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五十七章 周瑜、庞统、诸葛亮(二)

替汉 第五十七章 周瑜、庞统、诸葛亮(二)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他知道庞统此番来,是带着他的平淮策来的,如果他觉得孙翊是他可以投效的明主,他就会以平淮策献上。

可是在周瑜看来,平定山越之后,江东应专注恢复元气,发展内政,就算要有所攻伐,那也应该是去攻伐江夏,而不是淮南。

其实如今吴县许多人因为孙翊取得了两场大胜,对孙翊的信心都爆棚起来,他们都认为孙翊在武略方面已经可以与孙策并肩了。

而且两场大胜之后,江东的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在恢复一段时间后,是很快能达到巅峰时刻的。

这好像看过去,与孙策身死之前,江东并没有没有什么差别一般。只是换了个主人,但还是一样的武略超凡。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今江东的很大一部分臣子,都认为孙翊应该乘胜追击,乘曹操主力与袁绍对峙的时候,进取中原。

而这很大一部分臣子中,还能隐约的看到孙氏宗亲在背后摇旗呐喊的身影。

连日来,孙翊车驾还未到吴,这些臣子就已经纷纷上书,书中主要就是一个中心思想—绍先兄旧志,起北进之师。

这一部分臣子中带头的便是张昭。

这位江东管仲一方面庆幸于,当初他力荐孙翊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另外他又考虑到此刻的确是北进中原的大好时机。

因此他率先上书孙翊,在张昭这个江东第一重臣的打头之下,其他江东臣子就紧紧跟随其后,纷纷上书。

除了少数如周瑜、朱治等臣子之外,几乎有分量的江东臣子都上书了。

一时间,好像北进中原就成了江东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一样。

这让周瑜很是担忧,虽然面对许多臣子的北进之议,孙翊并没有做出什么正面回应。但他在收到这些上书后,做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举动。

八月十二,回吴途中的孙翊临时下令,转任黄盖为建昌都尉,领兵三千去往海昏顶替太史慈,而后就由黄盖负责率众抵御刘表从子刘磐。

而后孙翊命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率其本部兵马五千回吴县述职。

太史慈除了很受孙策信任,一直负责镇守江东西陲的重任之外。他的籍贯也不一般,他乃是东莱郡人,正儿八经的中原人士。

从小生活在中原的太史慈对中原的地形颇为熟悉。

在如今这个北进之议如火如荼的时候,孙翊以黄盖替换太史慈,并召太史慈回吴县,其中透露出来的军事含义让周瑜不安。

周瑜是不赞成如今北进中原的。

是,如今曹操主力与袁绍正在与官渡对峙,淮南一地兵力空虚,是江东兵进淮南的大好时机。

而且如今镇守淮南一地的乃是刘馥,这人只有治守之才,军事谋略无甚可忧。

曹操的精兵强将几乎都在防备北方,别说孙翊亲征淮南了,就算让自己领诸将前去,拿下淮南也并不是难事。周瑜有这个自信。

但这所谓的大好时机,可让江东逞一时之雄,却会为江东引来长久之祸。

当初伯符想北进中原,那已经是四个月前的想法了,如今天下局势瞬息多变,改变的东西已经太多了。

周瑜担心孙翊会答应众臣所请,进取淮南。

如今的孙翊声望权威已经到了新的高度,如果他下了决定,就算自己怎么苦谏也是无用的。

暂时忘却这些担忧的事,周瑜又把注意力放到眼前这个馋嘴的凤凰上面。

庞统在来吴县之时,就跟周瑜说过他要献平淮之策给孙翊,周瑜听了之下大为好奇。

好奇之下,之前周瑜一直向庞统打探他的平淮策是什么。但庞统吃人家的,住人家的,却就是不跟周瑜透露一丝半点内容。令周瑜也是无可奈何。

这是哪里养出来的凤雏哦,没得一点觉悟。

周瑜想问庞统平淮策,是因为他知道依庞统之智,是不会看不出此时攻打淮南的隐患的。

在此情况下,庞统还能自信满满的提出平淮策,说明他有什么方法可以规避这种隐患。

这让周瑜很是心奇。

对好奇之物,周瑜一向是见猎心喜的。

只不料庞统嘴巴一直很严。

如今孙翊快回来了,周瑜不禁想再度打探,他问庞统道,“士元之平淮策不如说来听听,吾可为士元一起参详一下。”

