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回到了清朝 > 第十八章 (5)把酒论兵

我回到了清朝 第十八章 (5)把酒论兵

作者:hanbingm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30 来源:笔趣阁

陶澎见我答应了他的请求,顿时高兴起来,也顾不上手指的伤了,一把拉起我就走,准备好好的宰我一番,喝遍这街上的所有酒店。

王韬见我没有反对,也只好跟着我一同进了酒店。

陶澎十分得意,喜滋滋的对舒铁云道:“舒兄,这下好了,小弟为你介绍一位贵客,睿王府的世子,有他在,我们兄弟这次一定要尽兴!”一边说,一边挤眉弄眼,告诉舒铁云,这小王爷是一只大肥羊那!不宰白不宰,舒兄你可不要漏了马脚,我们兄弟的酒钱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了。

舒铁云也是洒脱的人,对找人付帐并没有什么不满,相反的,还为了能够和陶澎一较高下而高兴,所以作出一副十分欢欣的样子,抱拳施礼,请我入座。

我仔细观瞧,见他长眉细目,乌黑的头发,举止斯文,怎么也不像是当过和尚的样子,不经意间微微睁眼,顾盼之间,精光一闪,锐气尽现。

在我仔细打量他的时候,王韬也跟了进来,见到舒铁云,惊喜的大叫起来,道:“舒大哥,原来你在这里,让我好找,我说吗,这个时辰你不是还在高卧,就是来喝酒了,这次小弟可是给你找到.......!?”

后面的话被我打断了,既然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舒铁云,就没有必要告诉他我的来意了,借着喝酒的机会试探一下也不错,在这样的情况下的最能够了解真相了。所以我打断了王韬,道:“好了,王韬,今天我们的事情就先不办了,难得和陶兄还有舒兄小聚,今天我们不醉不归。王韬你先回王府去吧,找张总管让他送点银子来,刚才我看上了一件东西,可惜没有带钱,让他带钱来,买回去。”

其实我是找借口,现在我身上多了没有,百十两银子还是有的。

可是陶澎不知道啊!顿时愁眉苦脸,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钱的,本来以为是肥羊呢,那成想,竟然没有带钱。

后来又听到我吩咐王韬回家拿钱,陶澎才高兴了起来,大不了在这个酒店多流连一阵子,等到银子来了,再去别的酒店继续喝。

所以他命令小二继续的上酒。那成想,这个小二刚刚在酒店学徒,还没有学会八面玲珑,一见这个陶澎没有钱,还继续的叫酒,而老板早就抱怨他欠的酒帐太多了。不长眼的来禀告,这位陶爷,不好意思您的酒钱欠的太多了,我们实在是店小利薄,无力负担,要不您请到别家?街口的太白楼不错,还有菜肴供应,比我们强多了。

陶澎当场闹了一个大红脸,虽然他的脸皮够厚。我本来还不知道陶澎为什么对我这么热情的,也立刻明白了,原来是陶酒鬼的酒瘾上来了,又没有钱,所以打本小王爷的主意了。

这次我也变一下花样,不再出言讽刺了,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嘴角略带笑意,微微上翘,意思-原来如此啊,二位是把我当成大户来吃了!不但笑陶澎,还不时的扫视舒铁云,一副一视同仁的样子。看他们怎么反应。

二人既被事主识破了计谋,又有小二在一旁鄙视,顿时有点挂不住了,陶澎怎么说都是翰林院的翰林,堂堂的四品京官,虽然混的是穷了一点。就要发作。

酒店的王掌柜,多年在市井打滚,眼眉挑通的人物,一看事情不好,连忙从后堂出来,一脸的陪笑,狠狠的臭骂了不长眼的小二一顿,然后表示,小的们不懂事,大人莫怪,这样,为了表示赔罪,这一顿我请!

陶、舒二人更是羞赧了,搞的快成吃白食的了!舒铁云干咳一声,道:“王掌柜,不要责罚小二了,说起来确实是我们不对,常常喝你的酒,还赊帐。不过我最近手头比较紧,这样把,你拿纸笔来,我写一副对联,算是对你的补偿。”

顿时,王掌柜像吃了兴奋剂,欢喜异常,连忙去拿纸笔了。

陶澎这才不那么尴尬,可是脸色也更难看了,道:“这次可是便宜他了,舒兄的诗才藻逸,书法亦秀挺绝伦,就是王侯、显贵想求一幅也是难得,竟然让一个小小的酒店老板得到了!”

