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 第105章 潘烈面见孝帝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105章 潘烈面见孝帝

作者:戒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6:44 来源:笔趣阁

蔡邕抵达壶关,从弟子郭嘉处得知神农教正在开发威力强大的符咒武器后,心中一凛,神农教考虑的问题和其他人果然不是一个层次啊。

如今,各大世家正在招募炼丹的道士,准备炼制锻体丹、凝气丹。丹药还没有练成,神农教就推出恐怖的战略型兵种——龙骑兵。

龙骑兵,可以轻易击破匈奴王部,自然也是一柄悬在各诸侯的利剑。为了应对龙骑兵,蔡邕得知曹操正在训练虎豹骑,在秦岭一带抓捕猛虎、凶豹为坐骑。

世家以神农教为假想敌,久矣。

现在,神农教又要开发新式武器,这些人跟还是不跟。

蔡邕摇摇头,他打算把通商的事情办好后,就专心在太学教书育人,若能培养出几个掌握浩然正气的弟子,也能平衡一下各方势力。

如今,大汉乱不得。

潘烈得知蔡邕的来意,十分高兴。

神农币若能成为九州通用货币,潘烈觉得自己就成了美丽国,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卷全世界羊毛。

当然,现在大家还不知道金融为何物。

潘烈也不精通,但他知道神农币成为大汉帝国通用货币的好处是巨大的,至少在推广神农稻上占有很大优势。

蔡邕见潘烈并不反对朝廷使用神农币,心里松了一口气,准备好的说辞也不用讲了。

接着,二人商量一番细节。

蔡邕说,汉朝现有的五铢钱要与神农币进行兑换,按照原来的比例10:1来兑换。

潘烈道,可以。甚至还可以用白银来兑换,10两白银按照1两黄金的价格兑换,1两白银,可兑换1000农元。

只是,银和铜的兑换,都需要拉到壶关进行交易。

蔡邕明白了,潘烈需要银、铜来制造物品。

他的猜测是对的,铜和银的导电性是最好的,潘烈打算用铜、银来制造闪电类符咒。

众多符咒,杀伤力排名第一的自然是雷电。

潘烈的打算,就是以雷电符咒为主,制造大量雷电符咒类兵器,这肯定需要大量银铜。

至于黄金,潘烈也需要。

如今卫昇贩卖丹药,获得的黄金,大部分以实物形式运到神农祖地,潘烈将其重新炼制成纯金,为以后炼制法器做储备材料。

若铜和银都能置换农元,蔡邕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朝廷手中控制的铜矿和银矿都不在少数,而且开采方便,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铜银。

如今黄金价格升高,朝廷若能与潘烈达成协议,就是帮潘烈代为收购银铜,都能大赚一笔。

这一来一回,赚一个三成利,太简单了。

银铜交易谈成后,后面的事情就好谈了。

壶关可以提供灵稻、丹药、入品兵器、虫甲、魔法装备,需要的物资有麻布、丝绸、陶瓷、茶叶、食盐等物资。

蔡邕发现壶关提供的东西,都是高附加值的东西,比如一斤灵稻,就需要10万农元,相当于2000匹麻布(50农元/匹)。

至于丹药、入品兵器、虫甲、魔法装备,几乎都是天价。

这样交易下去,大汉朝还是越来越穷啊。

潘烈笑道,账不能这么算的,物以稀为贵,财富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国家要发展,得以工业化规模化为主,比如鼓励大的纺织工厂,大的冶炼室等,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蔡邕明白了,神农教总坛里的兵工厂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批量生产,效率和产量都非常高。

潘烈还建议道,如今世家都在研究丹药、研究兽皮甲,研究炼金术,这样很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修仙文明的快速发展。

蔡邕也觉得是好事,但世家诸侯太强,朝廷太弱了,不是好事。

潘烈道,忠于汉室的人还是很多,比如刘备、公孙瓒、丁原等人,关键是要如何把他们利用起来。

而且,大汉历经八百哉,汉文化已深入人心,谁敢反叛,众诸侯群起而讨之。

蔡邕见潘烈心向汉室,心中大定。只要神农教能全力支持汉庭,其他诸侯不过跳梁小丑。

关于双方贸易,潘烈说上党郡的子民也都是大汉子民,没有单独搞对口贸易,神农教自用的消费物资可以优先购买内务府库的东西。

至于收取银铜,潘烈建议在各地设立银行,集中换币后押往壶关。

银行?金银铜取中间,以银代表货币。

蔡邕对这个词很满意,不过用作官制,太过低俗。

潘烈说,若朝廷有意建立银行,他可以入股。

入股?朝廷建立银行,私人怎么可以入股?

潘烈笑道,银行是可以赚钱,大家一起来做大做强不更好吗?

银行可以赚钱,蔡邕一时间想不到银行怎么赚钱?

潘烈笑道,比如,银行里的钱放贷给需要的人,收取利钱,不就赚钱了吗?

