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 第106章 大汉银元司立

从三国守护农田到纵横天下 第106章 大汉银元司立

作者:戒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6:44 来源:笔趣阁

潘烈好歹也是读过资本论的人,理论上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最有效率的市场。

如今,大汉朝廷有一套管理体制,地方世家又有一套管理体制,到了村乡,还有家族,乡老的管理体制,这么多条条框框,怎么能搞活经济呢?

潘烈见刘宏、蔡邕、刘辩听不懂,就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农夫想通过养鱼来致富,还没开始,乡老就告诉他不应该这么做,应该种地。

农夫坚持继续养鱼,好了,豪绅、官吏一来就将他的鱼苗给没收了,还要他继续种田。

其实,农夫养鱼这件事情,与乡老、豪绅、官吏有什么关系呢?他只是想通过双手努力,生活过好一点而已。

蔡邕突然明白神农教教义中那条人人有劳动的权利。

现在的大汉,剥夺了百姓劳动的权利,如何能富得起来。

刘宏问道,那该如何做呢?

潘烈说道,放开一切束缚,反正朝廷也收不到几个税,不如实行税收全免政策。

蔡邕问道,那边关军队如何供养?州郡县吏如何发放俸禄?

潘烈道,这就让他们想办法赚钱了,他们管理着这么大一块地盘,难道还养活不了自己?

蔡邕道,难道让他们经商?商人重利,以后国将不国啊。

潘烈笑问道,我听说陈胜吴广造反,听说过张角带领农民造反,从未听说商人造反?商人是最不敢造反的人,因为造反风险太大,而且一旦战乱,他们的生意更加难做啊。

蔡邕傻眼了,回顾历史,还真没听说过商人造反的。

这难道是对商人的误解?

潘烈道,商人因为在交易规则下寻找漏洞,而被人认为无奸不商。但这不能怪商人,而是怪这规则没有制定好啊。

刘辩觉得好有道理,对的,就是这样。

刘宏对商人并没有太多意见,于是问道,那么地方上该如何养活自己呢?

潘烈道,现在世家都在组织护卫在开荒,各郡县也可以组织人马去开荒,从山中搜集资源。

这样真的可行吗?刘宏看向蔡邕,见蔡邕点头,可以一试。

潘烈继续道,官方鼓励地方发展农林牧渔、制造业、加工业,然后统一收购他们的劳动成功,贩卖到需要的地方去,赚取暴利。

蔡邕立即说道,这不是与民争利吗?

潘烈汗颜,发现蔡邕这老头有时候真的很倔啊,什么都能扯到与民争利上来。

潘烈言道,地方以保护价收购才能保证百姓的利益啊。

比如上党为何要无条件收购神农稻,只有这样,百姓才敢大力种植神农稻,因为他们种得越多,赚得也越多。若政府不参与,则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

蔡邕听了后,大感惭愧,原来又误会潘玄明了。

蔡邕虽然懂天文、地理,星象,数学,各种儒学经典都很精通,但他发现他真的不懂这经济啊。

刘宏拍手道,这是好事啊!一来可以保证百姓获得实利,可藏富于民,二来可低价收购物资,充实国库。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收回来这些物资卖给谁啊?

这低买高卖的生意谁不懂,关键是卖不出去,烂在自己手里啊。

潘烈拍手笑道,终于提到点子上了,所以要想富,先修路。

要让商品快速流通起来,必须要信息快速互通,以前无法做到,但现在可以做到。

刘宏、蔡邕、刘辩不解。

潘烈笑道,夫子掌握文气,千里传音能否做到?

蔡邕想了想,应该可以做到。

潘烈道,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用各种法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宏大喜,目光灼灼的看向蔡邕。

蔡邕大囧,我只是一个文人而已,这种事情,我怎么会做?我怎能做,真是有辱斯文啊。

潘烈道,这些都是长远计划,我们先一步步来,把银行开设起来。

刘宏听了潘烈一席话,治国思路豁然开朗,心情大好,于是问潘烈如何做银行。

潘烈道,银行就是钱庄而已,老百姓可以把钱存进来,也可以取出去。存取之间,就有留存,留存,我们就可以拿来放贷,这就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

原来就是拿别人的钱放贷啊。

刘宏一听就明白了,这事他和十常侍早就干过,这事他熟啊,所谓七进十三出,若不还钱,就大牢伺候。

拿别人的钱放贷?这主意真是高。

若不是蔡邕在此,刘宏要立即举双手赞成,因为他现在穷死了。

潘烈道,这事看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很难,单单银行的安全工作就是一个大问题。

刘宏沉默了,自从先天高手出现后,他连皇宫都觉得不安全。

这银库的保护工作,确实让人头疼啊。

潘烈道,所以必须有一个绝世高手常年镇守国家银库,必须派遣一校士兵专门镇守财库。

对,确实需要!刘宏赞成道。

潘烈继续说道:此外,还需要一批善于记账的管理人员,确保揽存和放贷不会出错。

对,确实需要!刘宏赞成道。

潘烈道,镇银司的人负责库存,对外人员负责对账,每月核对账务,可保账钱无忧。

好,就这样干!刘宏赞成道。

潘烈道,再选一批人专精于放贷和收贷,出了问题他们要负责,可确保银行盈利和本金安全。如此,银行的架构也就完成了。

玄明君大才。刘宏赞道。

潘烈继续道,大汉现有子民5000万,若人均每年创造1万农元收入,那就是5000亿农元产值,若这些钱币有一半存放在银行,那就是2500亿,我们只要放1000亿农元出去,每年一成利,就是100亿农元。

100亿农元,应该可以保证朝廷的基本开支了吧。

100亿农元?刘宏、蔡邕、刘辩以为自己听错了。银行这么赚钱的吗?一年就可以赚100亿?

刘宏当皇帝这几年,年份最好的一年财政收入才80亿,而且还是五铢钱。

刘宏开口道:“玄明君,朕觉得此事非君,无人可以胜任总行长一职。”

蔡邕、刘辩也表示赞同。

100亿农元,除了潘烈,谁敢保证一年帮刘宏赚100亿农元啊。

潘烈道,这事他可以前期参与,只是这股份吗,得先谈清楚。

刘宏问,潘烈想要多少股份。

潘烈说,至少得三成。

三成,一年不就是要分走30亿,刘宏犹豫了。

潘烈道,神农教可以出100亿农元作为筹办银行的启动资金,并可派遣龙骑兵押运金银。

100亿农元先不说,维护龙骑兵的武装费用就是天价。

有龙骑兵押运金银,谁敢来劫银?

刘宏当即拍板,此举可行。

众人又商量了一番细节,敲定主要人员后,才各自散出。

数日后,久不上朝的孝帝刘宏召集大臣上朝,宣布大汉成立大汉国立银元司,专管金银铜、农元、灵晶等货币兑换。

大汉银元司,归内务府管理(皇帝小金库),第一任司长由宗室刘宽担任,副司长有吕布、何苗、荀攸、钟繇、卫昇五人。

这银元司,因为属于内务府管理,众大臣以为是刘宏用来捞钱的工具,并没有太在意。

公元185年1月18日,大汉银元司在洛阳一个不起眼的院落挂牌成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