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徒 > 五十三章 可终遮障亦何为

唐徒 五十三章 可终遮障亦何为

作者:此而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2:21 来源:笔趣阁

‘叔父,您说那齐悦可会心动“?从齐悦处回来后,仇宗亢忍不住的问道。

”哈哈,他不是已经心动了嘛~~“。仇师约笑道。

”那,那他万一去告知了陈权该如何是好?我等的心思不是白费了?”仇宗亢始终觉得这么草率的去寻齐悦不妥,太过唐突恐是无用的。

“二郎,这世上可有人永不犯错”?

“这想来是没有的”。

“那便是了,即便齐悦告知了陈权又如何?这个结已经系下了,但凡日后那齐悦生了错,只要陈权处罚,哪怕是该当的惩戒甚至是一句重话都会让齐悦想及今日之事的。人啊,最是莫名不过的了”。

”等吧,你呀,读书倒是不少,可于这世途却是少了些磨砺。杀人何须刀斧?你瞧,齐悦留了刀,这结已是系上了的“。

——

六月的滕县天气不错,前两日下了一场雨,已是夏种之时,这雨来的倒也及时,今天的艳阳照的人暖暖的。

见过了刘翦聊了一会,陈权又寻了王康做副,这突然想到的锦衣卫之事便交给了这二人。刘翦是满口应了下来,自从他答应了刘家五娘与杜方的婚事,虽是要等到年底完婚,可这也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既然已是系在了一起,刘翦只愿这绳子能编的再粗一些,密一些。

王康却有些不愿,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发财,便是那贩酒之事他都寻了由头问过几次了。可银枪都实在无人,收拢的流民识字者寥寥无几,长安来的混子不少,真正伶俐又可靠的不多。所以陈权是连哄带骗的把王康踢到了这条陌生的征途。

——

灵芝寺那场火烧得并不算严重,除了临近的大斋房彻底毁了之外,余下的几乎未被波及,毕竟这寺庙太大了。

之后这灵芝寺也未来寻事,无事人一般的自行整理了起来,现今正忙着重建大斋房,前些时日韦康还满是愧疚的托人捎了五匹绢以作重建之资。

“大郎,你说这三尊佛该用了多少铜的”?陈权盯着大雄宝殿内的三尊巨大的佛像,俱是铜制鎏金,过往之日陈权入殿必要拜上一拜,不管如何他都是在佛门混迹了三年,度过了在大唐的初始岁月,要说没有亲近之意是不可能的。可此时的陈权满眼皆是贪婪。

“想来有个几千斤吧,啧啧,大兄,咱们当日就该抢了他的,何必陪着笑呢”。杜方凑近了佛像,悄悄的用袖里的短刀刮了一下,看着刮下来的金粉长吁短叹。

“抢?抢不尽的,会昌年时这灵芝寺的佛像都被朝廷收缴了,铜的融了钱,铁的成了农具。可你瞧,才过了三年,这佛像不又是立了起来了。大郎,我去彭城后你定要看好了雪山上这些个庙宇。五娘好佛,你没事叫她来逛逛。数数这各家庙里都有多少尊,这可都是钱,是咱们的钱”。陈权拉过了还想再刮上一番的杜方,仔细的叮嘱了一番。

没等太久,前去通传的僧人便领着二人去见了住持。

“灵芝寺劫后事项众多,贫道倒是未及恭贺陈将军升任了徐州长史,实是贫道之过。这两日也是寻了些物事为礼,本欲寻个时日亲往奉上,可长史今日即来礼佛,贫道便于此献上罢了,只是礼数不周之处还望陈长史宽宥。”惠明和尚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年在泉州安福寺受了具足戒,之后周游大唐求法,三十年前来了灵芝寺,文宗大和年接任了住持,至今已快二十年了。

“无妨,无妨,法师自该奉养佛祖为先,我这俗世之故怎敢劳及法师分神,不过既然法师有意,我倒也是不便推辞,不知法师所备何礼”?

陈权的话让惠明一愣,今日这是上门索礼的?也太不知礼了,怎能如此迫不及待的开口索要?

“咳,咳,嗯,长史喜刀兵,今时转任长史,想来他日登阁拜相亦非难事。贫道便寻了一支宝剑奉上”。

惠明言罢便唤了候在禅房外的小和尚去取来了一只长匣,小心的交予了陈权。陈权接过匣子,入手颇重,匣木想必是楠木,上面精细雕刻并挂上了金丝,刚想打开却被身旁的杜方拦住,杜方一把扯过了木匣轻轻摇晃了两下,起身推开了房门走了出去,走了约十几米打开匣子拔剑端详了一番又走了回来。

惠明的脸色有些难看,当面如此做派实在有些无礼了,刚想开口讥讽两句可看见陈权正死死的盯着自己,将要吐出的话也只能咽了回去。

“此间是我之过,倒叫法师见笑了,世人叵测,我蒙天子恩赐,为朝效命,倒是不得不惜身了。哈哈,法师莫怪”。

“咦,篆体吗?呵呵,不瞒法师,这篆体我却是不识的,不知这铭文所记为何?杜方坐了回来把剑匣递给了陈权。陈权也未理会惠明愈发难看的脸色,径直拔了剑。

这剑长约七十厘米,看着并不像铁剑,亦非铜剑,想来是什么合金所制,颜色上有些发黄,刃口倒是锋利的很,仔细察看了一番也未见有缺,似乎未曾如何用过的。柄上雕了龙纹,嵌了宝玉。剑脊上刻了七个篆文,陈权只能分辨出一个“四”字。

