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九十六章 陈登之死

替汉 第九十六章 陈登之死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在太史慈迫降射阳后,广陵其余诸县纷纷投诚于太史慈。

陈登任广陵太守以来,注重恢复民生,发展生产,因此几年下来,广陵郡人口昌盛,仓禀富足。

在拿下广陵全郡之后,江东这次出征所用的物资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还赚了不少。

真是一次开心的出征。

但是太史慈却没有沉浸在,拿下广陵的喜悦之中。

他以主将的身份暂代广陵太守,然后一方面将战报以快马呈报给孙翊,另一方面他下了一个令人很不解的命令。

坚壁清野。

徐盛不解,他进言太史慈道,“如今中郎将刚下广陵,广陵士民心怀疑惧,正是施恩收服人心的时候。

中郎将反而坚壁清野,误农时扰百姓,恐会大失民心。”

徐盛的这个不解,其余将校也有,太史慈心中却有自己的担忧。

他这次没有多作解释,以自己主将的权威将这个命令传达了下去。

太史慈如今威望卓著,他的命令在威望的加成之下,很快就执行了下去。

一时间,大战之后的广陵一郡,又弥漫着一股风声鹤唳的气氛。

...

在整个广陵郡忙于太史慈命令的时候,太史慈却来到了一处地牢,这处地牢关押着陈登。

陈登的伤势太史慈已经延请名医为其诊治过,伤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陈登被俘后,却经常呕血,这让太史慈疑惑不已。

他当初那一戟的力度他自己最清楚,因为距离问题,虽是会让陈登受伤,但应该不会伤及肺腑。

在外伤包扎好后,怎么还会一直呕血?

太史慈又让那位名医为陈登仔细检查身体,那位名医检查完后,告诉了太史慈一大堆医学用语,太史慈完全听不懂。

但结论他却是听懂了,陈登在受此伤之前,已经患有内疾。

这一个结论让太史慈,之前感到一些疑惑的地方豁然开朗。

所以今日,他提酒到了地牢之中。

在太史慈到达地牢之中后,他看到了陈登正在书写着什么。

他提酒来到栅栏之外,倒了一杯酒递进去给了陈登。

陈登暂时停下书写,大大方方的接过太史慈递的酒,仰头一饮而尽。

那份自然的模样,好像他今日与太史慈会面的地方不是这阴暗的地牢,而是他陈府那载歌载舞的宴厅。

而他与太史慈也不是俘虏与战胜者的身份,而是旧时好友一般。

饮完酒后,太史慈问道,“元龙,你在写些什么?”

陈登又向太史慈讨了一杯酒,再次一饮而尽后答道,“将死之人,就想留些东西在世上。我想把自己的生平写下来,以免后人遗忘了我。”

太史慈听后笑道,“自古立传留名皆是由他人书写,吾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为自己立传的。元龙你就不怕世人非议吗?”

陈登凝眉,不屑道,“世人多碌碌之辈,彼等非议,吾向来不放在心上。”

“世人多言陈元龙骄而自矜,如今看来所言非虚。”

太史慈此言让陈登摇头,他说道。“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所敬如此,何骄之有!

至于馀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陈登说完后,又饮了一杯酒,饮完后赞道,“这是从江东带来的酒吧,吴酒清香,名不虚传。”

闻陈登此语,太史慈立刻说道,“元龙既然喜吴酒,何不归降我主,我主神武宽仁,若得元龙,必将重用之。”

太史慈再一次对陈登提出了招揽。

面对太史慈的招揽,陈登轻笑道,“吾是不会降的,子义别白费心思了。”

“此次战败被俘,吾已经心存死志,本来吾就是将死之人,又何必在死前再投一主乎?”

“昔年吾侍奉刘玄德,以为得遇明主,后时势不济,终不从吾愿。

至委身从吕布,乃是吾平生之辱。

今吾占据广陵,虽有外藩之实,但名义奉曹公为主,若这次再投吴侯,世人将如何看我?”

