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七十章 玄武门之变(下)

骁骑悍卒 第二百七十章 玄武门之变(下)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就在冯立与薛实、宇文宝等人,率两千精锐赶到玄武门之时,那段志玄依靠过人的臂力,竟独自关闭了大门,并将冯立等人是挡在了玄武门之外。

不过玄武门的守将云麾将军敬君弘,并未将这些东宫侍卫放在眼里,所以他毅然地站了出来,并准备出城门去迎战这些东宫侍卫。

可有部将劝说他道:“将军,现在事情并未见分晓,不如留下来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等到兵力汇集到一起后,并组成阵列,再出玄武门迎战也不迟啊。”

可敬君弘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并与中郎将吕世衡一起是冲出了玄武门。可惜他低估了长林军的战斗力,再与长林军厮杀了一阵后,敬君弘与他的宿卫军们是尽没在了长林军的手中。

当冯立又指挥长林军向玄武门发起进攻时,却遭到了守军们的顽强抵抗。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进攻,长林军依然没有攻破玄武门,使得冯立在老羞成怒之下,并召回大军准备进攻秦王府。

可就在冯立重新集结大军之时,侯君集则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是登上了城墙。当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再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时,顿时就失去了战心,并迅速地就溃散了开来。而冯立在杀了敬君弘后,便对自己的部下说道:“我等已经尽力了,也算是报答了太子殿下的恩德,从此尔等就自行散去,这天下也已经与我们无关了。”冯立在说完这番话后,是丢掉武器落荒而逃。至此,这场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而就在政变发生的时候,李渊竟还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当李世民让侯君集等人入宫,并担任了警卫后,这才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地来到了李渊的游船上。

当李渊看到李世民那杀气腾腾的样子时,顿时是大惊地问道:“世民,你这是为何?难道宫中还有人作乱不成?”

李世民向李渊施了一礼后,并说道:“儿臣因为太子和齐王的作乱,所以才起兵诛杀了他们。儿臣担心那些叛逆会惊扰到父皇,所以特派儿臣的部下担任了宫中的警卫,还望父皇恩准。”

此时李渊的身边也有几位大臣,如裴寂、陈叔达、孔颖达、李纲、窦轨等人。当李渊听到李世民已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不由得是心里一痛,同时一丝不好的预感也涌上了心头。

当李渊故作镇定地询问其他几位大臣,该如何处理此事时,陈叔达与孔颖达连忙站出来说道:“太子与齐王本就平庸,而且又没有为我大唐立下什么功劳,所以他们才会嫉妒秦王的功劳与威望,并一起策划了这场叛逆的阴谋。

而现在,秦王已声讨并诛杀了他们,也更加证明了秦王功盖寰宇,天下归心。若陛下能够立秦王为太子,并将国事交与他,那么我大唐必定不会再生事端了。”

这陈叔达与孔颖达分明就是李世民的亲信,因此才会如此的帮他说话。而李渊在形势所逼之下,不得不咬牙说道:“好,就依众卿之言,立秦王李世民为我大唐太子,这也算是完成了朕的一桩心愿。”

此刻一些零星的战斗还在长安城里进行着,主要是一些太子与齐王的心腹还没有死心。而侯君集则恳请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并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唯有这样才能平息长安城里的内乱。

而李渊在众多武将的注视之下,不得不亲笔颁下了敕令来。当李世民将敕令交给了天策府司马长孙无忌时,长孙无忌立刻从东阁门出来并宣布了李渊的敕令。而敕令一经宣布,城内的乱象也随之是平息了下来。

同时李渊又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开导原李建成麾下的诸将士,而诸将士们也大都弃职而散。当李渊再次召李世民来到近前时,并抚慰地对他说道:“近些日子以来,朕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所以朝中的大事你应多担待一些才是。”

李世民在听完这番话后,是跪地号啕大哭了起来。没过几日,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并且还在宗室的名册上删除了他们的名字。

同时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其中较著名的是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元吉死后则被李世民纳为了妾室,虽然没有正式的封号,但宫中的人则称呼她为了“巢剌王妃”,并且也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

这也是李世民为部分学者所诟病的原因,认为他霸占弟媳,有悖伦常。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较中原汉族更为开放,兄纳弟媳很正常,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的概念较为淡薄。

就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双双被诛杀以后,秦王府里的诸将领们,也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也全部没收于官府。不过侯君集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并再三争辩道:“罪孽都是那两位元凶所犯,而他们也已经伏诛,若是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这可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诸将领们在听了侯君集的话后,也认为他说的有理,于是诸将领们这才停止了追杀。

当日,李渊又再次颁下诏书并大赦天下,凡叛逆的罪名只加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头上。对于其他的党羽,则一概不再追究。同时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都应当依照原先颁布的诏令处理,而朝堂的各项事务,也任凭秦王处置。

武德十年(627年)二月,李渊立秦王李世民为了皇太子,后又颁布诏书道:“从今日起,军队与朝政等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都委托于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上报给朕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