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活字印刷术

骁骑悍卒 第二百四十六章 活字印刷术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裴矩、房玄龄、温彦博等人,无不是博学多才之人,而且他们的出身也同样不凡。当这“活字印刷术”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立马就想到了什么,所以脸上才会出现惊悚的表情出来。

同时他们看向萧墨宸的目光也不一样了,对萧墨宸的才华也是惊为天人,能编写出如此厉害的算学,还能制造出“算盘”“活字印刷术”这样的神器,岂能不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过他们想得很深远的则是;一旦算学及活字印刷术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那世家门阀还有多少底蕴能保存下来。

前隋也并不算是独尊儒学,但其影响力却超过了任何学派。而且世家门阀都是以儒学为尊,并且还垄断了所有的学府。哪怕是在太学府里,所教授的学识也依然以儒学为主,就连科举也是以明经、策问为题,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而这些学识和书籍也大多掌控在世家门阀的手里,也因此培养了出了无数的官吏及后备人员。现在萧墨宸算是打破了常规,他的“活字印刷术”一出,市面上将会出现无数的书籍及手卷,而世家门阀所垄断的手段也因此会受到冲击,不可谓不狠辣啊。

裴矩等人能想到的事情,萧墨宸也同样能想到。只见萧墨宸笑了笑,便说道:“一些重要的书籍不会出现在市面上,本王要的是百家争鸣,而非独尊儒学。同时本王也希望朝堂上多一些寒门子弟,毕竟他们来自民间,也更了解百姓的生活。”

萧墨宸此话一出,众大臣们便知道此事已成定局,谁反对也没用。当众大臣们各怀心事地走出汉王府后,裴矩抬头望了望天空,说道:“快要变天了,也不知道结局是好还是坏。”

而一旁的房玄龄听到此话后,也是一脸忧色地说道:“汉王动了世家门阀的根底,这必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但愿那些世家门阀能看清形势,否则又要死不少人了。”

房玄龄的话一出口,温彦博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变。毕竟他们也是世家门阀出身,房玄龄能想到的事情,他们同样能想到。

只见众人是加快了脚步,并往自己的府上是赶了回去。而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族中阁老商议大事。至于都说了些什么,却无人知晓。

就在萧墨宸出资修建新学府时,萧瑀又找到了他,说道:“汉王,李唐的使者已来余月,而新年也早已过去,我们是不是也要给李唐一个答复了。”

萧墨宸看了萧瑀一眼后,说道:“李唐的诚意在哪里,若只是送上一些财物就想熄了本王的怒火,这也太轻看本王了吧。本王的要求也不高,让李唐的重兵退出武功县,本王就与他们谈一谈,否则咱们还是兵戎相见的好,这样也能省去不少的麻烦了。”

看着萧墨宸一点不松口的样子,萧瑀暗自叹息了一声,便将萧墨宸的话是带给了温大雅。不错,这次出使涿郡的使者依然是温大雅,同时他也是温彦博的大哥。

温大雅是李唐的礼部尚书,而温彦博则是新汉的户部尚书,所以这两兄弟也算是温家的顶梁柱了。不管以后李唐与新汉谁得了天下,温家都能在朝中占一席之地,这也算是最聪明的世家门阀了。

当温大雅在得知了萧墨宸想要的诚意后,也立马派人是传回了长安城。当李渊知晓了此事后,立刻找来裴寂、窦轨、姚思廉等人商议此事。

最后还是窦轨站出来,说道:“陛下,那萧墨宸之所以想要让我大军撤出武功县,无非是担心我们向扶风郡发起进攻。而现在我们已无力西进,同时还要防备突厥人的报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答应他的要求,并将大军撤往兴平。这样既能与新汉议和,同时也可以将部分兵力派往马邑和定襄,并阻止突厥人的进攻。”

听了窦轨的建议后,李渊又把目光看向了其他人。而裴寂等人也赞同了窦轨的意见,现在确实不宜与新汉开战,还是先稳住那萧墨宸才行。

李渊见众人都同意撤军后,也果断地做出了决策来。当温大雅终于见到了萧墨宸时,立刻表达了李唐的善意。而萧墨宸也不是真想把李唐逼上绝境,因此也欣然地接受了下来。

同时他已经预料到突厥人必会报复李唐,为了抵制外族人的入侵,这时候也确实不好落井下石。至于李唐能不能挡住突厥人的兵锋,那就要看唐军的实力了。若是有什么差池,萧墨宸也不介意让骁骑军介入此事。

与李唐议和之事,萧墨宸交给了裴矩和虞世南,他相信有裴矩在场,李唐占不到便宜。现在的萧墨宸一心只想尽快建好新学府,而太学府有朝廷出资,也同样建的很快。

至于招生,新学府则面向了寒门子弟,而太学府大多为世家门阀的弟子。同时新学的教材也在编辑中,萧墨宸还特意找来了医农、法商等专业人士,并与他一起编写新学的教材。

有了“活字印刷术”的出世,市面上的书籍也越发地多了起来。以前的书籍大多被世家门阀所收藏,想要买到一册书卷也并不便宜。可有了“活字印刷术”后,许多孤本、珍藏等书籍也多了起来。

而且“活字印刷术”所印出来的书籍,也很方便携带,最关键的则是;这些书籍并不贵,稍有余粮的家庭都能买到想要的书籍。

不过“活字印刷术”的制造,却被工部严密地保护了起来。萧墨宸并不防汉人,他要防的是那些有敌意的外族人。市面上所卖的书籍可以被人买走,但真正核心的内容却不会交给有野心的家伙们。

公元621年(永昌四年)四月,涿郡传出了一道好消息,那就是汉王妃有喜了。这对新汉的臣民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萧墨宸有了子嗣,也意味着新汉有了传承,岂能不让新汉的臣民们是喜出望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