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23章 群雄响应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23章 群雄响应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没想到王蒙这边根本就没停,但董卓的流星马已经到了关口,危急关头,王蒙可不管以后能不能有吃的了,先解决眼前的危局为上。

想到这里,王蒙立即从怀中将剩余的所有钱都拿出来,塞到守城官兵的手中,哀求地说道,“大人行行好,我这几匹马要是留在自己手中时间太长了肯定赔的血本无归,我就算这次不赚钱了,大人放我出关,这些给大人打点酒喝,大人行行好。”

这位守城的官兵轻轻掂量一下银钱的分量,偷偷塞进怀中,笑声道:“看你是好人,快走吧。”

王蒙三人立即拉着马便往外走,刚刚出关口,便上马前行,王蒙不赶快跑,怕露出马脚,但又不敢太慢,怕节外生枝,便趋马小步疾行。

等离关口几百步的时候,王蒙三人便加快了速度,直奔北面而去。

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追兵和干扰,但王蒙等人却不敢掉以轻心,不敢停歇,至于投店住宿那也基本上不可能,一路上就是风餐露宿,渴了就和河中之水,如果遇不到干净的小溪就只能在水沟中打水。饿了就吃点干粮,干粮没有了就到百姓家换购一番,虽然钱财都没有了,但身上却还有一些配饰能够换一些饭食。

一路上的艰苦也不多说,五天以后,三人终于度过了黄河,来到了河内境内,王蒙来的时候这边还有一个故人,这时候正应该到那里求救一番,而且渡过黄河也算是安全了,至少这边现在还不算是董卓的势力。

这几天的逃跑,不光是于禁应对得当,风雷营派出来的这个随从也非常机灵,办事爽快,身手还不错,王蒙很是看好,觉得这人应该是难得的军政都能拿得起来的人,至少目前应该能够担任一县之令的职位,细问才知道,这人名叫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王蒙也不吝赞赏至此,但此人却应对有度,并没有展现出得意忘形之色,王蒙更加喜欢。

王蒙带着于禁和满宠来到了张汪家中,之前王蒙还给张汪的女儿起名字叫张春华,所以二人很是投机。

来到这里,庄园的仆役开始的时候不愿意搭理王蒙等人,毕竟这么多天行路,虽然不算是衣衫褴褛,但却也不是光鲜亮丽,至少看着不像是与自己主家张汪对等的人。

但王蒙随后说出了张汪的妻儿,甚至是刚出生的女儿的姓名的时候,这些人真的相信了王蒙的话,带王蒙见到了张汪。

张汪也对王蒙的遭遇有些意外,但却没有半点嫌弃之意,随后招待王蒙等换洗用餐,而王蒙却也并不拘束,放开了吃喝,并大睡一觉,而张汪却也非常知趣,也并没有打扰王蒙。

但满宠对王蒙和张汪的关系却并不知道的那么清楚,反倒是有些拘谨,甚至说是小心翼翼,一晚上醒了不知道多少次,而且几次都借故到外面看情况,这种细腻的心思也是王蒙欣赏他的重要原因。

第二天一早,王蒙很早便起来了,休息了一晚上,疲惫感消除了不少,而张汪也已经早早地醒来了,早饭已经准备好了,王蒙看着张汪笑笑,说道:“张兄为何对我的行踪并未询问,难道不感到怀疑吗?”

张汪却说道:“你我至交情不必多问,而今这乱世,谁还没有落难的时候,况且我们都是对朝廷不满,对世道不忿的人,这一点我们倒是很像。”

王蒙边吃边说,“吃完饭我也不便久留,立即便会动身,我这里想问张兄一件事。”

张汪爽快地说道:“早知道你这次很可能走的匆忙,昨夜已经让下人连夜准备了一些干粮,并一些钱物,一会一同带走,至于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来。”

王蒙放下手中的餐具,拱手一礼,也并没有过多感谢,说道:“请问张兄是否有出仕的打算?”

张汪犹豫一下,说道:“本来是有效力朝廷的打算,怎奈如今世道不好,各地官员对百姓盘剥过甚,我却不想助纣为虐。”

王蒙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这有个好去处。”

张汪疑惑地看着王蒙,王蒙继续说道:“张兄不用为难,时机成熟以后我自然会找机会通知你,到时候是否出仕,还在张兄自己的选择,今日之恩,来日相报,我们三人不便久留,这就告辞。”

