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六十八章 守江必守淮

替汉 第六十八章 守江必守淮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庞统在到来后,亦步亦趋跟着朱然进入了议事大厅。

片刻后,庞统来到孙翊身前行礼,这时孙翊才看清了庞统的相貌。

庞统相貌不及鲁肃雄武,也不如周瑜英俊,但也绝对不是如后世流传的那般丑陋,只能说是长相平凡罢了。

在庞统行礼后,孙翊对其说道,“听闻士元雅号凤雏,被荆州士人誉为南士冠冕,名声之盛,就连孤在江东也略有耳闻。

此番士元来,可有良策教孤?”

孙翊说完后,示意庞统近前来,孙翊想庞统如刚刚的鲁肃一般,与其合案奏对。

却想不到,面对孙翊释放出的恩宠,庞统直接开口拒绝,

“上下有别,君侯贵为江东之主,统仅是一白身学子,礼仪尊卑所在,不可合案。”

孙翊一愣,不是说套路得人心嘛,怎么在庞统这里失灵了。

但孙翊却没有因此动怒,庞统以上下尊卑有别为理由拒绝,合情合理。

只是不合案奏对而已,无伤大雅。

孙翊说道,“善。”

庞统在拒绝孙翊后,在厅中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这个位子离孙翊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

坐好后,庞统拱手对孙翊言道,“统此番前来,有平淮策献与君侯。”

庞统的话让孙翊提起了精神,实在是平淮策三个字对孙翊的诱惑力太大了。

在见鲁肃之前,孙翊心中就有自己的一个判断,此刻攻取淮南弊大于利。

这并不是孙翊不懂淮南的重要性,不说进攻方面的战略意义,就从防守的战略意义来说,守江必守淮这五个字,孙翊一直牢记于心。

当初平叛时孙翊决意先庐江后山越,是出于对淮南的重视。

任命孙权为庐江太守负责屯田,让吕范领兵镇守庐江,这些也都是孙翊为了将来北进在打基础。

也正因为孙翊的这些举动才会让鲁肃误以为,孙翊下一步的战略重心是北进淮泗之地。

不过正如鲁肃所说,目前最好就是将重心放在攻略荆州上,这一点孙翊是赞同的。

不过孙翊身为一个主君,必须要有更长远的考虑,主要战略重心可以放在攻略荆州之上,但难道就对淮南一地弃之不顾了吗,这不符合孙翊的长远利益。

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孙翊自战胜山越之后,就一直在筹思着有没有什么良策,可以主次兼顾。

现在虽然有了点眉目,但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现在孙翊听庞统说他有平淮策,心中兴奋至极,也许庞统的平淮策能解决他目前的这个困惑。

孙翊前倾身体,问询庞统道,“子之平淮策,孤愿闻其详。”

庞统说道,

“统之平淮策分为上中下三计,君侯先闻哪一计?”

孙翊想了想,这是在考教自己,庞统的性格与鲁肃不同,孙翊的应对也不同。

孙翊答道,“先闻中计。”

庞统拱手答道,“君侯继位以来,平李术,灭山越,声威大震,然连续两场大战之后,士民疲惫。

北方曹袁二兄争霸正急,趁此时机,君侯不若先休养生息,养民畜众,内修政理,虎居江东之时,静待曹袁二雄官渡胜败结果。

无论曹公与袁公二人谁胜出,元气一定受损。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时君侯亲将数万材士北上,雄威所向,淮南一地震动,取一淮南一郡有何难处。”

庞统说完后还用期待的眼光看向孙翊,可是孙翊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点欣喜的神色。

庞统之中计,不能说错,只能说太中了。

孙翊烦恼的不是怎么取淮南,要想取淮南,他现在一道手令发出,让周瑜将兵北上,刘馥又怎么会是周瑜的对手。

甚至都不需要孙翊亲自北上,淮南一地就可以纳入孙氏的版图。

孙翊烦恼的是,取了淮南之后那引起的一系列反应,他能否吃得消。

孙翊察觉到庞统那期待的眼神,他脸上没有表露出对庞统这一计的失望,只是语气中的欣喜少了不少。

他淡淡地说道,“此计太缓,若依此计而行,平白错过许多良机,孤不用之。”

“还请闻士元上计。”

中计都这样了,下计就不要听了。

孙翊态度的转变庞统察觉在眼里,他拱手对孙翊再言道,“守江必守淮!

长江虽宽广,但并非处处都为天堑之处,北方擅骑军,若逢枯水季节,可用声东击西之策,寻水浅之处轻易度过长江天堑,直入江东腹地。

长江绵延数千里,君侯纵有数十万大军,又岂能处处设防乎?”

