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六百零六章 曹操与孙权的纠缠

正是这些一败就难以再起的例子,才衬托出那些历经挫败还能继续实现自己理想的例子的可贵。

之前的刘邦是一个,剩下的就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互为敌手、也是惺惺相惜的两个人物,那就是曹操和刘备了。

曹操最著名的败仗就是赤壁之战了,此战曹操率领号称八十一万的大军,水陆并进,本来打算是一举扫平南方,实现天下统一的梦想,至于之后是自己做周武王还是继续自己的梦想做周文王,还是成为像伊尹一样的传说,将天下奉还给汉献帝那就无人知晓了。

本来这次南征,曹操可谓是踌躇满志,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句子都说出来了,可见曹操集团心底是认为此战必胜的。

但是就是这个由上到下都充满信心,以为天下定鼎就在自己手中达成的曹操军事集团,却被刘备和孙权联军一举打懵了,整支大军竟然被打至溃败,最后仅存十之二三,无奈放弃荆州一半,只令曹仁紧守南郡一线。

虽然后世之人,通过多种史料考究出来,曹操所谓的八十一万大军,其实加上新收的荆州之军,也大概为二十万到三十万兵马,未算是倾国之兵。

但是一下子损失了二十万到三十万兵马的七八成,也已经可以说是将曹操的家底败了一半左右了,因为曹操此次南征,动用的肯定是最为精锐的部队,这从曹操自此之后就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南征就可以得知了。

就算赤壁之战五年之后,曹操再次组织兵马征伐孙权,但是这次战役相对赤壁之战来说,也只是有限度的战争而已。

无论从动用的兵马和出动的将领来说,都与赤壁之战这场倾国之战不可同日而语,估计曹操也是受到了赤壁之战惨败的教训,不敢再轻易出动庞大兵马,以防再败而动摇国本了。

而之后曹操对孙权的战略也是如此,公元213年小征孙权,相持两个多月,不能取胜便班师回朝;公元214年七月,再次出动兵马征讨孙权,同样未能有所建树,到了十月就主动撤兵了;然后就到了公元216年十月,因为之前“孙十万”送人头,张辽“威震逍遥津”,故此曹操再次兴兵征伐孙权。

这次曹操终于是趁着孙权合肥送人头之后的虚弱,达成了一定的战果,自十月开始,曹军顶着恶劣的天气,期间虽然因为暴雨一度撤退,但终于在公元217年正月完成了集结,在二月份开始对濡须口发起了猛攻。

此战曹军可谓是下了死力,就算假节的振威将军孙观被流矢所伤,不治身亡,但是曹军依然猛攻不退。

而东吴方面,吕蒙、蒋钦、周泰、徐盛、朱然等猛将都全部出动,拼死抵挡住曹军的进攻,但是历经十数日的相持,终究军力不如曹军,渐渐呈现不支的态势。

于是孙权身为一国之主,先行战略转进,重新组织兵力,留一众猛将继续抵挡曹军,最终到了三月份,孙权无奈派遣都尉徐详前往曹军营中向曹操请降。

对于曹操这边来说,曹操久出,后方似有不稳之象,刘备方面蠢蠢欲动,大有染指汉中的倾向,于是曹操自估不能迅速拿下濡须口,只能接受孙权的投降,引军返回防备刘备一方,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驻居巢,任命温恢为扬州刺史、蒋济为扬州别驾。

孙权虽则无奈向曹操投降,但是毕竟保住了濡须口,东吴方面领地并无任何损失,只能算是面子上丢失了,实利并无损失,于是在东吴一方,已经算是打胜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