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替汉 > 第九十七章 温情(明日上架)

替汉 第九十七章 温情(明日上架)

作者:三合一咖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0:20 来源:笔趣阁

建安五年九月,孙翊表拜太史慈为广陵太守,迁为宣武将军。

孙翊此举不仅打破了,江东自孙策以来“非宗亲不得掌郡”的政治潜规则,还让太史慈因此一跃成为,江东势力中除孙翊之外唯一的将军。

论职分高低,军中连程普、周瑜都无法比拟。

再加上太史慈在广陵一战中时不逾月,擒杀陈登,其匹马降射阳的事迹更是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因此世人皆谓之为名将。

太史慈声威大震的同时,孙翊的威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太史慈是孙翊力排众议之下,任用其征伐广陵的。

因此在广陵一战后,从声威方面来说,孙翊的获益是最大的。

这就是身为主君的好处了,只要用人得当,躺着也能刷声望值。

而且拿下广陵对孙翊来说,有着另一层特殊的意义。

在之前,孙翊无论是平庐江,讨山越、定张暠,这本质上来说都是江东的内乱。

就算在这三乱之中,孙翊表现的如何优异,始终逃脱不开这是在守成的格局。

但拿下广陵是实打实的开疆扩土,孙翊虽未亲征,但他用他的知人善任证明了一点,他有开扩进取的志向,同时也有开扩进取的能力。

这一点,对江东内部的上下臣民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孙策威望能那么高,关键就是在于他是开扩建基之君!

孙翊继承了孙策的位子,但不可避免的是,他是会无时无刻被旁人拿来与孙策比较的。

在拿下广陵之后,以前世人多夸孙翊深肖父兄,现在则是有种风声,谓孙家两代三英。

虽然后一种说法还未成为主流,但那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后一种说法对身为主君的孙翊来说,无疑是抱有极大的肯定的。

在得到夏侯渊、张辽将数千铁骑南下的消息之后,孙翊认为克骑须以骑。

故而意欲亲率解烦骑北上,孙翊的这一想法为群臣所知后,周瑜劝言道,

“古人先决胜庙堂,然后攻战。今夏侯不可击者四,吾不宜动者三。”

“北军远入,利在野战,一不可击也。深入水系,致其死地,二不可击也。陈登既败,广陵以固,三不可击也。彼士气沮丧,四不可击也。

我军自战主地,一不宜动。动而不胜,众心难固,二不宜动。兵士未整,壁垒未备,三不宜动。

此皆兵家所忌,不如深沟高垒,以佚待劳。

宣武坚壁清野,彼千里馈粮,野无所掠,久则骑军靡费,攻则士卒多毙,师老衅生,此可不战而可捷也。”

孙翊听后感叹道:“建威之言,真良、平策也。”

转而孙翊又说道,“然敌来不迎,丧吾之望,不可为也。”

听到孙翊执意率军北上,周瑜问道,“君侯欲将兵何往?”

周瑜问的这话就很有技巧了。

因为他知孙翊也是知兵之人,不应该不明白此刻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孙翊还是执意要北上,这其中或许另有内情。

孙翊只说要率解烦骑北上,但北上有两条去路,一是庐江、二是广陵。

若是广陵的话,说明孙翊执意要和夏侯渊一较高低,周瑜只会再谏,若是庐江的话.......

孙翊私语答周瑜曰,“庐江。”

周瑜听后了然,拜退而去。

在周瑜离开吴侯府后,吴县众臣纷纷询问周瑜吴侯尊意如何,周瑜言道,“君侯尊意已定,无法扭转。”

鲁肃皱眉,他又问周瑜道,“君侯意欲何往?”

周瑜一脸凝重地答道,“广陵。”

说完还叹息了好几声。

众臣闻此言皆叹息跺脚,张昭更言道,“君侯年轻气盛,好胜心已起矣。”

说罢,张昭联结众臣,欲要再谏孙翊。

孙翊不闻不召不许,把众臣的劝谏都挡了回去。

后来孙翊听闻周瑜答众臣之语,心中想着,这周公瑾也是个演技派呀。

但他却对身旁的徐灵伊笑道,“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公瑾真吴之良臣。”

徐灵伊也为夫君有此良臣感到开心,只是她与众臣是一样的意见,她委婉地劝道,“尊驾不宜轻出。”

面对徐灵伊的劝谏,孙翊只是笑笑,没有多作解释。

他问徐灵伊道,“舅兄在吴,近日来在做些什么?”

