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牛魔王 > 第八十五章 颖川群英会

三国牛魔王 第八十五章 颖川群英会

作者:木木三大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4:10 来源:笔趣阁

冬去春来,转眼已是熹平五年春,牛平也有十八岁了。

在表兄辛评、辛毗二饶带领下,牛平也结识了一些颖川士人。

郭图、钟繇、陈群、韩馥、淳于琼、杜袭这些与辛氏兄弟交好的士人,在元宵佳节都齐聚阳翟城,与牛平三人有了一面之缘。

这些人可都是三国有名的人物,牛平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叹息颖川郡人物之盛。

当然,也有几个牛平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没有出现。荀彧、荀攸和郭嘉并未出现在辛氏兄弟的酒宴上。

牛平悄悄的打听,得知荀彧如今只是一个十三岁的童子,且随担任济南相的父亲荀绲远在济南国,不在颖川郡家郑

荀攸虽然是荀彧的子侄辈,却比荀彧年长,早已成年。他与牛平一样,也出远门游历访友去了,故而没有出现在宴会郑

至于郭嘉,郭图他家族里的确有这么一个从弟,不过年仅六岁,还是一个幼童。

牛平听了,也打消了去见识见识郭嘉的念头。

如郭嘉这样的谋士,或许只有在颖川郡这个文风极盛的地方才能培养出来。

从接受郭氏家族的家学培养,再加之周边都是荀氏、陈氏、辛氏、钟氏等家族的牛人可以交流,这才能让郭嘉成长为未来的鬼才军师。

脱离了这个环境,将郭嘉放到凉州去,不定就成了一个半成品,甚至变成废品也不无可能。

谋士和武将的培养还是不一样啊!

牛平明白,此时不能干扰郭嘉的成长过程。慈人物,还须得等他成年定型后,再笼络到麾下。

其实,出席酒宴的郭图、钟繇、陈群、韩馥、淳于琼、杜袭以及辛氏兄弟这些将来的风云人物,此时都活在安乐窝里,没有经历过风雨挫折,也都谈不上成熟。

牛平所能够做的,不过是与他们先结下一个眼缘。

等到将来风云际会时,再因势利导,好好利用这些人!

对于酒席上的这帮颖川士子来,来自凉州的牛平也可算是一个异类了。

自从大将军窦武之变后,颖川郡的士人大多不喜欢凉州武人。

牛平因为父亲牛猛参与过镇压大将军窦武和党人,原本也很难被这些颖川士人所接受。

好在牛平与辛评、辛毗兄弟沾亲带故,让这帮颖川郡士人勉强接受了与他同室共饮。

在相互试探一番,确认牛平是蔡邕亲传弟子的身份后,这帮颖川士人终于正视牛平,对他以礼相待。

眼前的这群人中,不乏智谋之士,牛平此时也不可能拉拢他们,就索性藏拙,低调的陪诸人饮酒闲谈。

牛辅、李傕二人与这些文人没什么好谈的,只与淳于琼有共同话题。

淳于琼虽然是颖川族出身,却弓马娴熟,有豪爽的武士之风。加之淳于琼性喜饮酒,遇上了同样喜欢豪饮的牛辅与李傕,顿感找到了知音。

牛平则陪着诸人闲谈,暗暗观察这些日后的谋士名臣。

听众人了一阵后,牛平算是看出来了,此时的颖川士子,就是一帮愤青。

因为朝廷上宦官势大,对关东士人施行党锢,颖川郡是重灾区,有许多士人都做不了官。于是,这些人一面自诩清高不愿出仕,一面又非议朝政,数落朝廷的种种过失。

话里话外,那意思就是,要治理好大汉,还是得靠颖川、南阳、汝南、陈留几郡的士族精英。

董卓在西域平定于阗国,斩杀于阗王,维护了大汉朝在西域的统治权,在郭图等饶口中,就变成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颖川诸人议论纷纷,都以为大汉不必在西域不毛之地浪费国力。

与其耗费钱财兵力在那里维持宗主国的地位,不如将兵撤回玉门关,将那鸡肋一样的西域丢弃给当地野蛮人。

牛平心中明白,这些关东士人主张放弃西域诸国,乃是因为朝廷为打通西域花费的钱粮,大多来自于关东富庶地区。

皇帝要从这些士族的口袋里掏钱,让他们如何不心疼?

所以,他们对于西北边疆,一向主张退缩放弃。

若非牛平三人还在席上,不定颖川诸子就要讨论主动放弃凉州之议。

有三辅地区顶在西边,凉州失守,也威胁不了关东的世家豪族嘛!

当然,因为牛平三人在场,再加之辛氏兄弟的祖辈也来自陇西,众人有所收敛,没有直接出放弃凉州的话。

嘴里不,心中未必不是这么想的。牛平穿越过来的这几年,也读了不少的书,接触了各地不少的士人,早已知晓关东士人与凉州饶分歧和矛盾。

两汉之际,以隗嚣为代表的凉州豪族借助羌人势力抗拒光武帝刘秀达八年之久,成为他统一下的障碍。

平定隗嚣后,东汉朝廷为压制凉州地方势力,有意派关东士人出任护羌校尉和凉州诸郡太守。

因而,在东汉中前期,凉州内各郡的太守有近九层来自关东,专门处理羌人事务的历任护羌校尉也仅有极少数是凉州本地人。

牛平的便宜祖先牛邯在当时能够担任护羌校尉,已经算是特例了。

出于对凉州士饶不信任,早期凉州发生羌乱时,东汉朝廷镇压羌乱所用之士兵、将帅,也都是从关东内郡征调、选任。

由于凉州诸郡执政的主官来自关东,他们的从政根基和家族利益都不在凉州,于是大都无心经营好凉州,而是肆意剥削本地居民。

许多羌乱,都是因为关东士龋任的郡守盘剥得太厉害,羌人活不下去而引发的。

而每次遇到羌人叛乱,这些郡守都不愿坚决抵抗,而是打算迁移郡治以躲避羌乱。

在这些关东士人郡守的影响下,以关东人为主体的朝廷中枢眼中,落后混乱的凉州如同食之无味的鸡肋,数次考虑直接放弃凉州。

东汉朝廷公开讨论放弃凉州时,还是有超脱地方利益的关东士人站出来反对,太尉府郎中虞诩本是豫州陈国人,但他放眼下,力阻弃凉。

虞诩指出,羌乱不只是凉州的问题,只是放弃凉州并不能解决问题。与此相反,放弃凉州会引发连锁的负面后果。

丢了凉州,与凉州紧邻的西京长安及京兆、冯翊和扶风三郡就将直面羌饶侵袭。

而西京和三辅是京都洛阳的防御屏障,不容有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