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五十七章 要挟李唐

骁骑悍卒 第二百五十七章 要挟李唐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群臣们在明白了萧墨宸的暗示后,也开始回去做起了准备来。他们知道新汉一统天下的日子就快来到,而他们可都是从龙之功臣,也因此对萧墨宸的决策十分上心。特别是那些世家门阀的官员们,更是为了讨好萧墨宸,不予余力地替萧墨宸是出谋划策。

一旦萧墨宸掌管了这天下,他们世家门阀也有了出头之日。果然如萧墨宸所预料的那样,在年关前,温大雅再次出使了新汉,并来到了涿郡。

接待温大雅的不再是礼部尚书虞世南了,而是新任的礼部侍郎贾闰甫。当温大雅见到贾闰甫时,不由得皱了皱眉,说道:“虞大人何在,为何是你来接待温某?”

温大雅与虞世南都是前隋的老臣,所以彼此之间也很熟悉。温大雅每次出使新汉,都由礼部尚书虞世南接待于他,而两位老朋友也很聊得来,因此温大雅也适应了出使新汉的差事。

可这次却换成了礼部侍郎贾闰甫,让温大雅一时半会儿没有适应过来。而且温大雅对贾闰甫也不熟悉,虽然贾闰甫的父亲贾务本也是前隋的老臣,但贾务本乃是武将,与温大雅、虞世南这些文官们并没有什么交际,因此也没有多少的交情。

而贾闰甫在听到温大雅的问话后,微微一笑,道:“我新汉百废待兴,而虞大人又是我朝中重臣,所以他此刻也是公务繁忙。若温大人想要见虞大人的话,本官会替温大人转达的。”

贾闰甫的话让温大雅心里起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从贾闰甫的话中就能听出这次的接待使就是贾闰甫。而温大雅想要与虞世南交谈,那只是你们的私交,并不在公事的范围之内,所以彼此之间不能混为一谈。

有了这样的警示后,温大雅也开始谨慎小心了起来。不过这次出使新汉是有求于人,所以温大雅也不敢摆谱,于是朝贾闰甫拱了拱手后,便说道:“这次我大唐陛下派温某出使新汉,是想来新汉购买一批粮食的。

这一两年来,我关中由于出现了雨涝,所以粮食欠收。还请汉王看在我李唐抵抗外敌的份上,加以援助,我李唐必当感激不尽。”

听到温大雅道明来意后,贾闰甫依然微笑地说道:“好说,关中也是我汉人之疆土,理应戮力同心、互帮互助。”

一听此话,温大雅顿时是大喜。可贾闰甫接下来的话,却让温大雅是变了脸色。原来贾闰甫竟提出了用城池来换取粮食,如潼关、河阳城、温县、延津关、临清关、壶关、井陉城等等,无不是李唐与新汉之间的重要关口。

潼关在京兆郡地界,而河阳城、温县、延津关、临清关则在河内郡。至于壶关和井陉城,一个在上党郡,而另一个则在太原郡的边境上,这如何能换。

当贾闰甫又提出一座城池或关卡,能换取一万担粮食时,温大雅的脸色也越发变得难看了起来。此时的他终于明白了萧墨宸的险恶用心,什么戮力同心、互帮互助,全都是一些鬼话,萧墨宸真正的目地就是想侵占他们的关卡和城池。

而这些关卡和城池无不是边境上最重要的险地,又岂能轻易地交给骁骑军来管理。若是他们率军出关,那李唐的江山岂不要拱手送人了,像这样苛刻的条件,别说温大雅了,就算任何一个李唐官员来,也绝不会同意的。

就算他敢同意,李渊也绝不会批复,到时回到长安城,等待他的将会是满门抄斩。看着温大雅那愤怒的表情,贾闰甫依然是风轻云淡地说道:“像这些边关重镇,就算你们不给,我骁骑军同样能靠武力拿下来。

而汉王之所以想用粮食来换取这些边关重镇,也是对你们李唐实施最仁慈的交易了,不知你们还有什么不满的,难道你们真要与我骁骑军一战不成?”

贾闰甫夹枪带棒的话语,把温大雅气的差点吐血。此时的他终于明白虞世南为什么不来接待他了,若是虞世南在场,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此刻的温大雅咬牙切齿地瞪了贾闰甫一眼后,便叫来随从就开始收拾起了行李来。他知道这场交易已经没法再谈下去了,而且他也根本做不了交换边关重镇的主,所以他要尽快赶回长安城,并将新汉的威胁论是禀报给李渊。

不过在温大雅临走之时,他也曾私下里见了虞世南和温彦博一面,从他们二人的口中得知,萧墨宸确实想用粮食换取李唐的边关重镇。而且李唐与新汉迟早会有一战,新汉没有在这时候动手,也确实体现出了萧墨宸的仁慈,因此萧墨宸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来,也由不得李渊不应。

当温大雅回到长安城,并将萧墨宸的条件禀报给了李渊后,气得李渊砸烂了御案上所有的东西。当众臣劝说李渊息怒后,李渊喘着粗气就说道:“这个萧墨宸不当人子,众卿家可有良策献于朕,朕绝不会用边关重镇去与萧墨宸做任何的交易的。”

听到李渊回绝了交换的条件后,群臣们也立马是献计献策了起来。有人说可找西域番邦借粮,也有人说可向世家门阀募粮,甚至还有人提出增加粮税,从民间收集粮草。

看着众臣们议论纷纷,李渊沉着脸对裴寂说道:“裴卿,可有良策解我关中之危?”

“启禀陛下,诸位大人的意见也有可取之处。不过向西域诸国借粮,时间太长,而且远水也解不了近渴。至于增加赋税,那也是杀鸡取卵,反而会激起民变,使我大唐成为下一个前隋。”

当裴寂说到这里时,那些建议增税的人是脸色大变。还好李渊并没有责怪他们,也使那些大臣们是松了一口气来。

而这时的裴寂又说道:“我关中门阀多为富裕,特别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更是囤积了不少的粮草。依臣之见,可向这些世家门阀借粮,等来年降了雨水,再还与他们就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