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十三章 以弟囚兄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十三章 以弟囚兄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也先提出这个议和条件,不知道是过于天真,真的以为放过敌国的前任皇帝就能够获得敌国的友谊,还是包藏祸心,希望明朝内乱,陷入争位内斗。

总之这种汉族历史上经历过的事情,只要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能隐隐明白,就更不用说坐到万人之上那个位置的人了。

故此瓦刺使臣提出归还太上皇朱祁镇的时候,景泰帝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内心肯定是拒绝的,只是出于华夏的仁孝价值观,不便之言,只故意给一些说话让群臣听到。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中记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言下之意,就是说景泰帝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只是当时情况危急,群臣力推其登上帝位以抗瓦刺,故此才“勉为其难”做了皇帝,如今如果群臣迎回太上皇朱祁镇,那么帝位谁属?

当时为首公推景泰帝登上皇位的于谦,自然明白景泰帝心中想法,于是就从容说出了“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这么一段话。

于谦的意思就是皇位已经确定,又怎么会再有变化呢,如今应当立刻于瓦刺商议逢迎太上皇的事情(其实就是探探瓦刺方面的口风。),万一瓦刺他们想玩什么阴谋诡计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有了说辞(不迎回太上皇这种道德污点就不用明朝君臣背上了。)。

景泰帝听了于谦此话,心中大定,于是同意了于谦的提议,先后派出李实、杨善等人前往瓦刺,欲借商议奉还太上皇之事,刺探瓦刺的虚实。

只是派去的杨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没有取得景泰帝的同意,就将太上皇朱祁镇接了回来。

于是八月初二,太上皇就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十四日抵达居庸关,十五日,一轿两骑,悄然进入安定门。

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历史上说法不一,《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双方并无交谈。

但是不管这两段史料谁真谁假,但是自太上皇朱祁镇回宫之后,就被景泰帝朱祁钰软禁于南宫中整整七年,这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而这七年之中,据传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致使太上皇有时候吃穿不足,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甚至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将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就这样,太上皇在惊恐不安之中度过七年的软禁生涯,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景泰帝虽然重用大臣于谦等人,治理国政,颇有成绩,但是软禁太上皇,又在景泰三年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换上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种种行为大失人望。

非但如此,命运的恶意更是袭向景泰帝,其费尽心血立为太子的朱见深竟然中途夭折,而自己也在景泰八年突然病重,卧床不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不知道皇位会由什么人继承。

到了这个时候,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軏,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

谋划既成之后,就由石亨、徐有贞率兵千人,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然后众人将南宫大门撞开,跪倒在太上皇朱祁镇面前,请求朱祁镇重登地位以稳定朝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