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二十一章 九天之军

替汉 第二十一章 九天之军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皖县二十里外有一条宽阔的江水,名为曾江。

曾江是长江的支流,但其水量又不仅仅只来自于长江的补给。

因为地处长江流域,这里很大一部分江水的流量受天气降水的影响更大。

这半个月来,皖县一地阴雨绵绵,虽说这几天天气晴朗,但前一段的降雨让曾江的水量暴涨。

已经足够支持大批水军渡江作战,也已经足够使大型的战船开入曾江。

这一点李术知道,孙策能让他镇守庐江,不单单是因为李术曾对他有恩,还因为李术是个知兵之人。

既是知兵之人,见识过江东水军厉害的李术,自然不会留着这么一个漏洞。

李术从庐江的五千守城兵马中,调出了一千兵马日夜在曾江巡游,更在曾江沿岸设置了堡垒营寨。

曾江不是长江。

其江面宽阔,水量充足但河道并不长,可以供战船搁浅,大军下船的地方并不多,也就那几个而已,且都相距不远,目光可及。

因此巡江的士卒李术只派了一千。

如果孙翊想以曾江为突破口,第一时间就会被李术安排的巡江的士卒发现。

而后李术早先准备好的沿岸堡垒就会阻断孙军的上岸步伐,到时候李术就有从容的时间从皖县调兵前去增援。

李术毕竟是守方,拥有地利的优势。

李术安排的一千人马分别由两个军司马统领,一千人马分为日夜两班,一班500人。

两个军司马各领一班,如今负责日间巡江的是军司马李涛。

身为李术族人的李涛生性沉稳,因此李术让他担当这个巡江重任。

不过李涛这时候却有点麻烦,原因是巡江这半个月来,别说孙军的踪迹了,就连鸟都没看见几只,部下们难免有发牢骚的存在。

“府君也太过小心了,这半个月来江面上什么动静也没有,那孙翊小儿哪里有胆量来。”

“想那守城的兄弟们,每天里有酒有肉,而吾等却在这什么都没有的江岸边来回巡视。

老天爷要是不作美,下场雨,吾等连找个遮挡的地方都没有,全都要变成落汤鸡。真他娘的晦气,接了个这样的差事。”

正在大倒苦水的那人是李涛的部下,名李道,也是李术的族人。

可论辈分,李涛还要唤他一声兄长。

因此尽管李道最近几天来经常抱怨,李涛也当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去。

但今天这位族兄说的话越来越不着调,甚至在他的言语之下,李涛发现其他士卒的眼神都有点不对了,再不制止他,恐怕军心就被扰乱了。

李涛挥手打断了李道,语气慎重地说道,“府君之深谋远虑岂是吾等可知的,吾等既为府君手下军卒,好好听令就是了。”

李道听了李涛的话,撇了撇嘴,看那样子就是没怎么服气。

李涛见状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汝只知道守城的兄弟们平日里有酒有肉,但你知道吗,府君如此优待他们,是等来日那孙翊小儿来攻城时,让他们卖命的。

反观我们,虽然清苦,但得了个巡江的任务却是天大的好处,相比从江上攻来,孙翊直接攻城的可能性很大,吾等虽然清苦,但相比之下,危险……”

李涛的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他对面李道的眼神从一开始的嫉妒不服慢慢变成了惊恐。

不仅李道,其他士卒的眼神也都在慢慢变为惊恐。

李涛一开始还有些不解,但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李道和士卒们有此反应,绝对不会是因为自己的话。

而是他们正在看的江面!

江面上出现了什么,让他们都如此惊恐?

难道是……

心中有所猜测的李涛立马转身往江上看去,看到的事物令他一瞬间呆立在地。

此时曾江上薄雾环绕,李涛转头看去的一瞬间,就看到一个巨大的无比的船头从薄雾中挣扎而出。

那船头犹如上古恶兽的头颅一般,面目狰狞,硕大无比。

船头上挂着的两盏石磨大小的灯笼就像上古恶兽的眼睛一般,其中闪烁的红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就像上古恶兽藏在雾中正在细细打量着江岸上的李军,如正在打量食物般。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着巨大无比船头的船身也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

船身约长十五丈,高约十丈,宽为八丈,船上有三层高楼,每层楼高二丈,每层高楼上都设有女墙,女墙里林立着无数披坚执锐的士卒。

船身用漆黑的皮革包裹着,皮革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猛兽图案,猛兽或张牙舞爪,或牙龇嘴裂。

动作神态都不相同,唯一相同的便是这些猛兽都将那噬血的眼神投向了岸上的众人!