“服之者永治四方,篆文如此“。惠明冷冰冰的机械的回答道。

”服之者永治四方~~~,可是梁皇武帝所制?”陈权默念了几遍,绞尽脑子的思索着平日读的杂书,突然想到以往这话听灵佑禅师提过的,好像那四度舍身侍佛的萧衍曾经命人制剑,就写了这几个字。

“呵呵,正是如此,梁皇命陶通明制剑十三支,皆书”服之者永治四方“。陶通明本是道家上清宗师,后感念佛恩,自去鄮县阿育王寺受戒。此后佛道皆修美名于世”。

“前时听闻长史拜入佛门之前也曾有过道缘,出世之后亦该是去往阿育王寺的,这是何等的机缘,这剑非长史莫属的”。

陶弘景入佛之事陈权并不陌生,一位道家宗师拜入佛门,这于佛门是何其之荣耀。三百多年了,这个事情每每被提及,便是灵佑禅师都不曾免俗多次讲过。

这剑自然珍贵无比,如果放在后世怎么也是件国宝,可陈权想的却是为何是这把剑呢?

制剑者由道入佛,用剑者更是被称作佛门皇帝,惠明是在暗示自己该如前人一般敬佛?

“服之者永治四方”。陈权想搏上个三镇一般的节度一方,这份心思除了杜牧外再未对人提过,便是对杜方也只是隐约的含糊过两句。可这剑确是太巧了些。

陈权不由的皱了眉。

抱着这把满是巧合与深意的剑,陈权离开了灵芝寺。临走前又是索要了不少的财物,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也基本都得了。可今日原本是打算来谈谈口风的,不过惠明和尚甚是谨慎,陈权又有些心神不定,也没什么结果。

——

明天便要往彭城了,陈权对滕县有些不舍,当然不是这地方风光秀美让人流连。而是这里是陈权在大唐的第一份基业。也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留下了杜方心里并不踏实,生怕他会被人坑了,特别是那仇宗亢还在滕县。

陈权突然觉得多子多福这话很有道理,仇家人太多了,得罪了一个便惹上了一窝,便是寻机宰了仇宗亢又能如何?还会有别的仇家人出现的。

田里很忙,没人懒散的享受这艳阳天,都在忙碌着夏种,牛还是不够,又不能不惜畜力的玩命使唤。所以只能靠着人来拉着犁,哪怕是孩子多也都在牵着绳卖力的拖着。

杜方下山之后一溜烟的跑去找刘五娘了,说是要把陈权的话交待下去,可看他那模样,陈权有些恍惚的想在身上给他摸一个安全套出来。

韦康来寻陈权,也没什么事,就是问问灵芝寺是不是还恨他呢。那场火后他再也未敢上山,生怕被除了魔。

”令平啊,等这次彭城事了,如是一切如意,我想寻些书生来,不让这些孩子耕田了,该叫他们读书识字的“。陈权和韦康走在田间,刚刚看了一个贪玩的小孩不好好干活挨了母亲的打。陈权鼻子有些发酸,眼睛也渐红了,忙转过身子想走的远一些不再看了,可这田野之中驮着背的大大小小的身影蚂蚁一般往来着,竟是无处可躲。

“读书??哈哈,度之啊,你可知读书要花费多少?又能做什么?”韦康一愣,马上明白了陈权的意思。他越发看不懂陈权了,这人奸猾胆大,平日交谈之时的算计自是不少,也颇为自私,怎也不似良善之人,可于百姓甚至奴仆之辈倒是颇多善意。

“花费之处有我,怎也能凑出来的,至于做什么?识上几个字总归是好的,我是再也不愿见这场面了”。

“你呀,唉,这后事如何谁知道呢?其实这已经不错了,起码这几千流民都能饱腹的,天宝年后世事不堪,战祸不休,这大唐百姓能不饿死已是万幸了“。

”江淮一带富庶,可税赋也重。还有今年的五色土快要征了,唉,那时候才是一片狼藉的。世事艰难,这些个流民已是福缘深厚了,现今托庇于此,倒是少了不少的烦忧”。韦康心有所思的苦笑着。

“五色土??不就是上贡之土吗?这可有何说法”?陈权不大明白这其中的关节,土,满地都是的,五色也不算难寻之物,怎么听韦康之意似有扰民之患。

“彭城以北的赭土山出产五色土,《尚书·禹贡》里便记着:”厥贡惟土五色“。至今已是上千年,哪里还能挖的到那么多五色土了。无奈之下便只能省着些来用,可每贡数斗,终是要凑的足的,故而只能民间搜刮钱财以做养土之资”。

“如是太平盛世,忍忍便过去了,可现今天下贫敝,民间早就无有钱粮了,哪里还经得起这层盘剥,特别是州府派下的官吏,啧啧,真是应了柳河东之文:“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我于滕县快三年了,这鸡犬不宁之状亦是见了三年的,可又能如何呢?五色土要交的啊“。韦康蹲下捏了一把土苦涩的说道。

陈权拉起了韦康,沉默了好一会,突然笑着说道:””五色土~~~,那不交了便是“。

“谁来都不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