“一处疏漏,让北方骑军得以涉水而过,江东腹地必成一片糜烂之势。

长江为南方防备北方之天堑,可极大削弱来自北方的威胁,但绝不可以此为恃,认为有长江在手,就万无一失。”

庞统之上计开头让孙翊浮现笑容,这种开头才符合凤雏的名号嘛。

庞统继续说道,“为万安计,君侯唯有占据淮南,让淮南一地成为长江北部屏障。届时无论曹公抑或袁公南下,君侯都有足够的空间、时间予以应对,故论守江必守淮。”

庞统见孙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盛,他最终说出了他的上计,“淮南兵力不足,执政者又乃刘馥,刘馥治政有余而军争不足,此乃天赐良机。”

“趁此时机,君侯阴选精兵,昼夜兼道,溯江而上,径袭合肥。馥既不武,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一战而收取淮南,既可扬威于中原,震慑天下,又可备来日之兵患,一举两得,如此上计,君侯用否!”

庞统在说道“君侯用否”这四个字时,着重加重了语气。

刚才他已经详细阐述了淮南一地对孙翊的重要性,可谓是危及生死。

看孙翊方才神色也是深表认同的,如今他又提出了攻取淮南的上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侯用不用呢?

孙翊听完庞统的上计后,脸上显露出意动之色,但他最后还是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用。”

庞统诧然,抬头望向孙翊。

庞统上计的内容很让孙翊意动,说实话,用庞统的上计,淮南立时可下,但孙翊还是拒绝了。

在拒绝后,孙翊看到庞统的脸上明显浮现了诧然的神色。

也许自己让其失望了吧。

不过没事,就算庞统经此一事不想投效自己,自己也会把他养在江东,放走是不可能的了。

孙翊已经听完庞统的上计及中计,至于庞统的下计已经没有听的必要了,上计都不用,何况下计。

孙翊起身,对庞统言道,“士元稍歇,孤先离去一下。”

孙翊不是要把庞统晾在这里,虽然不用庞统的平淮策,但庞统还是很有才干的,一会自己可以问询他征伐江夏之计。

他现在要离去是因为酒水喝太多了,现在内急,要去方便一下。

可是孙翊的这番表现,在庞统看来,就是吴侯不满自己计策,因此托口离去,实则对自己失望了。

孙翊的这番举动,不仅没有让庞统生气,反而让他心中缓缓生出一种喜悦!

就在孙翊起身往内堂走去的时候,庞统来到厅中,对着孙翊说道,“君侯就不听一下,吾的下计吗?”

孙翊内急的很,哪里有时间顾得上听庞统的“下计。”

孙翊不理会庞统的问话,就在孙翊即将步入内堂的时候,庞统自顾自的说起了他的下计内容,

“欲图淮南,必先图广陵!”

说这句话时,庞统的声音激昂,可以保证孙翊听到这句话。

而孙翊在听到这句话后,正急着前往内堂的他止住了脚步。

随后他倏地转过来,看向了立在堂中的那位年轻士子。

“守江必守淮,但拿下淮南就可以守住长江了吗?淮为淮南,泗为广陵,要想拱卫长江,淮南、庐江、广陵三郡必须一体!如此淮泗一体,方能为长江下游之屏障。”

“而且难道攻取淮南就一定能守住淮南吗?此刻不取淮南就不能达到攻略淮南的目的吗?”

“统以为,不然。”

此刻庞统脸上已经全然没有那副木讷,淡然的神色,他现在脸上浮现的是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神色。

孙翊看着那个宛如活过来的凤雏,笑了出来,

怪不得历史上刘备看人如此准的君主,都差点没察觉出庞统是一位大才,原来凤雏善藏呀。

孙翊回到主位坐下,庞统方才的话充分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对庞统言道,

“士元,请以下计教孤。”

孙翊觉得好像不内急了。

庞统也笑了,龙上钩了。

“唯。”

...

此刻在孙翊房内,徐灵伊正在整理着书案上的文书。

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好奇之下,她展开看了起来。

只见这张纸上画着江夏、庐江、广陵、淮南四郡的形势分布图,而在那纸上的广陵郡旁,赫然写着一个人名——太史慈。

同时在广陵郡与太史慈人名之间,还画着一把出鞘的宝剑!

看着笔迹,是出自孙翊之手无误。

这张纸上的内容让徐灵伊好似明白了什么,随后她将这张纸又折叠起来,放进了一摞文书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