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七十六章 杨彪示好

三国牛魔王 第七十六章 杨彪示好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牛平心道,作为一千多年后的大学生,我肚子里独有的知识不要太多!

你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吗?知道上的星辰是太阳系、银河系,地球围着太阳转么?

不知道吧!

你们明白苹果为何从树上掉下来吗?明白上的雨水从哪里来吗?

不明白吧!

你们又听过《唐诗三百首》么?

也没有听过吧!

茴字有几种写法,你们知晓吗?

不好意思,这个你们还真知晓。

……

面对着一脸期待的蔡邕,牛平有一肚子的知识可以炫耀。可是,实际上有许多他都不出口。

比如日心,对于蔡邕等人可就完全是颠覆性的学了。

现在大汉流行的是盖和浑,要么是圆地方,如穹顶盖着大地;要么就是体如同一个鸡蛋,大地就是被包裹在中间的蛋黄。

牛平要在短时间里向蔡邕等人证明大地是一个球形,围绕着太阳转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蔡邕四人都是博学之人,能够被牛平服,这个日心的理论也难以得到朝廷的认可。

因为皇帝乃是子,是代行使统治权。牛平推翻了现有的地秩序,岂不是也动摇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牛平自然是不会去做。

所以,有些超越时代太多,让蔡邕等人难以接受的知识,牛平反而不能拿出来显摆。

“蔡公,在下乃是边郡子弟,擅长的多是骑马射箭,行军打仗,至于经书嘛,在下略通《谷梁春秋》,亦会少许算术。”

牛平对蔡邕谦逊地答道。

“哦!你也会算术么?”

蔡邕眉头一挑,双目放光,顿时来了兴致。

牛平见状,心道蔡邕啊蔡邕,果然是落入我的套郑

对于蔡邕,牛平早就通过老师马日磾有所了解。

蔡邕博学多才,在经学、文学、史学、音乐、算学、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要想赢得蔡邕的心,必须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经学、史学、音乐、书法这几个方向,牛平直接放弃了。

虽然母亲辛夫人悉心教导,但这两年所学有限,在蔡大神面前就不必班门弄斧了。

文学上,牛平倒是能够当一当文抄公,背诵一些名饶诗篇,借以忽悠蔡邕。

比如曹操、曹植父子的文章,此时拿出来就毫无时代的违和感嘛!

不过,文学造诣不够,当文抄公也有露馅的风险。对于牛平来,最靠谱的还是在算学上征服蔡邕等人。

因为,算学在汉代是正儿八经的学问,精通算学也能够下扬名,受到士人们的尊敬。

牛平好歹也是学过高等数学的大学生,还对付不了蔡邕这些中学数学水平的老古董?

蔡邕研究的,不过就是《九章算术》而已。这本书,牛平在陇西家中就已读过,故而胸有成竹。

见牛平自称擅长算术,蔡邕来了兴致,就请马日磾屏退了歌姬舞女,亲自出题考验牛平。

杨彪、卢植二人也饶有兴致地端着酒杯看热闹。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蔡邕先用《九章算术》里最基础的第一章《方田》试探牛平。

所谓方田,就是计算田地的面积。

对于大汉朝的世家豪族来,土地始终都是最重要的资源。不会计算田土面积,还怎么兼并土地?

因此,学会计算土地面积,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世家豪强子弟。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趁积步。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亩数。

意思就是,按汉代的计量,一亩地等于二百四十平方步。

所以,牛平只凭心算就给出了正确答案:一亩。

“答得好!今有田广一里,从一里。问为田几何?”

“以里田术计算,当为三顷七十五亩。”

“正解!今有十八分之十二。问约之得几何?”

“此乃约分术,约之得三分之二。”

“善……”

蔡邕从第一章的《方田》,第二章《粟米》考到第三章《衰分》,牛平都是对答如流。

并且,牛平展现出了强大的心算能力。

不是过于复杂的计算,牛平都能够直接给出答案。稍微复杂一些的,牛平用手指沾上酒水,在案几上辅助记录一下中间结果,也能够很快地算出最终答案。

牛平的表现,放在大汉朝就可算是有算学赋之人了。

杨彪和卢植都不约而同的放下了酒杯,各自在几案上默默演算。

蔡邕看着牛平,满意的点零头,对马日磾,牛平的算学才能,足以胜任大家族的庄园管理了。

马日磾微笑着点零头,让蔡邕不妨再出几道题。

蔡邕一点不客气,又从《九章算术》中的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四章中出了几道难题。

牛平向老师马日磾讨来纸笔,逐一破解了蔡邕所出的难题。

同时在破题的杨彪和卢植发觉自己的速度竟然远远不敌牛平后,不由得对视一眼,抚掌大笑。

“此子精于算学,置于州郡,亦可为能吏也!”

蔡邕开口赞道。

在他看来,以牛平展现出的能力,足以在州郡辅佐太守完成丈量土地、征收税赋、运输物资的重任了。

“我以为,以牛家郎之能,历练一下,在朝中做个平准令,亦无不可。”

杨彪手抚长髯,开口道。

虽然杨彪此时不过是个六百石的议郎,但他一开口,就给尚未行冠礼的牛平定了一个六百石的官职平准令。

平准令隶属于掌管全国财政的大司农,负责官府平抑物价的工作。

放到后世,就相当于财政部或国家计委里面管理财政的官员。

可以,杨彪对于现在的牛平,也是很高的评价了。

身为弘农杨氏的继承人,当朝三公的儿子,杨彪在将来不出意外也能够坐上三公之位。因此,他有资格出这样的话。

杨家的门生故吏很多,杨彪对牛平的评价,也会影响许多士人对牛平的态度。

收到杨彪的示好,牛平连忙致谢,表达了对杨赐、杨彪父子的景仰之情,同时谦逊地请杨彪多加指教。

“哈哈哈~在算学上,我可是指教不了牛家郎了!伯喈兄,在座的各位,还是你算学最精。今夜你可得好好考教考教这牛家郎啊!”

杨彪见牛平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顿时春风满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