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四十四章 平津战役(一)

而为了不让蒋介石和傅作义部队南逃西窜,以影响将来全国统一的战局,**中央军委还特地施放了一个特大的烟雾弹,以误导蒋介石、傅作义对东北野战军入关时间的错误判断。

那就是指示新华社、广播电台多发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祝捷庆功、练兵开会及东北野战军领导人在沈阳活动的消息,以迷惑、麻痹蒋介石和傅作义两人。

除了施放烟雾弹,**中央军委还命令华北军区第3兵团首先包围张家口,切断傅作义集团西逃绥远的道路,吸引傅作义派兵西援;然后,华北军区第2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出击北平至张家口一线,隔断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以便抓住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争取时间。

而东北野战军方面,则命其主力在开进中夜行晓宿、隐蔽入关,迅速隔断北平、天津、塘沽、唐山间的联系,切断傅作义集团南逃的道路,以便之后逐次加以围歼。

至此,**中央军委对平津战役的大体布局已经完成,华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按照中央军委命令对平津一带的各战略要点逐一进行包围切割。

随着解放军的一系列行动,很快怀来、康庄、宣化、新保安、张家口等战略要点不是被攻克就是被包围,傅作义集团西逃的道路已经是全部被切断了。

但是傅作义集团尚还有南撤的通道,在加上解放军在淮海战场上还有不少手尾要收拾,虽然黄百韬兵团、孙元良兵团相继被歼灭,不过黄维兵团以及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的3个兵团,还只是处于解放军的包围之中,还算是“夹生饭”,远未是放松的时候。

故此***主席指示平津前线领导人:目前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傅作义率部从海上逃跑,为了不使蒋介石、傅作义定下迅速放弃平津向南逃跑的决心,在两星期内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如对新保安、张家口;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不作战役包围,如对北平、天津等地,以待整个部署完成后,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次序,从容歼灭各点之敌。

此等举措,还真的麻痹了傅作义的思想,使其存在相当大的侥幸心理,迟迟未能如蒋介石之愿,率领主力支援南京防御阵地,拖延**解放全中国的步伐。

与此同时,***主席还命令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在歼灭黄维兵团后,作出留下杜聿明集团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的部署。

还命令山东军区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铁路线上预作准备,防止傅作义集团沿津浦铁路经济南向青岛逃跑;随后,又指示华北军区抽调部队,控制保定、石家庄、沧州一线,准备搜捕由平津溃散南逃之敌。

至此,人民解放军已将傅作义集团全部分割包围于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地,封闭了其西逃和南逃的一切道路,将平津地区扎成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口袋”,使其由“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布局完毕,剩下的就是收宫之作了,1948年12月21日,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3、第4、第8纵队共9个旅发起新保安战役,当日扫清外围据点,22日晨开始攻城,经9小时激战,全歼第35军军部和2个师以及保安部队共1.6万人。

**中央军委估计到在攻击新保安之后,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可能向西突围,同时考虑到华北军区第3兵团在兵力上与张家口守军相比不占优势,遂令东北野战军第41军于攻击新保安之前,由南口西进,归华北军区第3兵团指挥,加强对张家口的包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