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十一章 必胜的南征之战

项羽既死,吕马童、王翳等五人各拿着项羽的一部分肢体向刘邦请赏,刘邦也是兑现了封侯赏金的承诺,后来将此五人都封了侯。

吕马童被封为中水侯,王翳被封为杜衍侯,杨喜被封为赤泉侯,杨武被封为吴防侯,吕胜被封为涅阳侯,其中最有深意的就是,这五人死后,谥号都是“庄”,而谥法中有云:屡征杀伐曰庄,这里面的意思,请君细品。

张良所献的“四面楚歌”之计,使得楚军最后的死志完全瓦解,逼得一代霸王项羽无奈出逃,最后惨死于众汉将之手,自此以后,楚地尽归汉室,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刘邦亦顺势建立了大汉皇朝。

“垓下之战”中张良所用的“四面楚歌”之计,虽然也是攻心计策的典范,但是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之作,有此计固然能使得汉军伤亡大大减少,但是就算没有此计,汉军取胜的结果也是不会改变的,只是用了此计,天下大势就再无翻转的机会,也缩短了汉军胜利的时间,减少了诸多变数。

而张良之后的诸葛亮南征,却是整个战役都围绕着攻心之计展开的,尤其是对南蛮首领孟获的“七擒七纵”,更是千秋佳话,不但被诸多文学、动漫、影视借用,就连不少游戏都有借鉴,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三国杀》游戏里面的“南蛮入侵”了。

此次远征,诸葛亮绸缪已久,历经多年蜀汉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军力和物资,这才在不动用魏延、赵云等大将的情况下,发动了南征。

这个时候的蜀汉,虽然经过先主夷陵之败,将蜀汉的家底基本输个清光,但是数年时间之内,在诸葛亮这名政治超群的人治理,蜀汉已经算是缓过气来了。

故此诸葛亮发动南征的这个时候,蜀汉和南蛮部族相对比,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都远远高于南蛮部族。

以这个状态的蜀汉,对战还处于松散部族联盟状态的南蛮,其实开战之前,蜀汉这边的智谋之士已经料定蜀汉必胜的了。

只是南蛮位于烟瘴之地,就算战胜了南蛮一次,下次若是再反叛,也不可能蜀汉什么事都不做,光盯着南蛮了。

毕竟在诸葛亮的心中,蜀汉还是要尽快平定南蛮,使其五到十年内不再大规模反叛,这样蜀汉才能集中全力北伐,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

故此马谡在历史上向诸葛亮献上“攻心之计”,诸葛亮才会认为马谡才智卓绝,与其所想不谋而合,这才有了之后在北伐中防守街亭的时候,“违众拔谡”,让马谡这个一直做参军的转为统帅,去迎接一场对蜀汉北伐一场重要的战事。

马谡此番谋略,记载于《三国志》中,是马谡向诸葛亮述说的,其词为“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这番说话,脱胎于《孙子兵法》中“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之语。

而按照《三国志》只说,却是马谡在诸葛亮领军出征之时,在众人面前向诸葛亮说出的,如果以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推测,估计是诸葛亮和马谡多日探讨南蛮战事所得,却借着马谡之口,让南征军中将领得知,方便诸葛亮之后施计。

之后的整场南征战争,都在诸葛亮的有意安排之下,对南蛮部族虽然进行打击,却没有大肆杀戮,也没有胡乱掠夺。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战事,尤其是“七擒七纵”之后,蜀汉总算将南蛮叛乱平定下来,并重新纳入了蜀汉的管治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