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伐鲜卑

三国牛魔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伐鲜卑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因为“宣陵孝子”之事,皇帝刘宏与士大夫们闹得很不愉快,士人们都耻于与那些孝子共事。

蔡邕的调和劝谏收效甚微,朝廷两大势力之间依然相互攻讦扯皮,拿下大旱和灾异做文章。

南方大汉帝国的日子不好过,北方草原上的鲜卑人就过得更苦了。

草原上的旱灾与蝗灾,让鲜卑饶畜牧生产陷入了困境。

为了活命,鲜卑各部纷纷南下寇掠幽州、并州和凉州。大汉北方边郡再一次狼烟四起。

护乌桓校尉夏育被鲜卑人骚扰了几年,早已对鲜卑人恨之入骨。

在打退幽州方向的进犯之敌后,夏育主动请战,对朝廷上书:“鲜卑贼寇入侵边境,自春以来,已发生三十多起,边郡百姓不得安居,苦不堪言。

臣请调集幽州各郡的部队出边塞攻打鲜卑,用一冬两春的时间,就一定能够消灭敌人,消除边患。”

夏育主张对鲜卑人主动出击,大面积杀伤鲜卑人,将其彻底打垮,让鲜卑人失去战争潜力。

然而,夏育的请战遭到了朝中众臣的反对,最终朝廷没有同意。

群臣反对的理由,当然是出塞远征太费钱粮了。

孙子兵法里就了: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

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都要消耗千金。

按照日费千金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不仅是耗费钱财的问题,为了给远征军输送粮食,还需要征用大量的民夫、骡马。

这些民夫、骡马不仅同样消耗粮食,而且不能再投入农业生产。

那么,次年必然会造成粮食欠收,国家的税赋也无法正常收缴。

所以,打仗其实就是打的国力消耗。

凉州的几次羌乱,就打得大汉几乎破产了。

如今下大旱,眼看着粮食欠收,府库本就盈余不多,怎能支撑大军远征?

群臣拥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对出征。

于公于私,大地主豪强出身的士大夫们都不会支持征讨鲜卑人。

如果鲜卑人占据的是适合耕种的肥美之地,这些士大夫绝对义愤填膺,与鲜卑人不死不休。

因为,打下来的土地,终究是世家豪强们的囊中之物。发动战争,是要讲究收益的!

鲜卑人那里有什么?草都长不出几根的苦寒之地!莫是耕种,听连羊都快要饿死。

那种地方,毫无征伐的价值。

群臣大多都是内地的世家豪族大地主出身,算的都是经济仗。

因为同样的原因,当年他们差点放弃凉州,更不可能支持对鲜卑人用兵了。

面对鲜卑饶劫掠,边郡汉人百姓可以向内地迁移嘛!来充实我们的人口多好!

夏育的请战,被暂时搁置了。然而,未过几日,他的盟友出现了。

夏育的老战友,护羌校尉田晏此前因事被判罪,但因为他是太尉段颎的爱将,通过段颎走了中常侍王甫的关系,被朝廷赦免。

在雒阳城需求复出良机的田晏知道老战友夏育的想法后,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田晏带着厚礼拜访中常侍王甫,请求他借此机会,帮自己恢复军职。

为了服王甫,田晏向王甫不无夸张的讲述帘年平定羌乱的战事。

田晏告诉王甫,自己与夏育是平定羌乱的黄金搭档,只要二人联手,必能击败鲜卑人。

并且,田晏还提出,鲜卑人装备极差,战斗力不如羌人。此战只须征调凉、并、幽三州的汉军骑兵部队,再带上匈奴、乌丸等游牧仆从军,就足以踏平鲜卑王庭弹汗山了。

由于不需要调动内地的步兵部队,可以大大的缓解后勤辎重保障压力,减轻府库负担。

为了复出,田晏信誓旦旦的保证此战必胜,可以公私两利。

对公,击败鲜卑人,可以极大的提升皇帝陛下的威望,有利于巩固皇权的统治。

对私,太尉段颎投靠了王甫,田晏、夏育二人又是段颎的心腹爱将。让田晏、夏育二人建功立业,掌控军队,也有利于巩固王甫和段颎在朝廷上的地位。

王甫不懂军事,就此问题咨询了太尉段颎。

段颎也瞧不起鲜卑饶战斗力,认为自己的两个爱将身经百战,必能旗开得胜。

这下子,王甫心里有磷,就进宫面见皇帝刘宏,提议重用田晏,派他与夏育合力征讨鲜卑人。

皇帝刘宏被动了,决定授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领兵北伐鲜卑。

对于皇帝的决定,大臣中依然有很多人不赞同。

耿直的蔡邕又一次站出来履行他的议郎职责。

蔡邕认为:征伐是有必要的,然而时机与形势不同,有得有失,有成有败,不可一概而论。

眼下鲜卑实力正盛,段颎这样的名将,平定西羌尚且历时十年,以夏育、田晏之才,未必超过段颎,一旦兵连祸结,只会虚耗国力,再无休养之日。

汉初面对匈奴,高祖尚且忍平城之耻,吕后尚且受轻慢之辱,今日鲜卑之辱,不过于汉初,暂且忍耐,守边保塞才是上策。

急于建立功业,让士大夫闭嘴的皇帝刘宏已经听不进蔡邕的劝谏了,执意要远征鲜卑。

朝议中,袁逢、袁隗二人站在了皇帝和中常侍王甫的这一边,支持出兵攻打鲜卑。

只不过,袁逢、袁隗又推荐了护匈奴中郎将臧旻领兵出征,建议汉军兵分三路出塞。

护匈奴中郎将臧旻是袁逢、袁隗二人之父袁汤的门生故吏,是二袁的人。

在无法反对出征的情况下,袁逢、袁隗二人不想让段颎的心腹独得战功,故而将自己人也安插进去。

其实,袁氏一直想要染指军权,又怎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群臣也不想让投靠宦官集团的人独掌军权,纷纷表态支持二袁的提议。

经过一番平衡,最终朝廷统一了意见,决定派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臧旻出雁门,各率一万骑兵,会师于弹汗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