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 第124章 选定盟主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第124章 选定盟主

作者:犄角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48:03 来源:笔趣阁

大家听到外面有几百人出现的消息以后都有些惊讶,不知道、不了解情况才是让人产生恐惧的最大原因。

但王蒙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并没有什么大的心理波动,这里有三十万人,区区百人并不会闹出多大动静。

况且敌军的动态早已经在王蒙心中,风雷营早就打探清楚了,董卓这次出动二十多万军队,其中五万军队前往武关,由李傕、郭汜带领,另一路由董卓的女婿牛辅率领,直取白波军,而董卓则尽帅主力十五万来到虎牢关,正面抵挡群雄联军。

联军这边足足有差不多三十万

军队。因此,王蒙打断了大家的议论,说道:“各位不必多虑,想必董贼也未必有这个心思来试探我们,况且区区百人,不足为虑,暂且让其主将进来见见面就知分晓。”

众人齐声附和,觉得王蒙说的有道理,便让为首三人来到寨中。

只见三人器宇轩昂,决然英雄模样,可刚一见面,王蒙立即笑了,因为这三人王蒙还算熟悉,这哪是董贼的细作,这三人正是刘备、关羽、张飞。

三人都曾短暂在王蒙手下攻打过黄巾军,而关羽和王蒙的关系更加深厚,王蒙还曾经救过他的性命,而且王蒙一直是欣赏关羽的,觉得他是难得的帅才,若是能够借助这次机会纳入麾下,岂不是美哉。

三人上前来,为首的刘备拱手行礼,说道:“在下刘备,带领乡勇前来会盟,共同讨伐董贼,匡扶汉室。”

众人一听这人口气不小,随即便有人问到刘备带了多少人马,现居何职等。

刘备也并未隐瞒,回道:“在下现居白身,只带了乡勇一百多人。”

众人对刘备的回答都嗤之以鼻,觉得刘备是在自取其辱,在众位一阵哄堂大笑之后。

王蒙觉得拉拢刘备等人的机会到了,立即上前说道:“诸位英雄,这位刘备、刘玄德是我的旧相识,之前和我一同讨伐黄巾贼寇,屡立战功,而且还是帝室之胄,因剿贼有功被封为平原县令,玄德仁义道德,广受百姓爱戴,今来此会盟,我等当以天下公心接纳。”

见王蒙这样说,诸位虽然没有为刚才的话感到不好意思,但也算给王蒙点面子,吹毛求疵,贬低之词倒是没有了,可态度却并未有太大变化,倒是袁绍先开口了,“既然是帝室之胄,又是讨伐黄巾的英雄,自然有资格在此会盟。”

众人虽然不太情愿,但也跟着附和。

王蒙这时才意识到,虽然袁绍见识并非远远优于常人,但其家族影响力却还是让王蒙有些吃惊,看来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还需要再进一步。

现在距离袁绍离开洛阳并没有多长时间,刚刚来到渤海郡就能聚集这么多的能臣猛将,还有兵士甲衣,又得到了当地乡绅的大力支持,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想想自己能有现在的成就付出了多少艰辛。

刘备拜谢以后便退到下手。

短暂的寂静以后,冀州牧韩馥突然说道:“刚才玄德这件事我倒是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虽然兵多将广,但却没有统一的号令,一旦遇到事情很容易耽误事,战事吃紧则将贻误战机,我想还是推选出一位盟主,统一号令,这样才能凝聚力量共同讨贼。”

韩馥的提议立即得到所有人的响应。

但大家的意见却并没有统一,一部分人拥戴袁绍,一部分人推选袁术,这两人都是袁家后人,家族显赫,自然得到更多的认可,大家都以为盟主可能会从这两人之中产生。

但当大家真正要推举盟主的时候,王蒙却成了一批黑马,竟然得到了最多的推荐。

虽然很意外,但想想却也能明白,一来是王蒙号召的大家聚兵讨董,二来是王蒙第一个发兵攻打董卓的,三来是王蒙刺杀董卓的义举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所有人都知道王蒙是仁义之主,自然认可的人也比较多,再一个是曹操以及跟曹操交好的那些人肯定是选择了王蒙。

最为关键的一点,可能就是王蒙并没有什么家世背景,即使给这么一个名望大家也似乎都能控制住局面,甚至到了利益相关的时候真的可以不听从这个盟主的号令。但袁氏两兄弟却不同,他们是真正的名门望族,盟主之位是能够切切实实增加知名度的,竖起这样的大旗,以后这些军阀想要反对他们似乎都不那么硬气了,所以王蒙才得到了最多的推崇。

