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六十五章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替汉 第六十五章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八月十七,孙翊召见鲁肃、庞统之日已到。

在今日一大早,孙翊就起身由徐灵伊为其穿戴好衣物,然后来到议事大厅中。

孙翊对今日与这二位贤才会面一事很看重。

他特地穿上了徐灵伊为他亲手织就的红色长袍,再以青巾裹发,长冠覆头,本就仪表俊秀的他更显得气度斐然,让人看了好感顿生。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个看脸的时代。

袁绍能有那么多士人投奔,除了家世,长得帅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孙翊身为江东之主,召见庞统、鲁肃显得这么隆重,是出于现实需要。

当年马援答光武帝的一句话,道尽了秦汉之际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这个时代,君主是无上的,但臣子并不是如满清时的臣子一般。这个时代的臣子,特别是有才的臣子是非常有傲气的。

鲁肃和庞统这两人,身为穿越者的孙翊知道这两位可不是什么小鱼小虾,乃是真正腹有大韬略的能臣,是他将来可以倚为心服臂膀的大才。

表面上看,鲁肃和庞统是因为一封信而被周瑜轻松引来江东,敬等自己召见试用。

但孙翊知道,他们是想投效自己,却不代表这件事已经木已成舟了。

今日之试问,既是孙翊试问鲁肃、庞统二人天下策,也是鲁肃、庞统二人实地观察孙翊是不是他们可以倾心投效的明主。

若是孙翊表现不好,那良臣是会跑得。

反面教材如袁绍,从他那里跑走的人有两个,一个叫荀彧,一个叫郭嘉。

四世三公都被人抛弃了......

而且鲁肃、庞统二人之中鲁肃还好点,特别是庞统,历史上他在对孙权失望后去投奔刘备,结果刘备没怎么重用他。

急的诸葛亮疯狂为庞统打call,最后在江东的鲁肃都看不下去了,特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大意翻译就是,“不重用庞统,你是不是傻?”

面对这样一个有“前科”的惯犯,孙翊不得不慎重。

昨晚周瑜还亲自来求见孙翊,言语中备言鲁肃、庞统二人皆是大才,让孙翊不可慢待之。

以上种种原因让孙翊一大早就起来,盛装在议事之厅中等候庞统、鲁肃的到来。

他这样的态度足以让庞统、鲁肃二人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重视。

既可暖鲁、庞二人之心,又可安周瑜之心,更可以树立孙翊求贤若渴、尊重士人的形象,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之?

至于会不会显得自降身份,历史上刘备、曹操二人面对一些贤才时,做的比孙翊更没下线,孙翊已经算十分克制了。

来到议事厅中的孙翊其实并没有等待太久,值守在外的朱然就进来传报,说是建威中郎将领下邳鲁肃、襄阳庞统前来求见。

孙翊脸神一正,心中有些期待的他脸上却古井无波,他只是轻轻挥挥手,让朱然领这三人进来。

随即孙翊想到了什么,他又下令道,“汝先将公瑾三人带到偏厅歇息,而后先将鲁君带来见孤,鲁君与庞君次第入见,不得有误。”

朱然虽然好奇孙翊为什么前后命令不同,但孙翊金口已开,他就马上去执行孙翊的命令了。

见朱然走后,孙翊想了想没有什么疏漏的,这才举起身前食案上的一樽酒慢慢酌饮起来。

君臣之间单独奏对跟三英“大战”三郎相比,孙翊还是更喜欢前者的。

....

周瑜领着鲁肃、庞统二人在议事厅外等候。

他刚才已经让朱然进去通报孙翊了,想来孙翊很快会让他们三人进去。

周瑜看了看身后面色淡然的庞统和脸色自信的鲁肃。他发现今日要被孙翊问策的两人,脸上竟丝毫没有紧张之色。

反倒是自己这个举荐者,既担心孙翊不识大才,又担心孙翊不符合眼前这两人之心意,一直在紧张着。

真的是,举荐真不是个轻松的事。

很快的朱然就从厅内出来,他来到周瑜身前,对周瑜一拜道,“建威,君侯令你三人先跟我到偏厅。”

周瑜本来见朱然出来,以为朱然是要带他们三人去面见孙翊的。

可是听到朱然如此说,他不解,问朱然道,“君侯可是有要事在身,因此召见一事需要延迟吗?”

周瑜身后的庞统与鲁肃也齐齐不解,但两人脸色各不相同。

庞统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反正总会见到的。

鲁肃的脸色就有些焦急了,怎么见吴侯一面这么难呀!

