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七章 宝鸡之恋(3)

我回到了清朝 第七章 宝鸡之恋(3)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第七章宝鸡之恋(3)

匆匆整理一番,佩上枪剑,变得神采奕奕,人也精神了不少,点起一队六十人的精锐近卫,随孔继勋去体察民情。

几年不见,孔继勋变的不那么冲动了,多了几分沉稳。不变的只有当年的理想。这从一路上老百姓们对这位知府大人发自内心的亲慕中就能看出来,不时有人送上茶水请他解渴,而孔继勋也是十分和蔼的和百姓们攀谈,真有几分爱民如子的感觉。看来孔继勋确实实践了当初的诺言,勤勉从政,终于得到了一方百姓的爱戴。

不过这位知府大人太节俭了些,堂堂的四品知府,在见我带了一队近卫,后勤无忧后,竟然借口节省经费,连他的随从都免了,十分明白的表明了心意,赖上我了,要吃本小王爷的大户!

不只如此,在一行人缓缓的出城后,他还饶有兴趣的上下打量我,看的人家莫名奇妙。有些不高兴,抗议:“喂,孔兄?你这是干什么?昨天我们可是刚刚把酒言欢过啊?怎么还看不够呢?小心,骑马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会出交通事故的,小心撞到树上把脑袋磕破了!”

孔继勋的反应却十分奇特,并没有对我的幽默作出应有的反应,反而是继续注视,确定我是真不知道原因后,才笑着解释:“世子莫怪,只是我有些好奇,一路上竟然没有人对世子的装束提出异议吗?”

莫名奇妙的问题,在他的提醒下,顺手检查了一番,笔挺的呢料军装,料子还是上次在广州购买机器的时候顺手从英国人那里买的呢!质量和价格都很不错(贵),亮闪闪的铜扣在初升旭日的映照下,光彩夺目,平添英武。左边悬着古朴的长剑,配上飘逸的披风,长长的马靴,简直帅极了,有什么好疑问的?

看我疑惑,不像是装出来的,孔继勋也就直接了,道:“其实在北京穿奇装异服也没什么,毕竟是天子脚下,人文荟萃之地,人们见识都广!可是在宝鸡这样的保守之地就不好了,别的不说,光是世子这一身短打扮,让那些大户人家看了,一定会大惊小怪的,甚至会降低世子的威望呢!”

终于明白了,也许是习惯了,再加上士兵们同样是军装打扮,所以忽略了这个。有孔继勋的提醒,再看道路上行人见了我们的反应,张口结舌的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更有甚者,恶心的当场呕吐,当然了,暗自欣赏的也大有人在,不过这些人只是偷偷看看,不敢表现出来。

这时,孔继勋继续说道:“世子,不是我多话,你这一身打扮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别人也就罢了,只是我们首先要拜访的这位于老爷,为人严厉,出了名的守礼法,见了您这身打扮,恐怕会有些不敬呢,不和他一般见识才好.....‘

结果我只能苦笑,从来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受到守旧势力打压的。只是一件军装而已,就让还算开明的孔继勋看不惯了。等我推行其它更具有颠覆性的政策后,那还不吵翻天?看来,对变革的困难估计不足啊。应该根据宝鸡的民情略做调整了,首先推行那些容易被这一方百姓接受的东西。

想到这里,不由的感谢孔继勋的提醒,笑道:“谢孔兄提醒,长龄受教,我疏忽了,以前只是行军、打仗,和地方上接触少,忘记了老百姓是守旧的。只是这次来不及换装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孔继勋对我的表态非常满意,笑道:“其实继勋只是提醒世子,宝鸡的百姓不大开化的。说实话,世子这身打扮还是很英武的,你看!不少人(主要是少女)在偷偷瞄你呢!”

得到了部分肯定,本小王爷也来了兴致,趁机向他解释这身衣服的功用,道:“孔兄,我选这身衣服可不是为了好看,实用才是设计这身军服的目的。短打扮干净利落,步兵穿上它,动作灵活,便于行动。肉搏的时候很占便宜的。骑兵穿上它,方便上下马,减少了累赘。对了,这次招收的团练都会配备这样的军服,到时候你就会发现,数千精锐穿着一样的军服,动作整齐划一,非常壮观的。”趁机的诱惑孔继勋,让这个坚决反对团练的人产生一点幻想。

效果还不错,孔继勋先是看了看我身后的精锐近卫,又想象了一下,也有些意动。可惜仅仅是意动而已,只持续了极短的一瞬间,他又提起了‘保守’的问题,道:“世子,还是看看再说吧,别人还好说,凤县于家第一个就不会同意您这么干的!”

