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四十一章 庐江屯田

替汉 第四十一章 庐江屯田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孙翊留在庐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庐江有一个规划。

庐江郡位于长江以北,与江东的丹阳郡,吴郡二郡隔着长江遥遥相望,是江东腹地的西北屏障。

孙翊前世听过这么一句话,守江必守淮,淮南一地孙翊还未占据,所以如今是守江必守庐。

只要庐江在手,江东来自于北方的威胁就会大大减少。

而且庐江郡西接江夏郡,北邻淮南,是孙翊将来攻打淮南与荆州的跳板。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这么重要的地方除了要紧紧握在手中外,还要考虑到怎么发挥其战略位置的功效性。

孙翊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屯田。

屯田不是曹操首创,但将其发扬光大并且真正作为一种生产制度实施各地的就是曹操。

自黄巾之乱以来,中原地区就多经战乱,流民遍布,土地荒芜,要是再遇上天灾,人吃人这种现象都会时有发生。

而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占据中原地区的曹操,在一开始的时候粮食短缺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在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进行屯田。屯田一经实施以后,第二年就卓有成效,曹操因此得谷百万斛。

屯田制的本质就是政府通过强制手段来使有限的生产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分配使用。

中原地区一方面有大量流民乞讨为生,另一方面有着大片的荒芜田地无人开垦,而曹操通过屯田制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只要不遇上天灾,粮食收获定然是丰盛的。

曹操尝到甜头之后,于建安二年开始慢慢将屯田作为一种生产制度普遍施行到他所控制的州郡当中,并且为了保证屯田制能有效的实施,他还在州郡之中设立田官。

曹操后来能兼并群雄,克平北方,屯田制在其中功不可没。

虽然曹操全面实施屯田制获得了那么大的好处,但是孙翊却不会像曹操一般在江东全面实施屯田。

因为江东没有全面实施屯田制的必要。

曹操全面实施屯田制是因为他缺粮,而屯田制在战乱时期是积聚粮草见效最快的办法。

可是江东目前并不缺粮。

江东地处东南,受到战乱的波及并不如中原地区那么严重,江东只是地广人稀,流民倒是不多的。

而且江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长江流域,境内水系发达,气候适宜,恰恰也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只要不遇上什么遍布江东全境的天灾,江东基本都不会缺粮。

就拿目前的江东粮食储备来说,只要孙翊能够稳定江东,保证江东各县可以输粮正常,在孙翊随便浪的情况下,三年内,都不用考虑粮食的问题。

前世只听过孙权打不过退兵,哪里有听过他粮尽而退。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曹操对屯田制那么看重,而孙权,刘备两家只是在少数地方进行屯田。

孙权是不缺粮,刘备嘛,他大部分时间就没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屯个锤子。

孙翊不打算如曹操一般全面实施屯田还有一个原因,屯田制是滋养世家豪族发展的优秀土壤。

曹操屯田制中的土地是国有的,本来土地国有这个土地制度非常有可取之处,只是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有适宜他发展的土壤。

目前汉朝的政治生态,并不具备土地国有这个制度良性发展的条件。

所以在历史上屯田制施行到了后面,成了世家和地方豪族攫取国有田地的制度保障,这导致了国有土地大量流失,而相应的,土地资源大大增加的世家和地方豪族得到了再次兴旺的机会。

饱经战乱的长江以北地区,世家和地方豪族能在短短十数年内恢复元气,屯田制在其中也是功不可没的。

对于孙翊来说,全面实行屯田制既无现实必要,又会给自身埋下隐患,孙翊是不会去做的。

把那时间和精力花在尽江东地力之教上,就足够孙翊受用无穷的了。

虽然在江东全面实施屯田制不可取,但孙翊却不会完全放弃屯田这个制度。

如果将屯田适当的实施在一些局部地区,那么其所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例如孙翊如今就想在庐江实行屯田。

孙翊在庐江实行屯田有两个目的。

第一庐江是战略要地又是边防重镇,在这里实行屯田可以让庐江快速获得大量的粮食储备。

孙翊将来北进或者西征时,庐江会是孙翊大军一个重要的粮食中转地。

如果庐江储粮不多,没办法供应大军持久作战,那么孙翊就只能先从江东各地调集粮草到吴县,然后再率军从吴县携粮到庐江。

这样的话,这一路上路途遥远耽误时间不说,就这一路上运粮士卒途中耗费的粮草就会不少。

可能如此周折转运粮草到庐江,因为庐江距离江东不远,所以那两点问题不会很显著。

但就算不考虑到进攻时的粮草问题,也要考虑到防守时的粮草储备情况。

庐江身为一个战略要地,是很容易受到曹操的攻打的,到时候若是江东无法及时派出援军,有着充足的粮食储备,守城胜算也会大大增加。

第二个目的是孙翊要凭借着庐江的地理位置,以屯田为诱招揽流民。

孙翊他要充实庐江的人口。

庐江本来有户十万多户,人口约四十二万左右,但如今因为战乱或者地方豪强隐匿人口,郡守府中在册的户籍只有二十多万,少了整整一半……

一个这么大的郡只有这么少的人,根本就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孙翊才要吸引流民通过屯田将他们留在庐江,充实庐江人口。