孙翊口中的舅兄说的便是徐琨。

在与徐灵伊成婚之前,他只是孙翊的表兄。

成婚之后,成了舅兄,叫着叫着好像大了一辈,真忧伤。

徐灵伊见孙翊主动提起徐琨,心中一喜,她躺在孙翊怀中答道,

“兄长近日在府中修身养性,多读史书,每逢读到卫、霍之事迹,尝尝羡慕向往之。”

徐灵伊从不主动在孙翊面前提起徐琨。

但如今是孙翊主动提起,那么身为他的妹妹,自己自然会帮他多美言几句。

“卫、霍之事迹?舅兄的心还真大。”孙翊的话意味不明。

卫指的是卫青,霍指的是霍去病,这两人都是为世人敬仰的大英雄,同时也都是汉武帝的外戚。

徐琨只是羡慕这两位大英雄的事迹,并没有相比的意思。

但从徐灵伊的这番话中,也可以透露出徐琨很渴望为孙翊建功立业。

孙翊不置可否的语气让徐灵伊心中担忧起来。

随着孙翊地位的愈发稳固,虽然孙翊对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情,但徐灵伊却冥冥中有种感觉,孙翊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情。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感觉,但身为孙翊枕边人,徐灵伊却觉得这种矛盾的感觉很真实。

孙翊拍拍徐灵伊的肩膀,示意其起身去书案上拿过来两封文书,徐灵伊会意起身,从书案上取过来了两封文书。

徐灵伊在拿过来两封文书之后,孙翊将其分别展开放在身前。

这两份文书上,写的是关于徐琨两则不同的任命。

第一封文书上是封徐琨为平虏将军,令其出镇会稽。

第二封文书上则是封徐琨为中领军,执掌吴县中军,戍卫吴县。

这两封文书写都写好了,只是都未落下吴侯大印,说明孙翊还未决断好。

孙翊将徐灵伊揽入怀中,抚着她的发丝说道,“当日你为我争来了至尊宝座,今日我回报你。

舅兄的任命我还未决定好,现在我给你两个选择,你可自选其一。”

孙翊的话很温柔,他的嘴唇在徐灵伊耳旁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让徐灵伊的心跳不由得加速起来。

是为外镇大将,抑或是执掌中军,一跃成为如今江东炙手可热的军事新贵?

无论是从职分、权力、重要程度来说,中领军都远远超过所谓的平虏将军。

因为中领军执掌的是,如今江东最精锐的军队。

吴县中军就是禁军,是江东的中央军。

只要徐琨当上了中领军,除了孙翊天然拥有对中央军的绝对掌控权之外,徐琨将会是这支军队的第二顺位领导者。

徐灵伊心思聪慧,知道这件天大的好事下,还有着孙翊的权谋。

中领军职位贵重,如今江东中有资格、有威望担任的无非三人。

但在这三人中,徐琨却不在其列。

一旦孙翊任命徐琨为中领军,明显是属于过分拔擢,是看重他的外戚身份。

徐琨不是众望所归却担任中领军,这就让徐琨没办法绕过孙翊执掌中军。

只有在孙翊的支持下,他才能名正言顺,这就防止了徐琨将来养军自重。

而且徐琨能担任中领军,到底来说,凭借是一个幸字。

这造成他的基础不稳固,若是有孙翊的支持,那一切都好说。

若是哪一天孙翊想撤换徐琨,今日的德不配位,功不配位,就会是来日徐琨最大的罪责。

让徐琨担任中领军对自己来说,对徐氏一族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自己怎么取舍了。

想到此,徐灵伊下意识的摸了摸肚子。

她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将来的孩子早做打算。

看到徐灵伊的动作,孙翊心中已经了然她的选择是什么了。

孙翊知道徐灵伊的聪慧能让她想到许多,但他也知道尽管如此,徐灵伊也不会放弃这个天大的机会的。

正如当初她帮自己争位一样,何尝不是她自己相争呢?

聪慧之人,必有善争之心。

孙翊取出吴侯印,在徐灵伊目光的注视下,将吴侯印重重的印在了,那封中领军的任命诏书上。

在此刻,徐灵伊目光中闪动着欣喜。

孙翊盖印完之后,将印放置一旁,他一把横抱起徐灵伊往床榻走去。

在将徐灵伊放置到床上后,孙翊看着那娇羞之态尽显的女子,心中火热起来。

一会儿后,罗裳尽解,帷帐散落。

房内的红烛熄灭,一夜**,自不必多说。

……

刚写完这章,突然收到编辑通知,明天上架。

明早再写上架感言,今天太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