蔡邕大为不满,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潘烈言道,老子曾言,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朝廷是公正无私的,放贷是可以盈利,但在灾年的时候可以减免债务,或进行无息贷款,让百姓度过难关。

就是因为朝廷没有放贷机构,导致民间高利贷盛兴,才会造成大量缺钱的人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此言大善。蔡邕明白银行的用处后,向潘烈行礼道。

这夫子之理,潘烈可不能受,于是避到一边。

蔡邕又道,朝廷的银行可能会亏,既然如此,潘烈还愿意入股吗?

潘烈哈哈大笑,只要经营得好,这是稳赚不陪的生意。

蔡邕说道,此事他做不了主,让潘烈亲自面见孝帝商谈。

潘烈答应了,与蔡邕无声无息的回到洛阳。

经蔡邕请示后,孝帝在御书房中单独召见潘烈。

御书房中,潘烈终于见到了当朝国君孝帝刘宏。

刘宏这次接见潘烈,只有蔡邕、刘辩二人陪同,连大太监张让,赵忠等人都被蔡邕以文气隔绝在外。

刘宏今年还没到三十岁,看起来却如同四十岁沧桑大叔,他长相本来威严,体魄强壮,但当了皇帝后,日夜操劳,显得非常消瘦。

若不是每日以灵米为食,他的身体会更差。

小还丹虽然有温补身体的疗效,但刘宏因为没有修炼,身体如同筛子,再好的药也吸收不了。

刘宏见到潘烈非常高兴,他没有想到潘烈如此年轻,不亏为神农教传人。

刘宏向潘烈请教长生之秘。

潘烈道,依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民可寿120哉,如今天地灵气稀薄,能活到60岁已经是高寿了。

所以,长生与修炼、服灵药有一定的关系,但终究是被这天地笼络所限制啊。

刘宏听了后,大为惊奇,这种理论,他是第一次听说。

刘宏能做皇帝,自然十分聪明,他一想,就明白了。

天地限制,岂是人力可违,一代大帝秦始皇为求长生,无劳而功外,最终导致国祚二世而亡。

于是,刘宏问,自己若去往神农祖地修行,可活多少年?

潘烈言道,八十岁左右肯定能达到。

能活到八十岁!刘宏听了后大笑。

刘宏笑完后,叹息道,可惜大汉朝离不开他呀,他每日每夜要处理政务。

潘烈听了哈哈大笑。

刘宏不解,问何故发笑。

潘烈道,农夫种田需要你去指导吗?商人经商需要你去干预吗?战士作战需要你去训练吗?你唯一能做的或许只是管理各地方官吏了,但这些官吏的管理,应该是御史监督的事情,有功就赏,有过就罚,何须大王你去审核?

刘宏有些生气了,那我就一点都不重要了啦?在与不在,好像真的没有多大作用?

刘宏其实也想做个好的国君,但他登基的时候,宦官和士族已斗得不可开交,他在朝廷孤立无援,只能先支持宦官干掉一批党人,然后又支持外戚制衡宦官。

然后,朝廷势力刚好平衡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了,匈奴和羌族打进来了,他不得不重新依靠强大的士族来平叛,于是放权州牧刺史来治理这个国家。

刘宏也没有办法啊。

潘烈当然知道,这大汉公司的总裁肯定不好当。不过,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如今修仙序幕开启,皇族与世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且,皇族还有明显优势的。

至少明面上先天高手们都是支持朝廷的。

刘宏一想,明白了,他文有蔡邕、武有吕布、王越,外有神农祖地潘烈支持,还有大汉宗亲刘虞、刘备、刘表、刘焉、刘岱、刘繇等人为外援,只要整合这些力量,绝对比世家强。

刘宏感觉自己又有精神了,借助这些力量,他要重振汉室雄风。

刘宏向潘烈请教,如何治国。

如何治国?怎么老是问我这么深奥的问题。潘烈表示很为难啊。

蔡邕、刘辩二人也惊奇的看着潘烈,因为每次潘烈都有惊世之言。

潘烈沉吟一下说道:“对治理国家,烈并不懂,就以治理神农教简而言之吧。”

潘烈继续言道,治理教派,第一个就是掌握财权,不仅是管钱,还要想办法赚钱,因为有钱才能办事。

刘宏听了,深有同感,他卖官蔽爵,就是为了搞钱,可惜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潘烈继续道,国家如何搞钱,就应该发展经济。经济无外乎农林牧渔、采矿加工制造和服务业。

农林牧渔、采矿加工制造和服务业!

刘宏、蔡邕二人听了双眼发亮,短短十四字,将一个国家的经济精髓和命脉全部表述出来。

潘烈,有大才啊。

潘烈见他们听懂了,暗道古人智慧果然不低,于是问道:“这些大家都懂,赚钱的手段就这些,但为什么国库还是没钱?”

对啊!这是为什么?

刘宏也曾思考着这个问题,他认为是士大夫阶层将国家的钱给吞了,所以他才卖官,他想把士大夫阶层贪污的钱通过这种手段拿回来。

蔡邕见刘宏脸色变换,显然刘宏认为这一切都是世家造成的,只是当着他的面不好说而已,因为他也是世家之人。

蔡邕问道:“玄明君,你以为是如何?”

潘烈道,管得太死了而已。

刘宏、蔡邕、刘辩三人傻眼了,管得太死了,这是什么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