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疑

替汉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疑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吾粲因为出身低微,幼年时见到不少人情冷暖,因此他养成了对许多事想深一层的习惯。

他继续对县长说出了他的看法,他道,

“全都尉以往虽也有非战时调兵之举,但那是为了防备山越而进行的兵力调整布防,本意是防患于未然。”

“如今丹阳郡内山越已除,虽有零星匪患,但不会再对县城造成危险。

既无山越之患威胁,全都尉此举,又如何可诠释为防患于未然乎?”

“此为一疑。”

“再者若是为了防备匪患,全都尉所督护五县中,歙、黝二县地处山林之侧,向来匪患更为猖獗。

因此全都尉应当加重歙、黝城防才对,又岂会抽调此二县兵力,去往陵阳三县乎?”

“此为二疑。”

““二张逆案”引得君侯震怒,牵连江东士族众多,君侯更在先前的命令中言明,各地不得明宣兵仗。

在此敏感的时机,丹阳郡并无内忧外患而全都尉却擅调兵马,其不怕此举引起君侯猜忌,从而惹火烧身乎?”

“此为三疑。”

说完自己心中的三疑之后,吾粲面露沉重的脸色,接着对县长说道,

“县君受君侯信任统驭歙县,既有安抚地方之责,亦有监察地方之务,全都尉调兵之举有三疑,县君不可不上报之。”

歙县县长在听了吾粲说的三疑之后,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若深究之,全柔此举的确很有可疑之处。

歙县县长想着若是全柔真的用心不良的话,那丹阳郡就会面临一场大的动乱。

而这件事事后孙翊追究下来,就像吾粲说的那般,他也免不了一个监察地方不利的罪名。

要是他现在提前将可疑之处上报,就算后面证实全柔并没有心怀不轨,他最多就是引得全柔不满而已。

可要是真的全柔心怀不轨的话,他的这个消息,就能让吴府君提前防范,是大功一件呀。

想到此处,歙县县长对吾粲说道,“非孔休之言,吾几乎自误矣。”

“全都尉此举的确可疑,吾现已决定要立即上报吴府君,不知孔休可否为吾走这一趟。”

吾粲听后一拜道,“我为歙县县丞,县君有命,我岂敢不从之。”

歙县县长大喜,他即刻手书了一封书信交予吾粲,让其启程去丹阳县将这件事通知给吴景。

吾粲在接过书信之后,从县府中带上三五随从,在当日就从歙县出发往丹阳县而去。

...

丹阳郡郡治为丹阳县,吴景为丹阳太守,他就驻扎在这个县中。

吴景是吴郡钱塘县人,他是太夫人吴素之弟,是孙翊的舅父。

吴景很早就跟随孙坚征伐,立下许多战功。

在孙策平定江东之后,为了抑制徐琨的势力加上吴景曾任丹阳郡太守,在丹阳郡中深得人心,所以就将吴景任命为丹阳太守。

因为“二张逆案”,整个江东都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丹阳是江东六郡的中枢大郡,为这个郡的太守,更让吴景感到一刻不敢放松。

年近四旬的的吴景,正在郡守府中批阅着公文。

在山越在毗陵被孙翊重创之后,丹阳郡内的治安其实已经好了很多了,这也让吴景轻松了不少。

只是丹阳郡是江东六郡中,地方豪族势力最强的一个郡。

平日里这些地方豪族,与官军的冲突时有发生。

性格仁义的吴景对这类纠纷,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能让丹阳郡的局势得到快速的稳定。

但吴景这样做带来的弊端同样很明显,那就是丹阳郡地方豪族的的气焰越发嚣张。

而且地方豪族与吴景为代表的的丹阳官方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这一点太夫人吴素专门写信提醒过吴景,吴素对吴景说道,“汝身受国恩镇守丹阳,责任重大。吾听闻你自履任以来多仁义少严刑,此点实不可取。

昔吾吴氏先祖曾任颍川太守,恩威并行,政教大行,传为一时佳话。

颍川地处中原,儒教深厚尚且需要恩威并行方可安定。

今丹阳地处江南,民多骁悍好勇,汝又岂可只行教化而少法纪乎?”

“吾甚为你忧之,望弟改之。”

当时吴景在收到这封信时,因为吴素的告诫,他在短暂的时间内的确改了不少。

但一个人的本性又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没过多久,他就把吴素的告诫抛之脑后,继续施行他原本的那一套仁政策略来。

今日吴景在郡守府中批阅完公文后,开始专心写起给孙翊的回信。

孙翊日前从皖城出发准备回吴,半途遇到陆逊投效。

孙翊让陆逊代其去纳恽清为妾,在此事完成后,恽清被送到吴县,而陆逊则回到了孙翊身边。

陆逊在回到孙翊身边后,向孙翊提议吴侯车驾暂不回吴县,应转向巡视江东各郡稳定人心。

孙翊对陆逊的这个建议颇为赞许,因此便中途转道往庐陵郡而去。

陆逊为孙翊规划的路线是丹阳、庐陵、豫章、会稽、最后回到吴郡。

这样虽然饶了一个大圈,但每个郡都可以巡视到,凭借孙翊如今的威望,足以震慑住地方上许多不轨之徒。

在孙翊巡视完丹阳郡之后,因为丹阳郡的重要性,虽然他现在身在庐陵郡,但时常会来信询问吴景丹阳郡情形如何。

加上吴景今天收到的孙翊的信,在这段时间来已经是第三封了。

吴景虽然心中觉得孙翊有些过于谨慎,但他每次还是很小心翼翼的回信。

现在他就伏在书案上,正在苦心冥想着怎么回孙翊的信。

孙翊每次来信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都是关心丹阳的局势。

但身为臣子的吴景,回信不能有雷同,必须要在信中既夸到孙翊,又要同时表明如今丹阳的局势。

这可是一件费脑筋的活。

正在吴景用毛笔捅着脑袋,正期待着能捅出什么新词时,其子吴奋进来禀报,说是歙县县丞吾粲奉县长之命有要事求见。

吴景一听这事,立马将毛笔扔到一边。

歙县穷山恶水最容易发生动乱,今歙县县丞吾粲前来,难不成歙县又被攻打了?

还有完没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