当整艘船透过雾气展露在江岸上众人眼神前,岸上的李军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这样的船,总共出现了四艘!

人都会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更何况是如此的庞然大物出现在他们面前,这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是活着的巨大猛兽。

在这样的猛兽面前,岸上的李军就犹如蝼蚁般一样渺小。

随着巨大船只的越驶越近,李军大部分还在震惊中不可自拔,李涛率先从震惊中醒悟了过来。

他牙齿有些发抖,但还是从嘴里蹦出了两个字,

“楼船!”

现在在岸上的大部分李军都没见过这样的船只,但李涛却曾经听李术讲过,这便是江东水军纵横长江的最大杀器—楼船。

最大的楼船最多可容纳三千多士卒!

这就是江东水军甲天下的最大凭仗!

没想到孙翊为了征讨府君,竟然把这样的大杀器都派出来了。

见其他士卒还在发愣,李涛抽出腰间长刀厉喝道,“赶紧列阵!”

李涛的力喝惊醒了在场的大部分士卒,士卒们也都知道了这是孙军攻来了。

但楼船的威慑力太强,许多士卒还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那李道更是声音打颤的说道,“如此强军,吾等兵少怎么能够……”

李道的话还没说完,突然的他感觉眼前一道寒光闪过,他只觉得脖颈处一痛,就再也没有了知觉。

李道的头颅顺着他的肩膀滚落在地,临死前他还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平日里一向对他客气有加的李涛怎么会……

一刀斩落李道头颅的李涛,如今眼中已经满是血丝。

李道头颅喷出的鲜血洒在了他的脸上,让他像个修罗一般。

他沙哑着再度开口道,“列阵迎敌!”

声音不大,却充满着冷意。

士卒们见李涛这幅模样,又见刚刚只是稍微迟疑一会的李道头颅正在地上看着他们,心中俱是一凛,

李道可是李涛的兄长呀!

有了李道之死的震慑后,李涛手下五百士卒迅速按原先布置好的那般,分别在岸上的堡垒后结阵迎敌。

李涛令人前去召来在林中休息的五百士卒,让他们一同前来抗敌。

而后李涛又召来他的亲卫,撕下自身身上的一块长袍,以刀划指,用血作笔墨在长袍上写下“速援”两字。

他将带血长袍交予亲卫,对其言道,“让府君速来救援,不然曾江必失,如此一来,皖县危矣!”

亲卫接过长袍,对着李涛抱一抱手,随后上马快速往皖县而去。

在亲卫离去后,李涛转身看着越来越接近的四艘楼船,眼中闪过决然,

楼船虽是江上霸主,但是他也有弱点。

在江上可称无敌,但若是登陆,因为体积巨大,无法一下子全部展开兵力,再加上己方一千士卒的凭垒据守下,想快速登陆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且皖县据此不过二十里,府君接到求援信再派出援军前来,不过一个时辰。

只要援军到来,战局就会成拉锯之势。

到时,孙军只能望江兴叹罢了。

心有底气的李涛指挥起了手下军卒。

现在他的任务就是要拖住孙军一个时辰,而这任务在李涛看来并不难。

中间一艘楼船爵室上的吕范因为所居甚高,岸上李军的一举一动他都看的一清二楚。

他见岸上的李军在一位中年将领的指挥下正有条不紊的在土木并作的工事后列阵待命,心中不禁有点感慨,李军中还是有有才之人的。

吕范身后的吕蒙见李军已经开始列阵,拱手问道,“中郎将,吾等应该如何做。”

一阵微风吹过,吹起了吕范的鬓丝。

他手按女墙,闭目半刻后,睁开眼睛,拿起手中令棋朝岸上一挥,

瞬间曾江上,万箭齐发!

吕范转头对吕蒙微微一笑,说道,“就这么做。”

吕蒙哑然。

吕范又转头看向岸上被箭雨引得一阵慌乱的李军,因为躲在堡垒后,李军死伤没有多少,但士气已经不如刚刚那般高昂。

吕范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既然汝等要守,那就慢慢守好了。

……

李涛的亲卫驾马朝皖县马不停蹄的赶去,在到达皖县城门外,由城门守将验明正身后,升下吊篮载其入城。

亲卫入城后,就连忙往郡守府赶去。

片刻后,正在郡守府老神在在饮酒的李术就接到了李涛的求援信。

李术接过李涛的求援信后,一下子站了起来。

孙翊小儿,你果然还是来了!

