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一十章 尘飞战鼓急 (二十三)

唐徒 一百一十章 尘飞战鼓急 (二十三)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经泗水南下二十里过了淮河就到楚州,首地是淮阴,也就是韩信的故里。

淮阴紧邻淮河,位于州治山阳的西北角,两城相隔只二十余里。其地背山环水,既扼淮河之险,也是山阳的门户。用易守难功来形容都不甚恰当,陈权知道如果要强攻,恐怕需两三万人围困月余方能成事,前提还要有一支不弱的水军,但是目前陈权并没有。

大唐江淮重地,各藩镇都有水军,或强或弱。而淮南镇处于淮河与长江之间,水军也是颇为强盛,据称有船数百,便是分到楚州的也有百十条船。

过往武宁镇水军虽不比淮南,然舟船亦是不少。尔时徐州借七都之威强压武宁各州,专攻水战的白图都也是居功甚伟,但是白图都在战乱中败亡,许多溃军都驾舟船逃离,成了河盗,一时间徐州的水军几乎消失殆尽。陈权也想过重建白图都,然而接连的变乱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经营。

而其余各州的水军本就远不如徐州,几番征战又是不少舟船被毁,余下多也在甬桥和涡口处守护运河。此次南下便只能征些民船来用。

泗州的急速陷落让陈权好不容易得了几条战船,自是宝贝的不得了。但是船有了,可以载人,却无法奢求征战。

——

后世不知道何时隐约的听过一句话,叫守江必守淮。那时陈权不大清楚这是网络段子还是果有其事,不过在大唐的数年,特别是在徐州的这段时间他是深悟了此言。

虽是悟了,但是这不会让陈权瞬间成为世之名将,他只是个赶鸭子上架的所谓“统帅”,就如同他常自嘲说自己至多能做个领百人的旅帅。

既然不擅长军事,那么就不得不谨慎些,多算计些,如此方能活得长久。

如果没有郑助,陈权会老老实实的在临淮渡河强攻盱眙,哪怕是要提防些都梁山脉可能会有的伏兵,或者干脆绝了夺取楚州的心思。

——

泗水很是平静,尽头交汇处便是淮河了,先前探路的小舟回报淮河上时有巡江的水军游弋着,并不多,来往亦是不频,也多是些蒙冲和海鹘①。不过陈权还是不打算去触霉头,郑助这位刺史就成了所有谋划的关键。

——

”郑使君,淮河我就不渡了,劳烦您自去吧“。陈权叫人备了条小舟,唤过郑助客气的说到。

”我?你不怕我一去不回?你又怎知我不会告之其详”?郑助愣住了,他一直以为陈权是要行险奇袭,如今看河面还算平静,或是能成的,却不料陈权竟会停下放心让他自行离去。

“呵呵,有何怕的,淮河数百里,楚州军马几多?何以守得住这数百里淮河?况且便是淮阴不可取,我亦可转去涟水南下。而且使君莫不是忘了临淮我还是留了三千人的,算时间怕是已经过河了吧。且濠州招义早就为我所取,今也布兵两万,若自招义出,即可兵进滁州,又可与临淮兵马汇合直下扬州。你真的以为一座小小的都梁山能挡住数万兵马?我只不喜麻烦罢了”。

“就是滁州,扬州遣军马来援也是无妨,我虽意在楚州,然进退皆有可求,滁州兵出我就取滁州,扬州亦是如此”。

“使君曾以慈悲劝我,我深以为然,如能不起战端自是好的,午时将过,我会在这等着使君的消息,酉时前若使君不回,我自会渡河,到那时~,唉,某怪我作恶了”。陈权半真半假的笑着说到,当然话语中多半是假的,他哪有数万兵马,招义只几百人维持治安,齐悦也不知现在何处,一时是指望不上的。至于滁州和扬州,他更是不敢想,生怕逼急了淮南军。

“哼,如淮南军不做理会直讨徐州呢?陈长史不怕绝了后路”?郑助冷哼一声说到,似要在言语交锋中找回些颜面。

“无妨,我本就寒门匹夫,数月前还只是个和尚,便是失了徐州无非是如往昔罢了,况且怎我也有数万人马,淮南来攻徐州自无不可,不过恐怕也要用一两州来换的,更何况我也可南下浙西,浙西知交甚多,若是做个浙西观察使也是不错的”。陈权摇摇头不以为意的一边说着一边唤人将郑助请到小舟上。