我有点不高兴,一早上光听他说什么操纵地方的大家族了,好像离开他们就什么都干不了似的。所以,把脸一沉,道:”哼,那我真要好好见识、见识了,长龄就不相信了,几个大家族而已!离开他们我就招不到兵了!‘

孔继勋也知道我不高兴,却只是摇了摇头,道:“虽然话有些绝对,可是真的就如世子所说,如果他们不同意,在宝鸡还真的有很多事不好干!”

“最起码在凤县是这样,没有凤县于家点头,什么都干不了!”

怎么可能!十分不信。可是在孔继勋给我略微介绍了一番后,才发现真的很麻烦。

原来这关中,关西地区的百姓们的宗族观念本不十分强烈。根本原因是“地权分散”、土地兼并不厉害,百姓中大多是自耕农,所以宗族并不活跃。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十年,连年干旱,就造成了在旱季为抢水,层出不穷的械斗事件。因为抢水的时候人多胜人少的缘故,逼迫着同姓的家族联合起来,这才导致宗族势力大盛!这些为了保护共同的利益而兴起的宗族和南方那些传统的豪门家族不同,十分团结,大都有一位众人敬佩的人做族长。这族长的权威十分强势,很多事没有他们点头,族人们绝对不敢做!除非他不想在故乡居住下去了。

这次我们要拜见的这位于老先生,就是宝鸡地面上最得人心的这么一位族长,因为他德高望重,不但于姓子弟对他言听计从,甚至有些外姓之族也愿意听从他的裁决,很多时候,他说话甚至比凤县县令还好使。

听了孔继勋的介绍,忽然有些意动,于是问身边刚从石营里补充来的一个近卫,道:“石斛,我记得你们也是因为抢水失败才当兵的,是不是?”

感慨的回答:“是啊!大人你是不知道啊,也不知道为什么,天太旱了,不抢水就没法活啊!”

得知水在这里竟然这么重要后,我的一颗心终于落地,缺水而已,难不到我这见识卓越的现代人。如果不是因为不了解山庄现在的机器生产能力,早就对孔继勋夸口解决这干旱问题了。

孔继勋见我从惊讶到高兴,十分疑惑,问道:“长龄?世子?为何如此高兴?”

一笑,这可不忙吹牛,毕竟能生产多少机器我心里也没数,道:“只是找到说服于家人协办团练的方法罢了,不过还要请孔兄帮个小忙,先不透漏我的身份,就当是一个普通的军官好了。”

孔继勋不解为什么本来打算用身份高压的我忽然改变主意了,好在这是他愿意看到的,所以很痛快的答应替我掩饰。就这样,一行人在急驰了百多里后,于午后时分来到了孔继勋口中非常难缠的凤县于老爷的家,拜会这位在地方上很有人望的民间领袖。

和我想象的不大一样,这位于老爷的住宅很是朴素,只是两进的院子,宽敞又朴素,仆人也不多,连待客都是于老爷的长子亲力亲为,根本不像孔继勋说的那副土豪劣绅的样子。只是乡间生活比较优越的普通地主而已。

也就是主屋里悬挂的‘耕读传家’的大匾上的字飞扬凛烈,极有风采,透露出主人的一丝不凡。

到了主人家里,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于老爷不过40多岁,全名于茂德生有二子一女,于树文、于锡文。眼前这位略显清瘦,可是动作利落的年轻人就是他的长子了。显然,于家的家教十分好,因为于树文只是在初见的时候对我们的奇装异服惊讶了一下,随后就恢复正常了,像对待一般的客人那样殷勤招待,很有礼貌。

孔继勋和于茂德打过多次交道了,他见只有于树文一人在家,十分奇怪,问道:“世侄,于老爷呢?怎么不见他在家?”