庞统听后直摇头,脸上浮现告诫的神色说道,“吾之平淮策只有吴侯可闻,公瑾身为臣子,岂可逾越。”

周瑜一听这话,不禁气急。

这只凤凰这段时间在这里蹭吃蹭喝蹭住,结果他还跟自己扯什么臣子本分。

端是可恶。

他起身来到庞统身前,对其说道,“君侯不日就将回来,到时候吾就会为你引荐。

在前日,吾已去信告知君侯,说是荆襄凤雏庞士元现居吴县,有意投效江东。

君侯昨日特地回信一封,信中写道:将归,善待士元。

这说明君侯对汝是十分看重的,希望到时候汝的平淮策不要让君侯失望呦。”

其实周瑜还有一点没说,在信中周瑜特地写道,“庞士元之才经天纬地,愚以为,君侯若信用之,当以校尉、长史等心腹之任留之,始可展其骥足耳。”

周瑜特地写了这些,是怕孙翊轻视贤才。

孙翊继位以来,什么都好,就是没展露过识人的本领。

鉴于此,周瑜特地点明庞统的才干,孙翊还是十分信重自己的,想来自己的称许会让其重视起来。

周瑜既想孙翊得获大才,也想好友能得孙翊信重,从此能一展才华,一飞冲天。

他的苦心不足为外人道也。

周瑜说完后看着庞统的神色,见其神色平淡,倏尔说道,“士元,希望你我日后能同殿为臣。”说完后,周瑜就踏步走出了厅外。

周瑜一走,庞统平淡的脸色不再,他的脸上慢慢浮现了些许不满之色。

因为周瑜把他案上的糕点拿走了!

对于周瑜来说,他夫人小桥所做的糕点他都没吃多少,都快被庞统吃完了,当然要拿走。

而对于庞统来说,他心中表示叹息,

端是小气的周郎。

在周瑜走后,庞统手捏着仅剩的一块糕点,心中思索着一句话,

吴侯快回来了。

想着想着他就笑了出来。

此时的他是想投效孙翊,只是还差了临门一脚,让他真正下定决心。

毫无疑问,孙翊继位以来表现的很出色,但是他目前体现的只是王霸之略。

而庞统想投效的是一个有帝王之略的人,这一点,孙翊目前还没有表现出来过。

这一点,他兄长孙策欠缺,所以他不投。

但孙翊初登大位仅仅四个多月而已,他目前没表现出来,不能代表他欠缺,只是没有这个时机让他展现。

孙翊前期体现的王霸之略是庞统他想投效孙翊的诱因。

但庞统是个择主慎重的人,庞统这辈子只会真正投效一个主人。一旦他真的决定投效了,那就如他自己说的那般,虽九死而不悔,一生誓死追随之。

庞统在吴县这半个多月以来,如旁观者一般看着吴县因为孙翊的毗陵一战沸腾开来。

如旁观者一般看着吴县的众臣极力请战淮南。

如旁观者一般看着无数的请战文书飞往孙翊的车驾。

面对这种种,庞统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本来他是打算见到孙翊后,亲自观察一下这个少年英主。可是如今整个江东请战淮南之议如此热烈,这无疑是帮了他的大忙。

观察孙翊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

在进取淮南之议沸沸扬扬的时候,在众臣几乎都支持他进取淮南时,在有先兄遗志这个名义大前提的鼓励下,

自己再递上平淮策,这位少年英主会做如何抉择呢?

孙翊的抉择也决定着庞统的去留。

庞统表示很期待。

希望自己的第一次主动,不会让自己失望吧。

随后庞统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就在今年年初,孙策表露出有进取中原之意后,司马徽和庞德公就对这件事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在他们两的安排之下,凤雏庞统与卧龙诸葛亮分别对孙策此举进行了评价。

除此之外,庞德公还考教两人,让两人分别作一平淮策,而后由庞德公与司马徽评出个高低。

庞德公是庞统的贵人,也是他的众父,而庞德公德高望重,诸葛亮一直很尊重敬仰他,因此对庞德公的提议两人都没什么异议。

或许当时两人也抱着一较高低的意思。

结果两人在纸上分别写下自己心中的平淮策后,庞德公和司马徽看完后皆是抚掌大笑。

庞统和诸葛亮齐齐不解,在庞德公的展示之下,庞统和诸葛亮两人这才知道,这两位大贤的大笑原因。

原来庞统与诸葛亮的平淮策虽然遣词造句、策中语气不同,但策中的主要方法和思想竟是一般无二!

