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骁骑悍卒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世民登基

骁骑悍卒 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世民登基

作者:老枪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34:57 来源:笔趣阁

李渊的诏书让许多人想到了什么,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渊又先后颁布了不少朝中大臣的任命。如孔颖达为了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陈叔达为左庶子,褚亮、姚思廉为右庶子。侯君集为左卫率,段志玄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于志宁为中书舍人,苏勖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侯君集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

而李渊还特别嘉奖了侯君集,并慰劳他道:“爱卿对于我大唐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于是便把齐王府中的金银布帛等器物,全部赏赐给了侯君集。

武德十年(627年)三月,以秦王府护军公孙武达为左武卫大将军,又以独孤彦云为右武卫大将军,而侯君集为右武候大将军。

同时以陈叔达为侍中,褚亮为中书令,姚思廉为左仆射,刘政会为右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于志宁为兵部尚书。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刘师立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杜君绰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殷开山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刘弘基为领左右军将军。至此,李世民集团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们,掌控了整个大唐的重要部门和职位,并完全掌握了大唐的军政大权。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流散逃亡到民间后,虽然朝廷连续颁布了赦免令,但他们依然感到惶恐不安。而侥幸获利的人却争相告发并捕捉他们,还以此来邀功请赏。

谏议大夫颜相时将此事告知了太子李世民后,李世民立刻颁布了太子令道:“玄武门之变以前与东宫和齐王府有牵连的人,一概不允许相互告发,对违反规定的人一律按诬告罪论处。”

此令一出,顿时让不少人是松了一口气来。武德十年(627年)三月十八日,李渊将亲笔写下的诏书赐给裴寂等人后,说道:“朕也应当有个太上皇的尊号了。”此话也算是表达了李渊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同年的三月二十七日,朝廷撤销了太子李世民兼任天策上将的府邸,并为李世民的登基是做起了准备来。

武德十年(627年)五月三日,李渊颁布诏书,将帝王之位是传给了太子李世民,而他自己则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李世民坚决推辞,李渊不许。

而就在李渊颁布传位诏书的第二天,即武德十年五月初九的甲子日,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也以此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李世民登基继位的消息传遍天下后,萧墨宸冷冷一笑,说道:“贞观之治恐怕是没有了,接下来就让本王来结束这场内战吧。来人,传千机阁阁主阴士杰,来临朔宫见我。”

很快,阴士杰便来到了临朔宫中。当萧墨宸与他商谈了数个时辰后,阴士杰这才告辞而去。同时萧墨宸又召来了文武百官,并与他们商讨起了攻打关中的事宜来。

而此时的李世民也同样在大明宫的含元殿里是召集群臣,并询问他们可有对付新汉的良策。此时的李世民已经预料到,随着突厥人的臣服,新汉很可能会在近期向关中发起进攻,所以他们也即将要面临一场真正的大战。

而新汉不同于其他的反王势力,他们有极强的兵力和统帅,就连汉王萧墨宸也不是易于之辈,所以由不得大唐不重视新汉的势力。

可群臣们对新汉也有一种莫名的畏惧,因此对新汉的战争,他们也有些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右仆射刘政会站出来,说道:“陛下,我大唐刚刚经历了一场政变,有不少人还处在惶恐不安之中。若这时候与新汉开战,在士气上可就弱了对方一筹。不如派出使者,向新汉议和,等缓过了一两年后,再出征也不迟啊。”

刘政会的话刚说完,姚思廉则摇了摇头,轻叹道:“可惜新汉不会给我们稳定关中的时间,若臣没有预料错的话,新汉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来。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还不如先发制人,抢下扶风郡来,这样也能将骁骑军困在大散关之内了。

若是吐蕃进攻得手,我军也可趁机攻下大散关来,并将骁骑军赶出巴汉及岷蜀的地界。到时我军在拿下西川之后,岂不就有了与骁骑军周旋的余地。”

姚思廉的话音刚落,一众武将纷纷站出来请战,愿率军攻打扶风郡。而李世民只是摆了摆手,等到众将们都安静下来后,他才又开口说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我大唐率先发起攻击,可就没有了回头之路,我大唐可挡得住新汉的全面进攻?”

李世民此话一出口,所有的大臣们不得不又重新思考了起来。新汉的实力太强,若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李世民也不想率先出手的。

当群臣们在议论了一番后后,长孙无忌则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等到吐蕃人出军以后,再定夺是否要进攻扶风郡。而在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可以与新汉联姻。臣听说萧墨宸已将长子萧云峰立为了储君,若是能与萧墨宸结为亲家,岂不又能拖上一些时日。要是能熬到萧云峰继位,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大好事。”

长孙无忌不愧为权臣,而他话里的意思就是;这一代的萧墨宸他们惹不起,但可以与下一代的储君一争高下,可谓是算无遗策啊。

当群臣在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后,也纷纷赞同了此提议。很快李世民便派出了使者前往涿郡,同时也在暗中向武功县增兵。李世民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萧墨宸拒绝与李唐联姻,他便集结兵力攻打扶风郡,并趁吐蕃人入侵川蜀之时,再拿下岷蜀和巴汉来。

有了西川一域,便可与关中连成一片,到时进可攻、退可守,又何须担心新汉的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