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六章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司马师奉了司马懿之命,领兵往截断己方后路的诸葛亮大军杀奔而去,而这次司马师却一反以往之态,竟然亲领前部兵马,将后部兵马交予几名与司马师亲近的裨将带领。

一向以保全自身性命为首要任务,且素以儒将之风示人的司马师,如今却甘作先锋,效猛将之勇烈,冲杀于前,其必有所图,且所图非小。

然司马师究竟有何所图呢?原来,司马懿在司马师领军出发前,向其授计道:“如今吾军决意从诸葛亮手中夺取生路,届时汝领大军与诸葛亮对阵,无须理会诸葛亮之军布何种阵法,只需于阵前鼓起士卒之死志,带领前部往诸葛亮阵中径直杀去即可。”

司马师大吃一惊,连忙问道:“父亲,双方近二十万大军在此交战,如此毫无章法可言,岂非……岂非有辱父亲威名?(其实司马师本来是想说‘岂非如同儿戏?’的,不过眼前之人既是父亲,又是一军之主,为避长者和尊者讳,只能临时改变说法了。)”

“章法!章法?这时候汝还说什么章法?”司马懿显然有点激动,不过只是片刻就立即平复了,然后缓缓道:“罢了,罢了,有些事情为父若不说透,单凭汝等自己领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何日,甚或到为父此等年岁能否领悟亦未可知。

汝等二人且听好,前次为父已未汝等说过,目标与方法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之理。

此番为父再为汝等再言另外一理。目标与方法,譬如琴瑟,亦如水火。”

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对望一眼,就知道对方也不明白父亲究竟要说什么,明明是说与诸葛亮大军对阵的章法,怎么又扯上了琴瑟和风雨这等不着边的事物,但身为人子和属下,是不可能直接表示质疑的,于是两人便齐齐施礼拜下道:“还望父亲为孩儿细解其理。”

司马懿便继续说道:“汝等细思,琴瑟和谐,自是乐音怡人,使人如沐春风。如有琴无瑟或有瑟无琴,只是乐色单调,无醉人之曲矣。然如若琴瑟相悖、音理相左,岂不是曲调吵杂,徒惹人烦矣?

而水火之理亦同,水火相济,自是阴阳和合、大功得成。如有水无火或有火无水,亦能各逞其威,自成其功也。然如若水火相攻、阴阳互克,则相互消减,乃败事之相也。

故目标与方法相互配合,此事必水到渠成,自是上善;然目标与方法不相配合,甚或互相矛盾,则事必不济,此乃下恶是也。

因此为父时至今日,悟得一理:定下目标,若能寻得合适之方法,此为上;定下目标,没有寻得合适之方法,此为中;定下目标,却寻得相左之方法,致事与愿违,此为下。

吾等处事,自当首选上善之法,然无上善之法,只可用平平之法,取其中成,切忌轻率大意,擅自用一些新颖可观之法,欲成大功,反害其事,终为下恶。

汝等可都明白?”

“孩儿明白。”司马师与司马昭俱答道,然后司马师又再次向司马懿发问,道:“此理孩儿自明,然此理与今日之事如何印证?孩儿尚未大明,还望父亲恕孩儿愚钝,再为孩儿指点一二。”

“嗯,汝且仔细听清。为父如今命汝领兵与诸葛亮大军对阵,非为取胜,若有必胜之法,为父自当取用。

然如今并无必胜之法,故为父取中成之法,欲与诸葛亮两败俱伤,以吾等手上十数万大军,折损其七八万大军,实乃以二换一之举,故不论诸葛亮如何布阵,我军自一往无前、拼死杀敌即可。

汝须明白,所谓章法,乃尽力保全自身而最大杀伤敌方之法。现时既然没有必胜诸葛亮之章法,若为父寻一章法对阵诸葛亮,非但无法战胜诸葛亮,反使此十数万大军得以返回长安,岂不是与为父此前所言之愿相悖?

届时吾等毁家灭族,必沦为众人之笑柄矣。故此汝方才言及章法,为父便大感荒谬,才略有斥责之言。

汝此次领兵对阵诸葛亮,便依为父之言行事即可,切记好好保全自身为要,汝可明白?”

“诺,孩儿谨受命。”说完,司马师即下去领兵出发了。

果然呢,狼父只会教出狼子,司马懿这样身具“狼顾”之相的人,有怎么会教出什么谦谦君子呢?灰太狼教出小灰灰这种事情,只会出现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种童话故事里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