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三十六章 两国失利,成全一人

本来乐毅对此种情况,早有全盘计划,打算以攻心之策,慢慢收复齐国之人心,而其所为亦是卓有奇效,其在齐国五年期间,燕国还是勉强维持住在齐国的统治。

若是能够持续乐毅的这种策略,在经过三五年时间,燕国未必不能完全将齐国吞并,毕竟这个时代大多数的百姓,最国家这个概念还是没有那么明晰的,其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至于自己究竟是哪个国家的百姓,可远没有后世之人那么看重。

但是天不欲乐毅成此不世之功,也或许是不让燕国就此实现“蛇吞象”的奇迹,成为北方大国。

这个时候,一直欣赏乐毅、支持乐毅的燕昭王病逝,而继位的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已经与乐毅不和。

于是名将田单就利用这个机会,离间燕惠王和乐毅的关系,使得燕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主持燕国在齐国的事务,乐毅深知燕惠王对其不满,只得只身投向赵国。

而田单离间计功成,便趁热打铁,用诸般奇计将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然后将燕军驱逐出齐国,收复了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灭齐之战就从烈火烹油变成了柴尽灶冷,燕昭王穷尽一生建立的功业也顿时灰飞烟灭,也使得燕国从一时无两的强国,迅速沦落成一个战国小透明,自此燕国在战国时期就再无多少存在感了,直到亡国之前那段“荆轲刺秦”的热血故事,才有了回光返照般的高光时刻。

这场燕齐之战,严格来说可谓是没有赢家,燕国虽然是曾经差不多占据了齐国全境,但是最后没有保住这个战果,还把燕昭王和乐毅花费半生练出来的精兵丢了大半,再无力发起对外战争,就算是保存国土也是勉强做到而已,还要依靠列国互相牵制才能做到。

看看长平之战后,列国对于赵国实力大损,恐其再无力对抗秦国侵攻,于是默许其对燕国用兵,赵国用李牧为将,一下就攻下了武遂、方城两座城池,之后再用庞暖为将,大破燕军,杀燕国名将剧辛。

而齐国虽说力退燕军,收复全部国土,但是毕竟让燕军在自己国中占据了这么多年,而且之前五国联军大破齐军主力,已将齐国历年积累的底蕴消耗得差不多,故此之后的齐王,都再无混一宇内的野心,只想着享乐度日了。

说来可笑,一场轰轰烈烈、留名青史的大战争,最后竟然是参战的两个国家没有什么得益,只成全了田单一个人。

此战之后,田单顿时成为了新一代的名将,声望直逼战国四公子,历来被后世人评价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之下的名将,也为列入武庙七十二将之中。

此战之中透露出来的许多战法和教训,都被后世历代兵家继承吸收,其中乐毅的攻心战术,都是历代军事家推崇的。

后世历史上的三国末期,晋国的羊祜与吴国的陆抗,在荆州地区的相互对抗,双方都是不约而同采取了攻心之术交锋,留下了“陆羊之交”的美谈。

凤凰元年(272年)八月,孙皓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觐见,步阐数代为西陵镇将,仓卒被召,以为失职,且惧怕遭人谄害,遂于九月举城降晋,送侄步玑赴洛阳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

次月陆抗闻讯,急遣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部进围西陵。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郡治秭归,今属湖北)以救援步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