“人之将死,唯重声名而已。”

陈登口中言道其本将死之人,也等于是间接承认了他身患重疾的事实。

太史慈为他延请名医照料身体,陈登知道他这一个最大的秘密是瞒不住太史慈的。

既然瞒不住,还不如如实告知,反而落了个坦然。

太史慈见陈登亲口承认,他不由得问道,“若是无此内疾,元龙断不会冒险以郡兵袭营吧。”

太史慈的话让陈登站起,他手握木栏,对着太史慈激动地说道,“你有勇名闻名于世,所率之部又是精锐,若我身体安康,吾必据城以守。

射阳城坚池深,士民之心又在我,只要我避而不战,凭借坚城据守,纵使吴侯亲来,我也不惧。”

说完这些后,陈登突然又落寞起来,他坐回草垫之上,声音低沉地说道,“可惜我时日不多,不知何时就会重病不起。

吾只能冒险袭营,虽十分行险,但一旦成功,你军必退去,一年之内不会再来。

那时我再献城于曹公,吾虽死,凭借此功,陈氏也不会衰落。”

“那样我死也瞑目了。”

“可惜我最后还是失败了,不过败给你,不冤。”

听了陈登的话后,太史慈沉默不语。

太史慈知道无论是何原因,在被陈登袭营的那一刻,他是有过得。

只是后来他转败为胜了而已。

因内疾,陈登出乎意料冒险袭营得以扰乱孙军,也因内疾,陈登兵败被擒。

兵争之事,福祸相依,令人嗟叹。

这时陈登问太史慈道,“吾之前曾派功曹陈矫前去官渡求援,算算时日,他现在应该见到了曹公。

曹公十有**会出兵救援,不知子义将有何应对呢?”

陈登到现在还不降,就算他没有重疾在身,离死期也不太远了。

一些事告诉他也无妨,于是太史慈将他的应对策略告知了陈登。

陈登听后细细思索,最后笑道,“凡战,若彼为客、我为主,不可轻战。

为兵安计,应让士卒居家,集人聚谷,保城备险,绝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候其困弊击之,必胜。”

“坚壁清野,可行。”

说完后,陈登又饮了一杯酒,饮完后,他对太史慈言道,“子义拿下广陵,依吾所料,吴侯必表拜子义为广陵太守。

望子义以后能善待郡民,如此吾死了也再无所憾矣。”

太史慈应允陈登道,“若我真为太守,我必护境安民,无让元龙九泉之下担忧。”

见太史慈答应的这么爽快,陈登诧异看向太史慈,太史慈笑道,“你方才赞吾,得豪杰之赞,吾心甚喜,故豪杰之请,吾自当应之。”

陈登听后大笑起来,“死前能得见子义这样的英雄,吾心也喜。”

“子义准备以何物杀我?”

“吴侯剑。”

陈登笑意愈发浓郁,他叹道,“吴侯重我!”

最后陈登向太史慈请求道,“明日再请吴侯剑吧。”

“吾生平事迹,还需一日之功即可完成。”

太史慈应允而去。

在太史慈走后,陈登从怀中取出一信,他先不着急写自己的生平事迹,反而为这封信润色起结尾来。

他最后写道,“陈氏门风,子无沦丧。今将归土,老父勿念。”

...

翌日,太史慈以吴侯剑杀伏波太守陈登于射阳,射阳士民闻之无不落泪。

在割下陈登头颅之后,太史慈将陈登头颅放置香木中,并将其自作事迹一起送至吴县。

而在陈登自作事迹之外,陈登还留有给其老父陈珪的诀别书,太史慈命人快马呈报给徐州陈珪处。

不久后,曹操派军南下的消息,也被探子报给了孙翊。

在吴县的孙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即调兵遣将起来。

夏侯渊、张辽是吧,来呀,who怕who!

...

今天第一天上班,比较忙,就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