曹操。

这些降将过来后,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担任高位。即便历史上张郃、高览带着数万大军投降了曹操,他们来后也只是被安排为了偏将军。

而且由于张郃、高览二人不愿参与对旧主的征伐战,在投降曹操的这几年间,他们便一直都只能官居原位,耐心的等待上战场的机会。

好在,如今北方已定,大军南下便指日可待!

“刺!”

“喝!”

“刺!”

“喝!”

宛城外的大营里。

高览行走在行伍之间,指挥着士卒们的日常操练。

宛城有守军三万人,其中两万人马是他们原本的精锐老兵;还有一万人,则是从南阳郡招募来的新兵,阵势看着还行,但却没有真正的厮杀经验。

高览现在训练的就是这一万新兵蛋子,另外的两万人,则在李通和张郃的率领下,时刻防备着可能从荆州新野到来的偷袭。

本来当初曹操出兵幽州时,贾诩都以为刘表和孙权要趁机进攻南阳和汝南了。

为此,贾诩还令张郃李通保持外松内紧的状态,足足戒备了好几个月。

可惜刘表终究只是一个守成之主,贾诩、张郃等人除了抓住了百十个荆州探子,连荆州兵的一根毛都没见到...这让张郃、高览和李通等人,遗憾了好长时间。

坐在宛城郡守府中,贾诩静静的浏览着桌案上的案牍。

“唉...还是以前的日子舒服啊...出谋划策有志才、公达顶着,治理地方有文若、仲德扛着...”贾诩合上手中的案牍,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双眼,感慨道:“老胳膊老腿了,为何还要遭这些罪呢?”

站起身,贾诩来到大厅外,一边欣赏着远方淡淡的晚霞,一边喃喃自语道:

“这刘表也太怂了点...就不能稍微偷袭一下南阳或者汝南郡吗?按兵不动...害得老夫的布置大多都白费了,浪费,浪费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