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六百零五章 不砸陨石的刘秀也很猛

做好战前准备之后,刘秀就领着自己部队向昆阳地区的新军进攻,为了持续打击新军的士气,刘秀自领一千人马为前锋,李轶率主力跟进。

王邑、王寻见刘秀只领如此少的人马向自己进攻,可能也出于不屑,只派出了数千兵马迎战,结果被刘秀军先是一轮冲锋,折损数十人,然后刘秀得势不饶人,带着自己所部直冲新军这数千人,最后大破新军,斩杀近千人。

如此一来,刘秀所部大受鼓舞,反之新军士气更是低落,随后刘秀领着自己的这些人马,在昆阳外围与新军周旋,屡屡取得胜利,斩获不少,进一步瓦解了新军的战斗士气,鼓舞昆阳城内汉军军民的斗志。

之后刘秀更是把写有宛城汉军已获胜,汉军即将增援昆阳的密信,射进昆阳城内,同时也转落到新军手中,引起新军统帅王邑、王寻的恐慌。

而新军上下将士更是疑惧不已,小小一个昆阳,己方数十万大军苦战一个多月,都没能攻破,如若再加上宛城的十万汉军,则更无法对付了。

至此新军士气可谓跌至冰点,刘秀于是看准机会,率领三千人敢死队,自城西冲击新军的中坚,王邑、王寻见刘秀兵少,又担心各营由于士气影响,轻动容易引发混乱,于是便率领万余人出阵迎战刘秀。

谁知道王邑、王寻太过低估刘秀,刘秀所部在刘秀的率领之下,异常勇猛,轻易就打败了王邑、王寻所部。

而新军营中多的其他兵马,由于慑于刘秀的勇猛,竟然没有兵马主动出来救援新军主帅王邑、王寻两人,致使王邑、王寻所部被刘秀部队追上,王寻被杀,整支部队也被击溃了。

王寻被杀,王邑于乱军之中失去音讯,新军数十万兵马顿时失去了指挥中枢,渐渐混乱起来,这个时候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得到了城外刘秀取得胜利的信息,于是也冲出城门,内外夹攻新军。

新军失去指挥,本来又是各州郡拼凑起来的大军,于是四十多万大军迅速土崩瓦解,四散奔逃,相互推挤,“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

悲剧的是,新军败逃的时候,恰恰碰上大风和大雷雨,屋瓦被大风刮走,大雨倾盆而下水暴涨,王邑军随队的虎豹都吓得发抖,新军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万余人,滍川被尸体堵塞得几乎断流。

此役汉军缴获了新军的全部军用物资,各种东西堆积如山,一连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王邑只带领着千余残兵一气奔逃到了洛阳,王莽得知此战之败后,异常震惊,整个新莽朝廷上下也为之惊恐不已。

新朝一战基本丧失了手上所有能够直接控制的军队,自此再无力镇压天下,各州郡豪强纷纷起兵诛杀新朝官员,恢复汉室年号,只待绿林军到来。

不久之后,绿林军就长驱直进,先后收复洛阳和长安,诛杀王莽,新朝自此灭亡,更始帝刘玄便开始在长安号令天下了。

但是,绿林军在大胜之后,内部矛盾也逐渐升级,更始帝刘玄更是杀了当时最大的功臣刘演,使得刘秀开始离心,密谋自立,为后来刘秀与赤眉军一起攻灭绿林军埋下了祸根。

昆阳之战,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主力,为起义军胜利进军洛阳、长安,最终推翻新莽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使得刘秀的威名传遍天下,为日后刘秀建立东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末大儒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点评道:“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明代大思想家顾炎武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可见昆阳之战细究起来,当是东汉立国之战,后世对此战也有诸多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