王蒙说话的同时已经吃完了饭,本来王蒙就出身田庄,并没有那些士子的凡夫俗礼,又加上这几年东征西讨,自然不注重哪些礼节,吃饭的速度很快。

二人也没有过多的寒暄,但临走的时候,张汪还是将自己的女儿抱了出来,让王蒙看了一眼,而这个孩子虽然才几个月大,但看到王蒙却微微地露出了笑容,让大家深感意外。

王蒙望着这个无邪的笑容,心底感觉仿佛有某种说不出的熟悉之感,这种感觉自从王蒙假扮了一次算命先生就时不时出现,虽然很不解,但却也并未让王蒙放在心上。

眼前这个小家伙可是自己给起的名字,又是自己的到来让她顺利降生的,想必是和自己缘分很深吧,王蒙也只能用这个借口来解释心中那种不一样的感觉。

王蒙随手将自己脖子上挂着的一块配饰解了下来,拎着绳子在张春华的眼前晃了一下。这并不是一块什么名贵的玉器,只不过是王蒙闲来无事雕琢的一把小桃木剑,自己感觉很喜欢,便当做了自己的配饰。

谁成想这小春华见到这个小木剑突然兴奋起来,虽然小手不是很灵活,却一把就抓住了摇晃在空中的小木剑,众人惊叹不已。

王蒙随即松开手,跟张汪说道:“慌乱之中,身无长物,只有这一个贴身的小玩意,也算是给春华留做玩物吧,还往兄长不嫌弃。”

张汪自然高兴不已,连声称谢。这孩子小小的举动却将这两人的感情似乎又拉近了一些。

二人拜别以后,几人也算是顺畅,没有什么波折地回到了涿郡。这一去几个月,郭嘉等人都非常担心。

但让王蒙感到意外的是,距离王蒙回到涿郡还有两天的路程时,便被人认出了,这是郭嘉派出来的王蒙的亲卫队的人,前来迎接王蒙,王蒙这一路根本就没有耽搁,郭嘉为何提前知道王蒙回来了?

回到城中以后,王蒙才知道细情,原来是郭嘉遇到了一个能人,两人本是好友,但却天各一方,因此两人便利用鸽子互相传递消息,正所谓鸿雁传书,他们是用鸽子传书,而郭嘉也受到了启发,训练了一些鸽子,并运到了洛阳交给了风雷营的主将。

王蒙在洛阳的消息已经于五天前传到了涿郡,所以郭嘉派出来人寻找接应王蒙,保护王蒙的安全。而王蒙隐蔽疾行,所以前面派出去的几波人都没有发现,现在到了自己的地界,王蒙稍微放松一些,竟第一时间被自己的人发现了。

王蒙觉得郭嘉这是一个创造的举措,这样一来,以后的通讯能够更快一些了,可能会占到更多先机,虽然对于行军来说还用不上,但至少鸽子能够回到原来的位置,只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就能得到消息。

郭嘉给王蒙的意外惊喜也不只这一点,这几个月的时间组织了几万的流民安置事务,还从中挑选出来五千人征召入伍。这些人没有打乱以前的建制分配,只是从其他营抽调一些骨干力量重新组建了一个营,而王蒙正好安排了满宠作为这一营的主将。

人事安排已定,王蒙心中的大事便开始着手了。发兵讨董,但自己势单力薄,不能像上次那样半途而废,必须要凝聚天下英豪的力量。

因此,与郭嘉商议以后,联系了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和北平太守公孙瓒等人,约好日期举兵讨董。

王蒙虽然职务最低,也没有家族背景支撑,但这个讨董檄文却得到了这几个人的大力支持,王蒙深知这些人可能并不是全心全意来讨贼的,可能浑水摸鱼的想法更多一些。

这个讨贼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全国,得到了众英雄的相应。王蒙和袁绍的几人最终决定在酸枣这个地方聚兵,约好日期准备讨董结盟。

群雄响应事情便发展的迅速,转眼两个多月,各路大军便来到了酸枣,王蒙也倾尽主力,带出来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只留下满宠带着五千士兵守城,其他的全部带到了酸枣,王蒙要一雪前耻。

这次参与聚兵的有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众将来到一起,各自相见,王蒙虽然身份并不显贵,但却是这次聚兵讨董的发起者,所以同样会引起各位诸侯的重视,并且王蒙的三万军队阵容齐整,威势难当。而且在场的各位也只有王蒙曾经和董卓交战过一次,大家都很敬服,所以在诸位将军面前还算有些发言权,在加上曹操和王蒙通好,明显站在王蒙这边,所以大家对王蒙也都另眼相看。

没想到众位诸侯正在一起相互介绍,痛斥董贼倒行逆施的时候,卫兵来报,营寨之外来了三人,带着几百人前来聚兵。

众人疑虑不已,之前却没听说过还有谁没到,现在却突然冒出来这么一群人。

这时候不知是哪位诸侯说道:“我们还真要有所戒备,可别是董贼的人来诈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