面对周瑜的不解,朱然笑着解释道,“非也,只是君侯命吾将足下三人先带至偏厅,而后再先领鲁君前去拜见。”

听到朱然如此解释,周瑜了悟,原来不是出了什么变故。

只是孙翊对召见的方式修改了一下而已,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无伤大雅。

因此他便领着庞统、鲁肃二人随着朱然一起前往偏厅。

到了偏厅后,朱然让偏厅中的仆人好好侍奉周瑜、庞统二人,而后他就要领着鲁肃前去议事大厅。

在离去时,周瑜挽住鲁肃的衣袖,对其嘱咐道,“君侯年轻气盛,武功正隆,君侯若问北进一事,子敬当谨慎答之。”

周瑜给孙翊引荐鲁肃,并不是因为鲁肃与其同是反对北进淮南的人。

周瑜引荐鲁肃全是出于一片公心,只因为鲁肃是大才而已。

不过他担心鲁肃不了解孙翊秉性,一会孙翊问到鲁肃北进一事时,鲁肃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若因此恶了孙翊,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身为鲁肃好友,周瑜知道鲁肃有时候,有点虎。

面对好友的好心告诫,鲁肃笑了笑,露出了一个“老实”的笑容,而后就随朱然而去了。

鲁肃走后,周瑜跪坐在厅内的席上,闭目沉思起来。

该做的他都做了,就看一会这对君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了。

...

孙翊正在小酌,离朱然领命而退已有两刻钟,就在这时,厅外出现了两个人影。

孙翊精神一振,期待的朝厅外定睛看去。

只见朱然身后跟着一个魁梧的壮汉。

该壮汉身穿文人袍袖,在进厅之前先将鞋履脱下,又在厅外仔细的整理了一遍自身仪容后,才跟在朱然身后走了进来。

在刚刚看到鲁肃的身形时,孙翊还有点犹疑。可是随着鲁肃慢慢走近,他那魁梧的身姿在孙翊的眼里无限放大,最后占据了孙翊的整双眼睛。

正在小酌的孙翊,差点一口酒没顺上来。

这朱然是把甘宁带来了吧!

孙翊看着眼前这魁梧健壮的鲁肃,内心在疯狂@后世某位文学大家——老罗,这就是你写的文弱,老实书生?

孙翊内心的活动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脸上还是保持着庄重的。

鲁肃来到孙翊身前三步外,他朝孙翊深深一拜,口中言道,“下邳临淮学子鲁子敬,特应君侯之召,前来拜见。”

相比孙翊见到鲁肃时内心出现疯狂吐槽不同,鲁肃见到孙翊时,他对孙翊的第一感官是很好。

鲁肃不是没见过孙翊,只是当时的孙翊得不到鲁肃的重视,加上时间久远,他也就渐渐淡忘了孙翊的模样。

孙翊本就仪表不凡,今日鲁肃所见到的孙翊一身红衣,衬托着孙翊整个人更为精神奕奕,意气飞扬。

头戴长冠,腰配紫绶的孙翊被厅内众多精壮护卫如众星拱月一般拱卫着,这些更是衬托出坐于主座的孙翊,有一种淡淡地威严。

这与鲁肃心中之前想象的,十七岁就南面称孤的,江东至尊形象相差不远。

第二印象,优秀。

孙翊以手虚扶鲁肃而起,请他入座。

鲁肃恭敬领命,寻到大厅左侧一处离孙翊最近的位子跪坐下。

大厅内两侧的食案上都放着酒水和食物,无论在哪一个位子坐下,都可以边食用边与孙翊进行奏对。

可是孙翊看了看鲁肃所在的位子,他觉得有些远了。

吴侯府乃是当初张昭督造,在他的督造下,议事大厅既宽且广。

而且在位子设置上,吴侯的位子高高在上,离其最近的大臣席位都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张昭这么做,本意是为了凸显吴侯的权威,不过在今日,孙翊想与鲁肃面对面奏对。

孙翊对一旁的谷利说道,“汝前去将鲁君的食案搬过来,与孤的食案并为一案。”

“孤今日要与鲁君合案对饮。”

谷利闻言立刻行动起来。

孙翊的这番举动让鲁肃惊诧,孙翊是江东之主,他肯与自己合案对饮,对他来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荣宠。

而且孙翊的这一举动更透露出孙翊对他的信任,因为合案就意味着他与孙翊近在咫尺了。

这些都让鲁肃心中感动。

也许孙翊此番举动有树恩于他的心思,但鲁肃却不会因此而削减感动。

孙翊表现出对他的荣宠和信任,说明他看重自己。

而且没有一个主君不知道对臣下信任和荣宠,有利于收揽臣下的心。

但会去做,做得到的又有几个呢?

士人判断一个主君是不是明主,不是看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主要看的他是能做到什么。

鲁肃朝孙翊又再一拜,这次他的语气更为尊敬,“肃谢君侯大恩。”

孙翊淡淡一笑,并没有说什么,此时两案已经合为一案,他示意鲁肃近前来。

鲁肃来到孙翊身前坐下后,主动为孙翊斟起了酒,而后为自己斟上了一杯酒。

两人对酌一杯后,孙翊知道相亲的重头戏要来了。

他思索一番,主动开口问道,“今天子陵迟,汉室倾危,值此四方云扰之际,孤承父兄基业,心有除暴安民、济世救民之志。

鲁君千里而至江东惠顾于孤,孤问之,可有良策佐孤?”

孙翊开门见山,鲁肃也不是扭捏的人,他拱手朝孙翊问道,“敢问君侯,想成帝王,想成霸王邪?”

鲁肃的问话让孙翊脸色一肃,

卧槽这么虎的嘛,这么直白的。

既然鲁肃都这么直接了,孙翊也直接答道,“桓、文非孤之念,周武之功乃是吾之愿。”

鲁肃以诚而来,孙翊就以诚对之。

不来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