人口可以带来兵役,劳役,赋税,是一国的国力基础。只有人口多了,国力才能有蓬勃的发展。

而且江东此时虽然比北方落后,但他的潜力是巨大的,只是江东地广人稀,开发的原生力量不足,

所以孙翊想不断的引入外来人口充实江东的人口,以加快开发江东潜力的进程。

还有,孙翊想这些流民活下来。

都是一样的人,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力。

人应该吃米,不应该吃人,

身为受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民族大义熏陶过的孙翊,在他有能力做一些事的时候,他不会视而不见……

孙翊在庐江屯田的具体内容是,孙翊首先将庐江郡内的荒芜田地收为国有,然后再招揽由北方南下的那些流民进行屯垦。

种子,耕牛,农具全都由郡守府提供,并且郡守府发出公告,屯田所得每亩收成,官方得6成,屯垦者得4成。

这个公告刚一发出去,迅速的传遍了庐江全境,然后向着相邻的淮南一地传去。

庐江与淮南境内不仅仅有本地居民,还有许多从北方逃难迁移而来的难民,特别是淮南境内。

在这个公告刚刚传出去的时候,皖县外就陆续聚集来了不少的难民。

正常来说,难民一般对官府的公告都会先观望一会,毕竟屯田算是个新东西。

而且这时候的官府大多也不是好东西。

但是这些难民是由北方经过中原迁移到江淮一地来的,感谢曹操的各地屯田政策,这些难民已经见识过中原地区的屯田了,知道这不是虚假欺人。

而且曹操肯定是以天子的名义公布的,对于这些难民来说,如今天下还是汉家当政,他们只会以为这是天子下达的政令,如今传到庐江来了而已。

还有一点,庐江的屯田政令内容比中原流传的更为吸引他们。

孙翊的屯田令中有一项政令,

“耕三年者,授田。”

这项政令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但对于这些流民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从北方迁来庐江的流民来源地很多,河北、中原、关中等,但其中大部分流民的前身都是在原住地的农民。

对于农民来说,什么诱惑力最大,那就是田地了,那简直就是他们的生命。

对于这些千里迁徙,朝不保夕,奄奄一息的流民来说,只要能给他们田地,让他们有田耕种,从而有个安身立命的土地,

别说三年内每亩田地的收成只分四成给他们,只要管吃管住,让他们给孙翊白干都行。

特别是曹操颁布的屯田制当中,是没有授田这点的。

在曹操的屯田制中,土地是国家的,屯田的农民更类似与政府是一种雇佣关系,为政府所雇佣为政府耕种,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收取粮食收成作为报酬。

而且曹操为了有充足的人力进行屯田保证粮食收成,他就把屯田的百姓设为屯田户,而且这个户籍不可更改,并且要一代代世袭下去。

但是相应的孙翊却没有限制这点,对于孙翊来说,屯田只是一种临时制度,战时需要而已。

没必要把百姓生硬的束缚在土地上,单独设户,还要强制世袭。

孙翊认为要想保证社会良性发展,就不能禁锢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上下流动性,不然社会最后会发展成一个怪胎,从而导致一个王朝的崩塌。

孙翊的屯田制无疑对流民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曹操的屯田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庐江的屯田政令传播范围更广后,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流民到庐江来,还有可能把中原那些已经参加屯田的流民也吸引过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人性。

这些难民在中原地区已经实行屯田的情况下还继续往南,只是因为中原战乱频繁,他们担忧收获得不到保障而已,并不是他们对屯田不心动。

如今较为安稳的南方也开始实行屯田,相比较之下屯田内容对他们也更为有利,他们自然就会迫不及待的往皖县聚集了。

这一个月来,聚集在皖县外的流民数已经有了十万左右,接下来人数还会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在皖城聚集的这十万多流民前期能够得到有效的安抚,孙翊打开官仓拿出粮食赈济这些难民。

李术也算有理政之才,在他的治理下,庐江的储粮还算丰富。

在庐江有储粮的情况下,孙翊赈济难民多了很多底气,但孙翊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吴县运送来十万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就目前来说,孙翊以屯田为诱,招揽流民进入庐江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为什么孙翊不直接对流民进行授田呢?

直接授田当然可以吸引来更多的流民,但凡事过犹不及。

一个郡人口的增长要符合粮食增长,不然就会出现**。

将来可以预见的是,庐江郡的人口会快速增长,在这个情况下粮食产量也要跟得上,不然就会引发大祸。

而屯田的存在正好能规避了这一点。

对孙翊来说,在庐江进行屯田,一个可以为他带来足裕的粮食储备,防患于未然。

另一个可以为他吸引来大量的人口充实庐江,从而增强江东的国力。

从长远来看,绝对是一件受益无穷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