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一百一十一章 尘飞战鼓急 (二十四)

唐徒 一百一十一章 尘飞战鼓急 (二十四)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郑助同刘邺及几个随扈被带到了楚州军的战船上,没一会战鼓也随之被敲响,淮河上来往的船只如同中了定身术,瞬间定格了,很快又拍打起桨叶如热锅上的蚂蚁疯狂逃窜,没人愿意牵扯到战事之中。

淮河中楚州战船迅速的集结了起来,仓促间舟船不多,只十余条,陈权则在泗水河口处等候着,一动不动。

“刘汉藩,你为何要附逆?尔父素有贤名,你如此岂不是让刘公身后之名蒙羞”?郑组离了陈权左右感觉轻松多了,说话间也有了些底气,看着有些陌生的刘邺不由埋怨了起来。

“使君,非是我要附逆,而是不得不为。刘氏向来忠于国事,先考于昭义之变时请杀裴氏女①,可曾有私?河东裴氏显族也,有几人敢为国事犯显贵?然当今天子登基后刘氏如何了?莫要说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先考曾为李文饶李相幕僚,却非李氏家臣,而是大唐国臣”。

“我这数月来在泗阳因近淮南倒也得知了些事项,崔郸何等处境使君可知?啧啧,崔郸世人皆知其虽与李相交好,可向来公心也,何以朝廷竟如此作贱于他”?

“再说这徐州之乱,呵呵,一员良将三五千军士既能平复的,又是如何沦落至此?使君,我倦了,也是厌了,安史贼乱后大唐日暮西山,宪宗元和始有中兴之状,而后文宗图治可却无帝王之才,武宗雄谋勇断但求之过切。今天子,唉,我是不知如何言说了。这大唐还能熬多久我也不知了。且世家显贵皆有谋算,何以我却不能‘?刘邺站在船头凝望着河水被船头劈开,哗啦啦的响着,平静的回应到。

“唉,那又何必是陈权?大唐贤良甚多,你何不去投?这陈权竟意掘堤,此为禽兽之念,你这般岂不是助恶”?郑助哽了一下,忙又说到,他实在想不通刘邺为何主动投效,自己被俘,妻儿遭掳,又是存了惜身之念这才不得不就范,可刘邺不同,如他不出谁人知晓其人?这分明就是愿者上钩。

“呵呵,您说如今大唐贤良是谁?河北三镇吗?还是朝堂上的公卿?亦或是内官?使君,不知你是否发现个奇怪之事,如今大中朝几无良臣啊,肃宗,代宗时有第五琦②创榷盐,刘晏革新漕运,常平之法。德宗时杨炎变两税,李泌献困吐藩之谋,顺宗时有王叔文等人求革新,宪宗时武元衡,李吉甫,裴度等人皆有辅君王除乱弊之功,再往后穆,敬,文三朝不显,然裴度数朝为用,令狐楚,窦易直等亦算干臣,便是那王播虽晚节有瑕,然其主漕运之时也是自有赫赫之功保大唐征战无患,武宗时李文饶,李回,郑肃等人助天子平乱藩,击回鹘,削权宦,整肃政风。唉,这还没过几年呢。而今呢?白敏中可为良?令狐绹可为良?还是说马植为良?使君何以教我”?

刘邺激愤的话令郑助哑然了,他清楚刘邺的话语有些偏激,可却不知如何反驳,想了会才喃喃的说:“这才三年,以后,以后会好的,今天子恭俭好善,虚襟听纳,惜谏尚贤,何愁天下不治”?

“唉,或是吧,可大唐有几个三年能等?这天下又会给天子几个三年为用?武宗六年而崩,今上~,罢了。这天下事也非我这等身份可以谋算的。如今徐州之变我是不知朝廷如何能胜的,既如此,何不效用于强者,至少也能一展才学”。刘邺说完有些同情的瞟了一眼郑助便转身离去,只留了郑组一人呆呆的站立船头沉思着。

“是啊,败了,败了,唉”。好一会郑助长叹一声自语着。

——

武隽提着刀机械的戳着一具还在抽搐的尸体。下邳城中血流成河,突然的屠杀让人不知所措。没人知道武隽为何如此。

独目的赵三郎躺在血泊之中仅存的一只眼死死的盯着武隽,他还活着,他只想知道为何武隽要如此,为何要背叛陈权。

”你是赵三郎?我认得你,这下邳城破多赖于你,若你能活大概也能得个指挥吧?我也不想杀人,特别是同袍。可又能如何?我儿要活,你等便要去死。大兄常说一言,今我也说与你:来生我做牛做马再还今时之债“。武隽蹲了下来麻木的眼神因遇了相熟之人添了些灵动,轻声说完长刀便砍了下去。

——

”这下邳交予尔等了,能不能守住我是管不着的,今日你我手上俱是染血,呵呵,生死之事自顾吧“。武隽骑在马上看着身前状如恶鬼的下邳世家和佛门子弟,心下很是厌烦,下邳之变多亏了这些人才能得手,尽管如此也不会让武隽心生友善,他终于明白为何陈权这般不喜世家佛门了,自己是为子杀人,可这些人呢?一亩田,一匹绢,甚至一文钱就能让他们举起屠刀,啧啧,何其之贪婪。

