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五章 战事胜败的关键

故此南明政权,可谓是诸多后续政权里面的可耻例子,使得南明在后世的评价中都十分低等,甚至名号也不与明朝对等。

看看其他的后续政权,北宋、南宋这类的,看上去两个政权乃是对等的,但是明朝却没有北明、南明,只有仅仅一个南明政权,以示与在崇祯皇帝手中灭亡的明朝政权有所区别而已。

结合这些看来,东汉末年的汉章帝复立萧何后人为侯,未免没有再次向天下宣告汉室不忘功臣的原则,籍此希望大汉能够如光武中兴一般,再次浴火重生的想法。

如此的话,若是将来大汉真的能够三兴的话,我看来也要寻机向刘禅陛下进言,再次找来萧何的后人,让其继承萧何酂侯的爵位,重拾汉室的传统。

想到这里,董允已经全部说完了军情,刘禅陛下就咨询一下我们各人有什么见解,不过情况到了这里,基本上就是前线总指挥诸葛老大和分指挥马铁、魏延等数人的事情了。

而这几个人,都可以说是十分知兵之人,若是他们加起来,在获得现在这么大的优势的情况,还没有办法使得这次北伐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在座的这几个人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故此在陛下面前的我们几个人,都没有再说什么惊世骇俗之言,而是老老实实按照实际情况分析,都认为现时大汉北伐已经占据如此优势,想必诸葛老大定能一举功成,就算再遇上什么样的困难,全师而退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断断不会有损兵折将之事了。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今诸葛老大领着大汉的精华部队出征,虽然是卓有成效,但是刘禅陛下有所担忧也是正常的了,故此我们数人都是尽自己的能力,尽量宽慰一下刘禅陛下。

毕竟史有明训,许多战事之败,并不在前线将帅,而在后方君主,这个时代虽然好没有岳武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空使宗泽临死之前三呼“渡河”(宗泽一生都希望宋军可以渡过黄河,收复故土。)的遗愿落空。

这也是南宋有史以来最有机会击败金国,恢复北宋疆域的战役,可惜宋高宗赵构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要召回岳飞所部,使岳飞耗费十年之功而得到的成果终告破灭,最后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惨死于风波亭。

虽则这个时代还没有岳飞如此惨烈的反例,但是春秋战国历史里面却是有不少这种例子,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乐毅灭齐了。

当时燕国惨遭齐国暗算,使得国土沦丧,新任的燕昭王矢志复仇,不惜纡尊降贵礼贤下士,最后网罗到邹衍、剧辛、屈庸、乐毅等人才。

而燕国在乐毅的谋划下,励精图治二十八载,积储起强盛的国力,然后趁着齐国大肆兴兵,开罪其他诸侯国,最后更是变本加厉,连与秦国的盟约也破弃了的时机,四处游说列国,使得列国都存了灭齐之念。

于是乐毅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联军势如破竹,一举歼灭了齐国主力,乐毅便遣还远道参战的各**队,只带燕**队继续与齐军交战。

最后攻破齐国都城临淄,使得燕国一改素来弱小的形象,成为了新的强国,令天下侧目,战国七雄才算是名副其实了。

而齐**队在乐毅领军攻打之下,毫无还手之力,不但都城被攻破,其余七十多座城邑也相继告破,只剩下齐襄王据城坚守的莒邑,以及由田单负责防守的即墨没有被燕军攻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