于树文连忙回答:“禀告知府大人,父亲应邀去调节穆、金两族的纠纷。您也知道,穆家最近经商有得,财力雄厚,所以又和金家起了冲突,父亲只好再去调节了。”

孔继勋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只好苦笑,转过头来询问我,道;“金贤弟,看来你来得不是时候啊!主人不在,我们只好等几天了!”

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堂堂一个知府要见他手下的普通老百姓还要等待!虽然这老百姓有几分本事。生气了,讽刺一下,道:“孔兄,你这知府当的也太郁闷了吧?我怎么听‘贤侄’(两个字一出口,刚才还彬彬有礼的于树文生气的抬起低着的头,显然对我个看起来比他还小的人如此放肆很有意见)的意思,两家竟然要械斗?更过分的是,他们以前还经常械斗,你这知府竟然不能弹压?要一个百姓出头调节?这也太无能了吧!?”

“要是我!早就出兵弹压了!”

孔继勋到没觉得丢面子,他笑着解释,道:“金小弟说笑了,不管怎么处置,为的还不是保地方平安?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由谁出面解决都行。实不相瞒,让于老爷出头调节地方各族的纠纷,还是我提议的,于老爷其实是勉为其难呢。”

惊讶,孔继勋这官当的可真有水平。

没办法,只好在这里等几天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我的卫队不过是出了一次雷打不动的早操练而已,全于家堡的人都被惊动了,可惜的是这轰动不是因为敬佩我军训练先进,武器精良。纯粹只是对近卫们漂亮的军装大惊小怪。

于是好几千人把卫队围在中间,指手画脚,发表感慨。

这个说:“埃,大妹子,你看!那些当兵穿的是补丁衣服呢!真惨啊!”气死我了,那是衣服口袋!

“真的啊!嫂子,这些当兵的小伙子真可怜!衣服上都是补丁,也不知道能不能吃饱饭!”

“肯定吃不饱了,你看,才走了几步啊?头上都冒汗了!”

晕,卫兵们纯粹是因为你们这些长舌妇乱说,乱看,吓的!

很快,又有人发现了不对,惊叫:“啊!快看啊,妹子,他们的鞋都长毛了(汗,翻毛皮鞋啊!原谅她吧,从来没见过),穿这样的鞋还不把脚给捂坏了?”

一句话出,见多识广的士兵们都受不了了,有人光顾着强忍着不笑了,队列都走错了。

于是看热闹的众人一齐起哄,纷纷叫嚷:“看啊!看啊!三嫂子说的没错,他们的脚都捂坏了!路都不会走了!”

有些淳朴的妇女更是母爱泛滥,有人甚至劝道:“小伙子,别当兵了,太苦了,逃走吧!你们当官的不在!”

士兵们实在受不了了,解释:“大姐,其实俺们的吃的挺好的,顿顿有肉,尽吃白面.....‘

“拉倒吧!穿补丁衣服还吃白面?蒙谁啊--!?”

“那不是补丁,是口袋,”卫兵们小声的辩解。

“哈哈,哈哈!”换来的是善意的大笑。妇女甚至发出了邀请,拉着士兵们的衣服,说:“大兄弟,吃不饱就到大姐家来吃,白面不敢说,窝头,饼子管够!”

最后,超级郁闷的卫兵们在大声埋怨了一顿那个设计军装的人后,少有的提前结束了早操练,因为被人当怪物看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啊!

我得知这种情况后,正哭笑不得,不知道该怎么惩罚他们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院传来一阵杀猪一样的凄厉惨叫!一个细细的女声叫的院子里的鸡鸭乱叫,小狗飞跳!

大惊,不好!难道有人要图谋不轨?谋害于茂德老爷的家眷,真是太好了,天赐良机,本小王爷就来一回英雄救美,只要及时救出了于茂德的家眷,那他还不感激涕零,对本小王爷言听计从?

想到这里,高兴极了,拔出长剑,一声令下,“随我去救人。”然后以一个潇洒非常的姿势冲进了内宅。

可惜,等我冲进去后,换来的却不是感激涕零,而是一老一小两个女人张大嘴巴,先是被我手中寒光闪闪的长剑吓的说不出话来,后来那个老女人反应过来,尖叫一声,就吓晕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