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没田地

骁骑悍卒 第二百五十六章 收没田地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萧墨宸那杀气腾腾的话语,吓坏了不少大臣。他们从萧墨宸的语气中,就能听出萧墨宸并不是佛门信徒,否则也不会对佛门进行打压了。

而萧墨宸之所以要打压这些寺庙,也是因为前隋留下了太多的劣迹,使得这些劣迹继续侵蚀着这个朝政。而萧墨宸要做的就是拔出这些毒刺,以及腐肉,让新鲜的血液流淌在新汉里。

萧墨宸对佛门并没有什么成见,只是这时候的佛门继位者,比起他们的先贤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当年的那些苦行僧,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也因此得到了萧墨宸的尊敬。

而现在的佛门弟子,除了浮躁和疯狂的敛财外,哪里还有一丁点的慈悲为怀,也因此惹来了萧墨宸的震怒。

不过萧墨宸也并未大开杀戒,只是以劝导为主,若是依然有佛门子弟执迷不悟,那可就休怪骁骑军刀剑无眼了。

萧墨宸那强硬的手段也确实收到了成效,当从佛门里清理出来的良田达到了数万公顷时,那些乡绅和名士们也是无话可说了。甚至佛门弟子中的武僧也达到了数万人时,就连一些高僧们也坐不住了,并主动清退起了庙里的众僧来。

而被清退的僧人,要么返回原籍,要么留下成为佃户,倒是少了很多的怨言。而萧墨宸将土地收回来后,也奖励给了那些有功之臣和士卒们,这顿时就得到了无数人的拥戴,也让自己的江山更巩固了一些。

同时财政也得到了回报,让萧墨宸更加大刀阔斧地用在了民生和朝政上。这一次的量丈田地结束后,萧墨宸也开始重视起了这些宗教组织来。

其实萧墨宸更看重道门,只是道门深远,传承不易,所以萧墨宸打算扶持一下道门,谁让道门乃是国教呢。

一想到道门,萧墨宸又想起了道门里的一位名人来,他就是袁天罡,隋末唐初时期的玄学家、天文学家和道士。

袁天罡乃是益州成都人,隋时为资官令,萧墨宸在去了巴汉和岷蜀后,竟未想起这位名人来。当萧墨宸令人查找这位袁天罡时,很快就有官员向他禀报道:“启禀汉王,您要找的这位袁天罡已有了眉目。据文档记载,这位袁天罡被人举荐已成了蜀郡火井县县令,现在也依然在职。当初我骁骑军攻入巴汉和岷蜀时,许多官员都投在了我新汉的麾下,而这位袁县令也是如此。”

听到这名官员的禀报后,萧墨宸微微一笑,便说道:“发下手谕,就说本王仰慕此人的面相之术,所以请他来临朔宫一叙。”

这名官员在得到萧墨宸的口谕后,立刻记录在案,并发往了蜀郡,而这时的萧墨宸又在脑子里是记起了袁天罡的一些生平来。

袁天罡是在大业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返回了故乡蜀郡,并依靠卖卦为生。而初唐重臣窦轨曾于这段时间客游德阳,此时他还很潦倒,而袁天纲恰好也在德阳,于是窦轨便请托袁天纲给他看相,袁天纲说:“你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你的下巴浑圆肥大,下巴右侧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必定能在并州晋阳是大树功业。”

果然窦轨跟随李渊在晋阳起兵后,是屡立奇功,并被李渊册封为了赞皇县公、检校太子詹事、秦州总管等职务,最后还被袭封为了酂国公。

当萧墨宸想到这里时,顿时也明白是谁举荐袁天罡为火井县县令了。那时候蜀郡还没有归附新汉,而大多官员还心向着关中李唐,并认为关中李唐才是正统。

可当萧墨宸真正进入了巴汉和岷蜀后,这些官员们才渐渐改变了想法,并投靠在了新汉的麾下,而袁天罡就是其中的一员。

当袁天罡在接到萧墨宸的手谕时,神神叨叨地掐指一算,顿时是满面红光地就收拾起了行李来。当袁天罡风尘仆仆地赶到涿郡时,萧墨宸便在汉王府上是接见了他。

袁天罡给萧墨宸的第一印象就是;修长的身形,两眼炯炯有神,一举一动都颇感道家风范,不愧为道门名士。

而袁天罡同样在打量着萧墨宸,当他看着萧墨宸的面相时,脑海里竟出现了一团迷雾。当他使出道家绝学想要看破这层迷雾时,忽然一道耀眼的紫光差点亮瞎了他的双眼。

此时的袁天罡是大汗淋漓,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只见他恭敬地行了一礼,便说道:“下官袁天罡见过汉王,祝汉王早日一统江山,驱除鞑虏。”

“你乃道门名士,进入官场也是为了在红尘中历练一番吧。以后不用称下官,本王封你为司天监,进太史局,掌管观察天文,推算历法等。对了,本王听说你对相术深有研究,刚才你见到本王时,可看出了什么?”

“禀汉王,您的面相深不可测,贫道道行尚浅,并未看得真切。但在汉王的面相中,贫道只看到了满天的紫光,这可是贵不可言的面相啊。”

听袁天罡这么一说,萧墨宸心里也是窃喜。这时代的道家真言还是很靠谱的,更何况他面对的还是一位玄学大师、天文学家。

萧墨宸将袁天罡安排在了太史监后,又召来群臣说道:“本王下令严查的隐田、隐户等,已颇有成效。接下来就是将田地发放给百姓,以稳定我新汉朝政。这些田地均为国有,没有本王的特令,不得私下交易与买卖。

还有今年关中出现雨涝,粮田必会受损。而并州多有百姓已迁入我新汉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本王预测关中必会缺粮,而粮食的买卖也会出现大涨之势。同时李唐与突厥军的对决依然会持续下去,若本王没预料错的话,这一两年将会是李唐最难过的日子。”

当萧墨宸说到这里时,便停顿了下来。而群臣们也从萧墨宸的话中,明白了一些事情。那就是趁李唐弱势之时,好好的敲他们一笔。虽然在这节骨眼上不好落井下石,但能打击对手的士气也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