而在庞德公与司马徽两人看来,就这两人颇为雷同的平淮策,的确是孙氏平定淮泗地区的上佳策略。

也就是在那时,庞德公说出了他那句为荆襄士人至今还感慨不已的一句话,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矣。”

现在想来这件事,庞统还记忆犹新。

同时他也想起了那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年轻人。

怎么说呢,那是个很奇怪的人。

他能在地里挥动锄头耕种的时候,跟你谈论曹袁二雄争霸的事,最后得出曹操胜率更大这种违背常理的理论。

他平日里好吟《梁父吟》,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在时人纷纷讥笑他的时候,他又不争不辩。只是每次耕种的时候,挥舞锄头时更加用力。

他看重自身仪表,就算平时以耕读为业,却对自身容貌也一点马虎不得。但这样的他,最后却娶了有名的丑女黄月英,仅仅是因为黄承彦的一句话“才堪相配”。

时人笑诸葛孔明贪慕黄府权势,但以诸葛孔明彼时声名,荆襄高门望族岂无一二佳女可得乎?

庞统知晓,他是真的因为那句“才堪相配”。

在这天下人皆认为汉室倾颓,已经如逐渐落幕的夕阳般时,庞统却深知诸葛亮一直倾心于汉室,心中常怀匡扶汉室之念。

娶妻一事,看出诸葛亮注重实际,而他心中深藏的匡扶汉室之念,却又令庞统难以理解,让庞统觉得他太过天真。

也许这就是两人最大的不同吧。

庞统要的是天下太平,诸葛亮要的是扶保汉室,以致太平。

庞统讲究顺势而为,为了帝王之主,虽死不悔。而诸葛亮则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可以逆势而行,虽死无悔。

庞统与诸葛亮既是知己,又都有惊世之才,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对方。

想到了那个年轻人,庞统的嘴角浮现了一丝微笑。

在那次庞德公评语过后,诸葛亮私下里找过庞统。

他的话庞统现在还记忆犹新,“士元,德公言道你我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莫不如你我二人将来同侍一主,那不是天下无敌了。”

说完后,身长八尺,神爽英俊的诸葛亮还朝庞统眨了眨眼睛,以示认真。

诸葛亮的话带有一些玩笑话的成分。

当时庞统只是淡淡地应道,“你不会是怕将来某一日你我对阵,你会输给我吧。”

说完庞统也向诸葛亮眨了眨眼睛,以示认真。

庞统的话也带有玩笑的成分。

但能让一向内敛的庞统说出玩笑话的,天下间也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庞统知道诸葛亮找他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诸葛亮也知道庞统话中的含义。

但两人同为大才,又都是心志坚定之辈,都有心中的道,又岂会被对方所影响。

就算对方是自己相敬相惜的知己也不行。

就这样,有诸葛亮一句玩笑话引起的话题,又被庞统一句玩笑话结束了。

现在庞统想来,若是此番钓龙成功,那么将来,他很有可能与诸葛亮会是对手。

一语成谶。

卧龙凤雏齐名,平日两人相处之中,许多见解各有独到之处。但若是将来有一天是对手,那想来也是很有趣的吧。

庞统不会认为自己的韬略是天下第一,也没有人的韬略是天下第一,天下间能与自己是对手的有不少人,其中就肯定有诸葛孔明。

同样的,自己也会是诸葛孔明最有力的对手之一。

此时,庞统手中的糕点吃完了,庞统的微笑没了。

他想到,现在还不知孙翊是否是帝王之才,也许自己不投效呢?

就算投效了,世事多变,也许孔明日后能与自己同殿为臣呢?没准是诸葛亮一语成谶了。

太遥远的事想之无用,身为一个有经天纬地大才的人,必须要关注时下。

现在时下最重要的就是——糕点没了耶。

想到这里,庞统一下垮下了脸,庞统看向厅内,周瑜连人影都没了,他心中更为愁苦。

周公瑾,真是不当好友!

庞统回忆起留在唇齿间的糕点的香味,还别说,公瑾夫人做出来的糕点,真的很好吃。

但现在没了。

愁苦的庞统下意思的砸吧了一下嘴。

什么南士冠冕,天下奇才,现在他就是一只馋嘴的凤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