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七章 狼子之心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三十七章 狼子之心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司马懿既然要司马师以保全自身为要,司马师却为何自领前部,而不居于后方指挥调度全军呢?

原来司马师深知,此次之事,已令父亲对自己有失所望了,虽然世家以稳定为前提,嫡长子继承制已是根深蒂固,父亲对自己还是信任的,弟弟司马昭亦对自己表现出恭顺的姿态,并无争嫡的表现。

但是一次次的小失望,堆积起来就会变成尽失期望,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以父亲的性格,一定会发生一些自己绝不想发生的事。

届时若再想挽回父亲对自己的印象,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以己推人,弟弟司马昭才智丝毫不弱于自己,肯定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与其等到积重难返的时候图谋翻身,不如防微杜渐,趁父亲对自己的印象还好的时候,把每个错误弥补起来,不让这些小失望累积起来,以致危及自己在父亲心中和家族中的地位。

因此,司马师边走边思索司马懿的计划,务求完成此次计划,以弥补自己之前的失误,使父亲对自己更满意。

司马师思索良久,得出了如下结论:

首先,父亲言明如今之要,仍是向军中士卒隐瞒此次行军之实情,此确实是当下首要之务,如若己方士卒知晓诸葛亮大军已至,并截断己方退路,恐怕于行军途中,便已经逃散一半了。

为了向军中士卒隐瞒军情,自己便需亲自率领前部,这样一来,前军即使发现了诸葛亮大军,自己亦能立刻控制前军士卒,不使前军士卒有向后军士卒传递信息的机会,以免后军还没与敌军接战,就于路上溃散了。

而且自己率领前军,留后军给裨将率领,一旦自己与诸葛亮交战,有父亲领军在后面督战,料率领后军的裨将必不敢不救自己,如此便等于变相迫使己方军队不得不与诸葛亮大军硬拼了,这样一来,父亲的计划便实行大半了。

其次,就是阵前如何激发士兵的死志了。这个也不难,只需在前部看到诸葛亮大军后,立刻约束兵马,召集军中各将领,言明如今前方归途已断,后方亦有督战之军,若不死战从敌军手中夺取生路,众人必死无疑,甚至连尸骨亦不能得返乡梓,死后只能沦为孤魂野鬼。

然后再让诸将号令下属将士,自能驱使前军冲入诸葛亮大军阵中,届时后军便只能跟随前军冲杀了。

司马师思虑妥当,便去领军出发,决定按父亲所言及自己所想而行。

这边厢司马师尽心竭力,为大战将至而筹谋,那边厢他的弟弟司马昭亦毫不“放松”。

只见他待司马师退去后,便对司马懿说道:“未知兄长此去,可否尽遂父亲之意?此战事关家族之存亡,孩儿实在十分担忧。”

司马懿心里暗暗一笑:“迟不担忧早不担忧,偏偏在吾对汝兄长略有斥责后却言担忧。

果然,如吾所料,子尚平日表现出之恭厚谦让乃是假象,如今表现出之圆滑世故、狠辣无情方是真貌。

不过无妨,生于乱世,有此表现方是正途,若无此争心手段,迟早沦为别人囗中之食。

如子尚此等子嗣,方能拱卫家族,自是多多益善。”

所谓“知子莫若父”,司马懿对司马昭之心思早有所料,故此并无任何异常,只是淡然道:“汝之担忧,实属无稽,只要子元还是前军统领,非是全军作乱,只凭为父此三万精兵督战,便能押着前方兵马强攻诸葛亮之大军。

若子元能洞悉为父之心意,多花一些功夫,则效果更佳,为父亦少些操劳。”

司马昭听了此话,当即大惊,原来父亲让兄长统率的八万余大军,只是权当给兄长的考验,对父亲计划的影响,其实并没有多少,父亲之城府,果然高深莫测,自己还是继续好好当一个孝子、贤弟为宜,那些小心思以后应收藏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