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骁骑悍卒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而萧墨宸同样是喜不自胜,因此府上也增加了不少照顾汉王妃的宫女们。这些宫女大多都是萧皇后派遣来的,萧墨宸有后,她比谁都开心。

自从萧墨宸将她接到临朔宫后,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她自然很在意萧墨宸的子嗣。甚至她还怂恿萧墨宸多接纳几位贤妃,这样也能使萧家开枝散叶了。

而萧墨宸只是笑了笑,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现在天下未平,他哪有心思将精力放在女人的争宠之上,所以他婉言谢绝了萧皇后为他选妃的事情后,又将精力投在了朝政与新学府的建设上。

由于加重了商税,使得大批商人是怨声载道。可萧墨宸根本没在意他们的述求,因为他知道商人都是贪婪的,特别是那些世家门阀,恨不得把天下的财富都收拢到自己的麾下,所以萧墨宸绝不会惯着他们,该交多少税是一个铜子也不能少。

同时萧墨宸还以身作则,将萧家挣取的精盐税收,是一分不少地交给了户部,这也使不少的商家是闭上了嘴。

税收可是一个王朝的根本,由于大片的土地刚经历了一场战乱,所以萧墨宸才免了百姓们两年的税收。不过像辽西和河北等地,由于早过了两年的期限,才因此开始向朝廷缴税。

好在萧墨宸所定下的税收并不高,才渐渐缓解了百姓们的生活。不过大多的良田都掌握在了世家门阀的手里,也促使了萧墨宸不断地开疆扩土,将那些无主的土地是赐予了英勇的将士们,也因此让萧墨宸得到了无数百姓们的拥护。

今日的朝会刚散场,吏部尚书魏公晋和户部尚书温彦博便找到他,说道:“汉王,新学府即将建成,不知接纳的学生有什么限制?”

听到魏公晋的话后,萧墨宸想了想便说道:“这次新学府招生主要面对的是寒门子弟,不过寒门子弟起步较晚,可从各部里的小吏招起。比如吏部需要的人事调查,户部需要的人口、财政统筹,工部需要的工程和水利,刑部需要的法典等等,我新学府里都能学到。

而各部门里的这些小吏,多来自民间,他们也主要服务于各部门里的官员们,所以他们多少都是识字的,而且也懂一些官场的规则,这就是最好的学生。只要是品德优良,三省六部及下属衙门,都可以将他们推荐上来。”

听萧墨宸这么一说,魏公晋与温彦博也认同地点了点头。而这时的萧墨宸又说道:“民间的学府大多为私学,都是地方豪门所修的学府,也因此招收了大批的豪门子弟。而寒门弟子想要入学,也得看各豪门的脸色,也因此造成了寒门弟子入学难的境地。

现在本王打算建公立学府,由朝廷拨款修建学堂,让更多的寒门子弟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当然户部也不宽裕,而且现在天下未平,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做到各州各郡都能修建学堂,所以本王的意思是;先在幽州或辽西做一个试点,若是效果不错,在推向其他州郡,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魏公晋与温彦博互相看了一眼后,瞬间就明白了萧墨宸的意思。他这是要彻底的击垮世家门阀的垄断,让寒门子弟也参与到朝堂上来。

不过大势所趋,就算世家门阀想阻拦也已经是来不及了。特别是关东的世家门阀,早已在萧墨宸的强势之下,是俯首称臣。现在唯有关中的门阀可与萧墨宸一决高下,而他们的领头人正是太原李氏。

只不过现在的太原李氏也不敢轻易与萧墨宸开战,因为有探子回报;车车尔勒格有突厥人集结的迹象。一旦突厥人再次出征,那么他们要攻取的对象也只有太原李氏和并州了,所以李唐大军也开始在并州是集结了起来。

这些情报萧墨宸当然也知道,而且他还预料到突厥人必会与李唐一战,因此稳定自己的地盘才是最重要的。

而教育则是萧墨宸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当温彦博又提出,办公立学府该如何教学,如何收费、如何请先生时,萧墨宸从桌上拿起一篇文章就说道:“王妃不日便要生产,本王闲暇之余写了一篇‘三字经’,可供幼童学习。至于收费和请先生教学,本王的意见是;免五年义务教学,而请先生的费用也由朝廷出。不过请来的先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方为人师。”

此时的魏公晋与温彦博点了点头后,一把就抢过了萧墨宸的那篇文章来。“三字经”出自宋朝的王应麟,也是儿童们的必备读物。

当两位博学多才的重臣在抢过了那篇文章后,还真是仔细地阅览了起来。可是越看两人的脸色就越惊喜,当两人阅览完整篇的文章后,不由得都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汉王大才,我等不如多也。”

而萧墨宸的脸色也微微有些泛红,他知道自己当不得两人的夸赞,因为他只是一名搬运工罢了。不过这“三字经”一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教学之文。

当萧墨宸要建公立学府的消息传遍整个幽州时,立刻就得到了无数百姓们的拥戴。哪个百姓不想望子成龙,而且还是免五年的学费,更让无数的百姓回到家里,指着他们的孩子,说道:“你们这些小兔崽子要记着汉王的好,等学到了本事后,一定要效忠汉王。谁要是敢当白眼狼,劳资打断他的腿,并逐出家门,听明白了吗?”

这样的话在幽州和辽西是随处可闻,而那些世家门阀本不在意,可当萧墨宸的那篇“三字经”问世以后,世家门阀的家主们,也开始有些慌乱了起来。

“三字经”总篇共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但却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是最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的启蒙教材之一,能与“三字经”媲美的,也唯有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的“千字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