王蒙心中也清楚,这群人推荐他就是因为他资历不深、背景不厚,才让自己捡漏的,要是真让自己当这个盟主,估计也可能令不行禁不止,到时候恐怕自己的名声不升反降,而且还会连累盟军将士性命。

想到这里,王蒙上前一步,向在场的英雄拱手行礼,说道:“多谢各位英雄抬举。”王蒙首先要感谢那些支持自己的人,要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对他们的感谢,领他们的人情。

“但在下自知才识浅薄,难堪重任,况且本初家族乃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本初又是英雄人物,也曾直面董贼刀兵而不惧,在下认为本初担任盟主最为合适。”

众人见王蒙自己推辞,也不好继续推崇王蒙,毕竟本来就不是真心,现在王蒙公然让位给袁绍,那其他人更不好公开反对了,那样反倒是得罪了袁氏家族,所以众人又一起推举袁绍为盟主。

袁绍虽然听了王蒙的话和大家的恭维很是受用,而且也想担当这个盟主,这样自己的名声就会更大,但却也不好直接答应,再三推辞,然后“被逼无奈”,只能“勉强担任”盟主,众人皆大欢喜。

但有人却不太高兴了,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却也并不像其他人那样为袁绍高兴,此人便是袁绍的部下,王蒙的旧部张郃。

王蒙也在人群中看到了张郃,朝着他微微摇摇头,张郃自然也知道王蒙的意思,便也转过了头,但却也并未调整好心情,王蒙大致也猜到张郃的心意了。

袁绍来到渤海郡以后,便召集人马,知道高阳的情况后大肆征召,特别是高阳还有现成的军队,充足的粮草,几十万百姓,袁绍实力大增,又发现张郃这个将才,便带在了身边,这才让王蒙看见了张郃。

袁绍被推举为盟主以后,便开始分拨各位诸侯的任职,首先自然是受到大家欢迎的王蒙,袁绍建议让王蒙担任副盟主,这事盟主提议了自然顺利通过,而刚刚推举王蒙的人更加高兴,这也是袁绍给王蒙还一个人情。

不过这下袁术却不高兴了,本来在推举盟主的时候他被排在了王蒙、袁绍之后,虽然没有明说,但脸色却已经很不好了,现在袁绍竟然还将副盟主之位给了王蒙,这就让袁术更加恼火,虽然没有发作,但王蒙却已经看在眼里,对联盟的团结微微捏了一把汗,毕竟袁术的煽动力也不简单。

在王蒙的举荐之下,再加上自己的名声,曹操被任命为奋武将军,负责参谋军事,这也为王蒙在联军中的话语权增加了一定的分量。

袁术为后将军,总管调度各方补给,孙坚自请为前锋,其余人等皆按照基本情况封官,众人商议已定,便着手整军备战。

孙坚为前锋,自然首当其冲,独自领军直奔虎牢关。

袁绍和王蒙各自率领一部分头行动,约定好大军汇合地点,也于孙坚出发的第二天向虎牢关开进。

两路行军还算顺利,虽然董卓早有准备,但盟军势力确实挺吓人,十几路诸侯的名声不说,就是这三十万大军也让人胆寒,董卓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集中兵力,主要驻扎在虎牢关,并未主动出击,只是在关前扎了两个营寨,一部分士兵在关外驻守,形成掎角之势,占据地形上的主动。

因此,联盟大军并未受到像样的抵抗,顺利汇合到了中牟附近,在营寨安排上,王蒙体现出来了副盟主的担当,主动要求靠前驻扎,即使敌军偷营他也在第一线,这样他安排其他诸侯驻地的时候就能减少阻力。

就这样,按照相互照应,互为犄角的原则,根据各诸侯的兵力情况,王蒙细致安排了其他诸侯的扎营情况,袁绍作为盟主自然是驻扎在最中间。

王蒙这一举动在盟军之中更加树立了威信,主动担当、公心可鉴,而且王蒙还主动邀请和刘备合军,毕竟他们那点人都被忽略了,这样的台阶也让刘备喜出望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军摆布已定,突然流行马来报,敌军前锋营已经来到营寨外三十里外,正在安营扎寨。

众诸侯也正在中军议事,听到这个消息倍感吃惊,按道理来说孙坚应该已经和敌军交手了,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反倒是敌军突然杀到眼前了呢?

正疑虑之间,流行马又来报,一群士兵正在向营寨方向飞奔过来,情况不详,众将更为吃惊,敌军到底有几队军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