“长史,我随郑使君同去,裴坦裴使君我亦是认得,其与先考也有些旧交”。刘邺站了出来,很是令人意外的主动请缨。

对刘邺陈权的看法有些复杂,泗阳县令王伸的死定与这人有关,或就是刘邺亲为,就像郑助说的,近几月来那很是不堪的王伸安分了,想来这与其有些关联。

两人是友朋吗?至少王伸该是很信任刘邺吧?可王伸已经死了。

这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如同自己一般。陈权本就多疑,招募刘邺更多也是好奇之下的随意为之,如今刘邺想要离开陈权不免犹豫了起来。

——

“你方才说裴坦必死,何意?他若死我要如何安定楚州人心”?陈权示意着刘邺随他走去船尾私话,迟疑了一会方才问到。

“回长史,裴坦士子,亦是赤子,其人甚是好名,故而他为全其名必在献出楚州后自戕以示天下。而安楚州也是不难,斩郑助便是”。刘邺盯着陈权沉静的答复着,眼都未眨,而此言则让陈权心下一惊,这刘邺实在阴毒了些。郑助,裴坦都于其有旧,怎会如此狠心?这人还可用吗?或是如今便宰了?

想到这陈权的手不由得握住了腰间的长刀,脸色也阴沉了下来。陈权是个自私的,颇有些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之念。如今陈权起了杀心,这般奸险之人可害友更会害主。

“陈长史,王伸是我杀的”。刘邺似对陈权几欲迸发的杀意无有所动,又是平静的说到。

”先考曾为李文饶李相幕僚,当今天子继位后刘家也就遭了难。我二十六了,大概今生入仕无望,只能以文为生。几月前我曾于滕县交游,那时见过长史的,长史当街斩杀郑氏恶奴时我就于人群中观望,其日以为您是必死的,意兴索然便自南下泗州,后因王伸所迫为其理事。而后竟是听闻您入主了徐州,也就生了投效之意。至于王伸,其人禽兽尔,如何不能杀之“?

”裴坦与刘氏有旧,郑助亦是如此,然这世上有得必有失,我小人也,家中尚有娇妻弱子,于我而论,可为父母妻儿舍命,可为君上尽忠,余下皆可勿论。大唐弃我刘氏如敝履,我又何苦自贱“?

”长史如要杀我,请容我整理一番再行上路呢“。说完刘邺开始仔细的整理起身上旧衣,又是扶正了璞头,理顺了长须,方才转身背手而立。

“我要楚州,楚州得,你可活,你求功名,徐州事了后我委你为判官,如不愿你也可领濠州刺史。如楚州不能得,你还是自逃了吧,逃得远些,莫让我杀你”。陈权的刀终还是未抽出来。

“谢长史,楚州我必会取来,亦不会叫长史难为,后事我自会打理妥当,我不愿为刺史,判官甚好”。刘邺转过身来拜了下去。

——

“阿姐,我回来了”。武援懒散的声音响起,武乐娘忙消了愁容起身迎了出去,一把攥住了武援的手腕,攥得紧紧的,生怕这幼弟会不见了。

“你,你可还敢回来?这祸事大了,你~~~”。武乐娘哽咽着说不下去,不停的抽打的武援的后背,可也未用力。

“阿姐,我知道错了,方才想过了,你不是要带我去节府吗?我随你去呢,这事瞒不住的,我去求韦郎君和杜家大郎,看在陈~,陈长史的面子上他们必不至苛责,大不了便买个贱民替罪就是了,且方才我去见了几位世家子弟,他们说是要随我等一同过府,替我求情,想来也会有些用的”。武援挣脱了姐姐的手掌,有些埋怨的揉了揉发红的手腕,挤出了些笑容轻声宽慰着。

“这~,可行”?武乐娘支吾着不知所措,这弟弟似乎突然长大了,也有了主意,至少有了些担当,欣慰之余更是忐忑,果真能如愿吗?

“可行,也只有这般了,他们怎也不会杀我的,陈长史不在谁敢处置我?况且武韦两家交好,韦郎君也会替我周旋一番的”。武援忙进言到。

“恩,也罢,那我们现在就去”。

“恩”。

——

①杜佑所编《通典》兵十三卷中对唐朝水军战舰有详尽的介绍。

水战之具:

其船,阔狭、长短随用大小;胜人多少,皆以米为率,一人重米二石。其楫棹、篙橹、帆席、縆索、沉石、调度,与常船不殊。

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礨石、铁汁,状如城垒。忽遇暴风,人力不能制,此亦非便於事;然为水军,不可不设,以成形势。

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

斗舰: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墙下开掣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此战船也。

走舸:舷上立女墙,置棹夫多,战卒少,皆选勇力精锐者,往返如飞鸥,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帜列之於上。此战船也。

游艇:无女墙,舷上置桨(音奖)床,左右随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风,虞候居之,非战船也。

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版,形如鹘翅翼,以助其船,虽风涛涨天,免有倾侧。覆背上,左右张生牛皮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江海之中战船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