”咳,敢问武将军,我等不晓军事,如今事已做下,却还想讨个主意,不知武将军以为我等该要如何“?一个光头和尚唱着佛号站了出来问到。

”呵呵,能如何?封锁消息,死守下邳,堵住泗水,只要能守上三五日便可,陈权去了临淮,其要南下楚州怎也十余日方能回转的,田牟处我遣人去说了,你们等着就是了,还有就是泗州尚佛,百姓如何鼓动为用你这和尚该知吧?行了,我要回彭城了,告辞”。武隽鄙夷的环顾了众人,冷声说罢就自离去,留下的人四目相接心下各自忐忑着,也不知这番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

——

雪山上郑光披着甲看着山下的队伍,魏博的旗号招展,他很感慨竟是不想有一日自己会同魏博的人并肩作战。世道变了啊!

山上的人影越发清晰,鲁滔紧张了起来,郑光名声不大好,但怎也是大唐如今最顶尖的权贵,过往哪是他这样身份能见的,曾在南衙时一个小内官都能要了命的,更别提这国舅了。自己求功名,也是犯险,可却不想死的,万一事有不成呢?

还有方才路边田中那农夫看着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了,会是谁呢?

——

曹全晟惊愕的看着过去的队伍,鲁滔骑在马上甚是显眼,这是怎么了?魏博军怎会来了?鲁滔叛了吗?

转过头忙叮嘱了随行之人回去报信,这事情越发乱了,必要做些准备才是。

——

”你是何子肃③家五郎“?郑光一眼就认出来何全卿,年轻,贵气,看着又有些顽劣,这多是世家子才有的气度,至于旁边的鲁滔,郑光只是瞟了一眼便没了兴趣,一个武夫罢了,许是魏博军的哪个将领。

“恩,何全卿见过郑国舅”。何全卿懒散的拱了拱手,言语也甚是不恭。

”哈哈,我虽是未见过何子肃,然亦是心向往之,常与人言何子肃国之栋梁,何家五子也俱是豪杰,今日得见果不其然。郑光大笑着说到,更是添了几分亲近之意,作为一个底层爬上来的国舅,他深知这些个浪荡子要如何交好,更何况以自己的身份根本没必要何这小竖子计较短长,几句温言也折不了体面。

”恩,不知何大使如今可好“?见何全卿沉默不语,郑光有些无奈只好又是问到。

”回国舅,阿爷,阿爷遭人害了”!何全卿垂下了头,没了方才的顽劣,悲怆的说到。而这话让马上的郑光一晃,几乎栽下马来,何弘敬死了?怎会?

“你,你说什么?莫要小儿戏言”?郑光的话一出何全卿就不由的埋怨起了鲁滔,鲁滔怕何弘敬死讯已传至,未免怀疑叮嘱了何全卿莫要隐瞒,可看模样郑光似还不知,倒也是奇怪了。

“正是,阿爷遣我领军千人先来,其后他会再行调动人马,可过平卢时却听人言阿爷为何全皞那个畜生所弑,细细打探过,确有此事,未恐生了风波,我竟是不敢服孝,只能照旧来寻国舅了,如今只望国舅收留,魏博我是不能回了,那畜生敢弑父又如何不能杀弟”?

何全卿滚下了马拜倒在地哭诉着,郑光有些恍惚的呆住了,他不怀疑何全卿说慌,这个时代也不容人用此类言语作伪。

何弘敬之死对于如今的局势可谓是雪上加霜,大唐藩镇的权力交替甚至必皇位争夺还要血腥,特别又是河北三镇这样自立的。年初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死了,世人好生担心了一番,生怕出了变乱,好在其子张直方最终如愿接任节使。可谁料何弘敬也死了。

如果何全卿所言俱是真的,那么这是一次流血的权力交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三镇中魏博,幽州今年都生了事端,那么成德呢?

“快快起来”。郑光回过神来忙下了马走上前来搀扶起了何全卿,这个时候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心也是愈发乱了,惟有先安稳住局面才是。

“快,随我入营吧,莫要心伤了,唉,我这心乱了,入营后再与你言说呢”。

随着郑光的引领魏博军顺利的入了营,何全卿却还未等到鲁滔的信号,难道还不行动吗?

——

马车上武乐娘愁容满面,拉着武援的手下意识的轻轻摇着,便如儿时一般,她现在后悔为何要遣人去报与父亲了。为何自己如此愚蠢竟忘了要寻人替罪?

父亲得知消息会如何做?她知道幼弟的重要性,整个武家可以说便是为了这血脉而活的。

扭过脸看着武援唇上渐生的胡须,这弟弟如今有些陌生,并未如往常闯祸那般惊慌,而是冷酷的不知再想什么。

节府渐近了,不知武家的命运会怎样。

武乐娘轻叹一口气,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弟弟丢了性命,哪怕是要付出自己的性命。

——

①刘从谏之妻,宰相裴冕从孙女,因刘稹反叛被杀。

②第五琦,字禹珪,肃宗,代宗朝宰相。

③何弘敬,字子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