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五十五章 烽火不断

骁骑悍卒 第二百五十五章 烽火不断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而当李渊与突厥议和时,萧墨宸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当有大臣劝他攻伐李唐时,萧墨宸笑了笑,便说道:“本王从不相信突厥人的鬼话,他今日能与你议和,明日便可再起烽火,所以李唐与突厥人的议和只是短暂性的。若本王没预料错的话,等到颉利可汗除去了心中的疑虑后,必会再伐李唐的,而且时间绝不会超过一年。”

当初突厥大军突然退兵,让萧墨宸很是不解。当他在询问了突利可汗的原因后,终于明白颉利可汗是中了李世民的离间计,才迫不得已退了兵。

而现在突利可汗与萧墨宸已成了私下的盟友,颉利可汗想要清除突利可汗这个不稳定的变数,也绝非易事,因此只要突利可汗不反出突厥部落,颉利可汗拿他这个侄子也是没有办法的。到时候两人冰释前嫌后,便可再次携手攻伐李唐,这也是萧墨宸看穿突厥人本性的原因。

果然不出所料,公元624年(永昌七年)的八月,突厥大军再次侵略了灵州、朔州以及代州各郡。而代州都督蔺謩率军出城迎战,没想到却惨败在了突厥军的手中。

当李渊派独孤晟兵驻石岭,李高迁兵驻大谷,李世民兵驻蒲州道的时候,没曾想那独孤晟还未到达驻地,突厥军就已越过了石岭,并对并州再次实施了围攻。他们先攻取了灵州,转而又侵扰潞、沁二州。

当李神符率兵出了潞州道,而行军总管任瑰驻扎在了太行山时,李高迁却兵败于大谷,使得中书舍人于志宁也陷入了突厥军的手中。同时郓州都督张德政也战死在了沙场,而突厥军又继续攻入了广武地界。

可广武的任城王李道宗颇有谋略,他趁突厥军远道而来,并率军偷袭了突厥军的大营,使突厥军是大败于李道宗之手。

突厥军将领欲谷设在败退于广武时,又绕道去了绥州,并在绥州烧杀掳掠了一番后,才扬长而去。

接下来突厥军又攻入了并州几县,进入到了兰、鄯、彭州等地。有时他们小胜,但不能尽制。不久,突厥军又侵犯原州,但却败在了折威将军杨屯之手,而杨屯又趁机发兵并驻守在了大谷。

等到突厥大军再次败退而回时,李渊则召集群臣并询问备边的办法。这几年突厥军常常侵扰李唐边陲,弄得李渊与群臣们是寝食难安。

当将作大匠于筠提出在五原、灵武黄河边上设置水军防守时,兵曹参军杜淹则说道:“魏国曾筑长堑遏止匈奴,此法现在也可用。”

李渊听了他们的建议后,立刻派桑显和到边境大道外挖堑,然后又召集了长安城里的船工们大造战舰。

就在李渊与群臣们忙着边防之事时,那颉利可汗又派了使者来,并希望李唐能开放楼烦郡一带的贸易,可却遭到了李渊的拒绝。

李渊已看破了颉利可汗的嘴脸,所以为了防止突厥之患,他又重新招募了士卒,并在关中是操练了起来。

而此刻的萧墨宸则趁着李唐与突厥对战之时,是治理起了自己的属地来。在经过几次的清理后,那些有异心的世家门阀,也被他的雷霆手段给吓得不轻。所以当萧墨宸新的政策出来时,抵触的人群也少了一些。

这次萧墨宸新出来政策是量丈土地和人口普查,凡是记录在案的土地,都要重新量丈后,便依照占地的多少,缴纳税收。凡是隐地、隐户都要清查出来,并记录在当地的衙门里。

这一政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又是针对那些世家门阀的。也唯有世家门阀才会强取豪夺、并将百姓设为隐户,让百姓替他们干活,也使不少的百姓沦为了世家门阀里的私奴。

以前的大隋,世家门阀的封地是不用交税的,也使不少的地主将自家的土地挂靠在了世家门阀之上,这样也免去了自家的赋税,使朝廷的税收减少,便增加在了百姓的身上。

这一做法不仅让朝廷的财政吃紧,也更让百姓们是苦不堪言。因为朝廷的征税永远都会加在百姓的身上,这也导致了各州郡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最终官逼民反、烽烟四起,前隋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萧墨宸是重拳出击,清除一切的隐患,绝不姑息养奸,哪怕会树敌无数,也决不后悔。

果然新政一出,让无数的地主是哀嚎一片。而世家门阀也只能退了那些耕地,并将隐户是报上衙门,并由衙门是登记造册。

当有官员向萧墨宸举报,各州郡的寺庙也侵吞了不少田地时,萧墨宸闻知是大怒。这还了得,一群方外之人,也想占朝廷的便宜,简直是目无法纪。

很快萧墨宸又对各大寺庙出了新的规定,那就是寺庙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十至五十人。而根据庙里的人数来划分土地,二十亩或三十亩不等,这也断绝了僧人们以土地来敛收钱财。

萧墨宸这新的政策刚一出台,就遭受到了僧人们的抵触。甚至有一些乡绅、名士也替佛门说话,让萧墨宸免了寺庙的耕地。

当萧墨宸看到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奏疏时,不由得是冷冷一笑,道:“什么时候方外之人也敢插手我朝廷之事了,竟然还鼓动一些乡绅、名士向本王投来奏疏,难道他们还想左右朝廷的决策不成!”

萧墨宸此话不可谓不重,就如同杀人诛心般,吓得不少大臣连忙恳请萧墨宸熄了雷霆之怒。而萧墨宸则是怒目圆睁地说道:“佛门讲求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可本王看到的则是一个个的贪婪和懒惰,这样的佛门岂能让人信服。

还有在本王的治理之下,各州郡也早已是兵戈渐止,可寺庙里还养着成百上千的武僧,他们这是想要干什么。本王并没有收回他们所有的耕地,依然留着可供他们耕种的土地,可僧人们为何还要鼓动这些乡绅、名士向本王上疏,真以为本王是提不动刀了不成!本王心意已决,若那些僧人还不知足,就让他们自己来跟本王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