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六百零四章 昆阳之战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六百零四章 昆阳之战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如果说吴楚联军一败令到整场七国之乱就此被扑灭,成就了周亚夫将军及“细柳营”的赫赫威名的话,那么昆阳之战就是奠定了刘秀中兴汉室的伟业,使得“汉光武帝”被后世许多人封为偶像了。

昆阳之战在后世许多人口中,是天降陨石砸死了新军不少将士,使得新军士气大跌,这才被刘秀领军击溃的,所以后世许多人都称光武帝刘秀为“大魔导师”或是“位面之子”,其建立东汉更是被传为“位面之子”刘秀对“穿越者”王莽的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

但是抛开这些相对玄幻的故事,只从正史上对昆阳之战的记载来看,其实真实的昆阳之战,一点也不逊色于玄幻版本的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乃是新朝欲覆灭绿林军所作出的一次军事行动,王莽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征调当时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当军中的类似参谋的官吏,并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专门负责构筑营垒,将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兽圈至军内饲养,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震撼敌人。

然后征调地方各州郡的精兵,由郡和牧守亲自率领,限期到洛阳附近集中,共集结了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昆阳开进。

这个时候,绿林汉的将军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进击昆阳、定陵、鄢城等地,进展顺利,王常指挥的部队在汝南等地区的活动也节节胜利。

汉军得知新军大队人马向昆阳地区开来,于是王凤与王常率领近万人的部队占据了昆阳城,这时刘演指挥的大军正在宛城围攻守城之新朝军队,胜负未见分晓,但宛城已是兵少食尽,内无斗志,外无救兵,形势对新军极为不利。

不久之后,刘秀所率领的三千多兵马,也由于受到新军压迫,失去了活动空间,也退至昆阳城内,城中汉军集结了一万多人马。

不过由于汉军和新军兵力实在太过悬殊,眼看城外新军日渐增多,城中各将领对坚守昆阳的信心逐渐低下,常常讨论是否应该各领兵马经略四方,以免被新军尽数歼灭。

刘秀眼见此情况,就鼓舞大家,说大家兵马聚在一处,依托坚城还能抵挡新军,如今新军日渐合围,一旦各领兵马离去,估计不出数日就会被新军围歼,况且刘演所部正在全力攻打宛城,在附近并无汉军可以支援,若贸然离城,恐难幸存。

刘秀这通言论,虽有道理,但其毕竟不是全军最高统帅,其余将领并不太信服,但是恰好此时,探子回报,新朝王寻大军率大军到了城北,昆阳城已经算是被新军合围了。

眼见情势危急,众将便决定请刘秀统率全军,定破敌之策,刘秀与众人商议之后,就决定以王凤和廷尉大将军王常率人坚守昆阳城,自己当夜和宗佻、李轶等十三骑,出昆阳城南门到外面去调集部队,准备对新军内外夹攻。

刘秀率人离去求援之后,新军就将昆阳城重重包围起来,不停攻城,双方相持多日,城中守将王凤等人一度动摇,向王邑乞降,但王邑、王寻认为攻克昆阳指日可待,不许他们投降,否则自己的功劳就不显了,故此决心非要踏平昆阳不可,这使得守军认识到只有拼死坚守,以待援军才能有生路,于是更加顽强地与新军搏杀。

在昆阳城坚守的这段时间里,刘秀终于调集了五六千人马,到达昆阳外围准备与昆阳内守军内外夹攻新军。

而在这个时候,刘演已经攻破了宛城,刘秀立马将这个消息传遍昆阳城内外,由此新军心情沮丧、士气低落,反之汉军士气顿时高涨,使得汉军在士气上取得了上风,取得了决战胜利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