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四章 光武孤例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三十四章 光武孤例

作者:坐看闲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20 来源:笔趣阁

萧何之功,不但西汉承认,历代皇帝对其后人追封不断,就算是到了东汉时代,还有有皇帝感念萧何为大汉立下的功劳。

按照《后汉书》记载,汉章帝刘炟(东汉第三任皇帝,这是一个擅长草书的书法家皇帝,据说后世流行的“章草”就是由于刘炟的爱好而形成的一种书体。)亦是感念萧何之功,命人寻其后人,最后找到了萧何不知道第几代子孙萧熊,封其为列侯,这是有史记载萧何爵位的最后记录了。

萧何的后人屡次作死,使得萧何的封地在其死后数次被夺去,但是汉室皇帝还是感念萧何为大汉作出的贡献,一直为其后人复爵。

这使得萧何的爵位封地,可谓是做到了“与国同休”的地步,终西汉一朝,萧何的爵位封地还是存在的,就算到了光武帝刘秀所建的东汉,还是有皇帝愿意为萧何后人复爵,以酬当年萧何助汉高祖刘邦立国的功劳。

萧何为自己后人留下的恩泽,可谓是深厚无比,除了萧何一人之外,西汉开国功臣没有一个有此等待遇,也不说西汉了,就算是连后世的各种朝代也一起算,也没有一个开国功臣有此殊遇的了。

不过后世也有人认为并不是萧何的功劳真的这么大,这只是汉室皇帝的政治权谋手段而已,西汉历来就出明君,这其实就是基本操作而已。

汉宣帝就在教训太子的时候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种话,汉室皇帝自汉高祖刘邦始到汉灵帝刘宏,大多是手段高明之人。

看看被说成是导致汉室衰弱的汉灵帝刘宏就知道,其虽然在任期间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以致国政日衰,后来更是爆发了“黄巾之乱”及诸多民变,但是其在位之时,可谓是镇压一朝,党人、宦官、外戚都为其所用,即使后来十分出名的袁绍和曹操,在这个时候也是甘为人臣,并无异志,可见刘宏本人还是有为君之才的。

而姑且不论萧何后人为何得到了汉室历代皇帝的眷顾,只说汉室皇帝这种做法,后人认为也是汉室能够再次兴复的关键一着,一个政权完成了变换之后,能够再次复兴,版图完全没有变少,在历史上真的就只有光武中兴一例了。

虽然后来不少朝代都有重生,但是晋朝的西晋、东晋,宋朝的北宋、南宋,以及明朝的南明,都不足以与汉朝的西汉、东汉相提并论。

这几个朝代的后续政权,虽然都是由原来的皇族建立的,但是毕竟是山河破碎之后的苟延残喘,基本上都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偏安格局,国力已是大大衰弱不堪。

其中的南明政权就更是如此,被清朝多尔衮攻打甚急,只在南明政权的首任皇帝弘光帝朱由崧时期,有过短暂的与清朝分庭抗礼之势。

只是南明政权建立不久就陷入内部党争,无暇按照原计划,趁着清军和李自成大战期间浑水摸鱼。

不久之后,清军多尔衮的弟弟多铎率领南征,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当时由兵部尚书史可法镇守的扬州,随着著名的“扬州十日”事件,扬州告破,南明政权就更是岌岌可危。

当清军继续逼近南明都城南京的时候,城中大臣既然畏清如虎,最后合谋献城投降,弘光帝被俘获,送往北京,在位仅仅一年。

之后虽然各地宗室纷纷自立为皇,号称自己乃是明朝正宗继续与满清对抗,但是南明民心已失,这些自号南明皇帝的宗室,始终未能造出什么声势,都是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的沉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