在得到李涛的求援信后,李术没有贸然派出援军,而是问前来送信的亲卫道,“曾江上的水军打着何人旗号?”

亲卫想了想回答道,“旗号多种,但其中高高而挂的是那孙字旗号。”

李术听后点点头,又问道“汝说有四艘楼船,那四艘楼船吃水程度如何。”

亲卫仔细回忆了一下答道,“回府君,四艘吃水程度都差不多。”

李术再问道,“你在的时候,观楼船上兵马多少?”

亲卫似是回忆起了什么可怖的事,快速地答道,“后面一艘看不真切,但前面三艘密密麻麻的都是人,一艘略微观之都有数千人马。”

连问了亲卫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谨慎的李术这才放下心来。

据他所知,最大的楼船可承载三千多士兵,而如今出现在曾江上这样的楼船有四艘,每艘吃水程度差不多,说明曾江上的孙军大约有一万多。

而且打着是孙字旗号,这应该就是此次孙翊带来的讨伐他的孙军了。

没想到呀,他李术等了如此久,孙军竟然从曾江上出现了。

他原本以为孙翊要么知难而退,要么就咬牙一个个攻打县城,至于曾江上的防务只是他小心防范使然,没想到孙翊竟然真从那个方向上进攻了。

看来这位江东少主不算平庸之辈,他竟然想到了以点破面的方法,只要拿下了皖城,拿下了自己,整个庐江郡的叛军就会不攻自破。

现在想想,孙翊的这个方法的确是破局的一个良策,可是,终究是纸上谈兵了。

孙翊忽略了水军在有兵马防御的岸上登陆的难度。

不说皖县的援军朝夕可达,等皖县的援军到达曾江稳定局势后,自己可继续派出信使,让各县来援。

最近的县据此不过一日之遥,最快的话,明日他们的援军就会来到,届时随着各县的援军来援,孙翊进退不得不说,一不小心,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伯符,这就是你选定的继承人吗?与你相差甚远矣。

李术竟然觉得有些失望。

李术这时候也没心情继续腹诽孙翊了,他召来一员偏将,令其率领三千兵马前去支援李涛,随后又派出信使,传令各县赶紧率兵来援。

安排好这些后,李术让亲卫下去好生歇息,随后自己跪坐在席间,暗自沉思。

观如今状况看来,也许不仅能击退孙军,待各地援军到来,或许还能生擒孙翊,那么这可是大功一件呀。

到时候司空那里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想到这里,李术的嘴角渐渐浮露微笑。

一刻钟后,皖县城门大开,三千李军在偏将的带领下快速地朝曾江赶去。

与此同时,皖县跑出了十数位信使。

……

一个时辰后,一处山林中,满身杂草,浑身泥泞的潘璋来到一位正低头数蚂蚁的少年面前,语气兴奋且佩服地说道,“果不出君侯所料,那李賊已经派出了援军支援曾江那边了。”

孙翊听后稍微抬了抬头,用手捡去了兜鍪上的一根杂草,语气淡然地问道,“援军大约有多少。”

潘璋答道,“据斥候回报,约三千之数。”

孙翊听后挑了挑眉,语气有点波动地再问道,“那援军去了有多久了。”

“快一个时辰了。”

听到潘璋这话,孙翊蚂蚁都顾不上数了,顿时站起身来,却因为蹲太久了,有点脚麻,幸亏被身后的朱然扶住。

孙翊快步往前几步,走出山林,来到了外面的山道外,英目注视着山脚下的一座城池。

阳光不再被山林中的树木遮挡,瞬间欢快的都照到了孙翊的脸上。

沐浴在阳光中的孙翊,感觉有点炫目。

他遥望着那座城池,嘴角浮起一丝细微的弧度,他对身后两位小将说道,

“吾之先祖有两句话孤很喜欢。”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今日,就让那李术瞧瞧,何为九天之军吧。”

说完,孙翊抽出长剑,

剑指脚下皖城。

“诸君,可动矣。”

孙翊话音刚落,山林中休整的三千孙军瞬间站起。

异口同声抱拳沉声应道,

“唯。”

惊起了一林飞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