舒铁云笑道:“陶澎愚痴了,我辈诗藻书法,本为雅事,但求随心所欲,赠于有缘人。怎么能因人而异?这王老板虽然滑溜,可是让你赊了这么多的酒,也是一个实在、有缘的!再说了、有王掌柜香气四溢的美酒助兴,说不定能让愚兄的书法更上一层楼呢!”

听了舒铁云潇洒随意的说法,陶澎不由的惭愧,佩服的说;“铁云兄胸怀宽广,小弟佩服,陶澎过于拘泥于贵贱之分,比起舒兄的云淡风轻,真是自愧不如啊!”

舒铁云笑道:“你也不用过谦了,其实你之所以失态,不过是酒瘾发作罢了。好了,我们兄弟也不要互相吹捧了,免得让小王爷看笑话!”

二人处理的如此得当,不用付钱也能喝美酒,我可十分的佩服,连忙表示岂敢、岂敢,其实是酒店里作的太过分了,二位已经作的够仁至义尽的了,要是换了我,早就大闹一场了!说不定还会把酒店给砸了!

看到王掌柜一脸尴尬的手捧纸笔站在那里,陶澎也没有忘了讽刺一下,道:“说不定,王掌柜以前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图谋舒兄的大笔吧!好借铁云的名气来扬名罢了!”

最后还是舒铁云厚道,接过纸笔,略一沉思,笔若游龙,一挥而就。

只见:“四座了无尘事在,八窗都为酒人开”,文字虽然简练,气象却颇大,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顿时给这小小的酒店增色不少。

陶澎一看,马上叫好,赞道,铁构银划,力透纸背,更不凡的是这一联,贴合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

那王老板一见得了这一宝贝,自己的酒店顿时身价不凡,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千恩万谢,又表示今天所有的酒都是他请,才退了出去,找人装裱,刻匾,自是不提。

小小的插曲过去了,我们三人这才正式的落座,拼酒。

陶澎虽然经过舒铁云的规劝,火气小了不少,可是还没有完全的心平气和,道,:“这次便宜这老小子了,要不是他的酒确实是不错,我拔腿就走,根本不在这里喝!”

只说的舒铁云摇头微笑,笑他和市井之人一般见识。

舒铁云见刚才一顿纷扰,有一点冷落了我,连忙向我介绍起酒店来。

原来,京师酒肆分为三种,酒品十分的繁杂。一种是南酒店。出售的大多是女贞、花雕、绍兴、竹叶青之类的黄酒。佐酒的菜肴大多是火腿、糟鱼、蟹、松花蛋、蜜糕之类的冷盘。一种为京酒店。基本上是山东人开的。出售雪酒、冬酒、涞酒、木瓜、乾榨等酒,而京酒又有‘清’‘浊’之分。所谓清酒,也叫一夕酒。因为产地是在良乡县,所以也叫良乡酒。只有在冬天才能喝到,一开春就会变酸,再也不能饮用了。良乡酒经过蒸馏就是乾榨了。佐餐的菜肴品大都是煮咸栗肉、花生、核桃、榛仁、密枣、山楂、鸭蛋、酥鱼、兔脯之类。要是夏天则有鲜莲、藕、榛、菱、杏仁、核桃,加上冰,称之为冰碗。

最后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药酒店了,是用烧酒加鲜花、果品蒸成,种类更是繁多,像是玫瑰露、茵陈露、苹果露、山楂露、葡萄露、五加皮、莲花白之类,大体上每一种可以食用的花,果品都可以酿造一种酒,当然味道并不是都好了,最佳的只有以上列举的几种。而这种药酒店,只卖酒,并不出售菜肴。想要菜肴下酒,还需要到市肆里购买。

正说着,小二上酒来了,掌柜的得了对联,十分高兴,所以拿手的美酒都上了一点。

陶澎顿时来了精神,笑道:“二三知己,小酌清言,岂不快哉!这次某家就和舒兄把酒清谈,一较高下,来个一醉方休!还请小王爷作个见证,看我二人究竟谁才是酒中的至尊!”

说着,也不管我二人究竟是同不同意,先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大呼痛快,道:“玫瑰露甜香、茵陈露馥郁、苹果露醇厚、山楂露开胃、葡萄露艳丽、莲花白清冽,五加皮别有一番风味、各有各的妙处,一日之内尝遍此美酒,就是给个神仙也不作啊!”

他酒性上来,大呼小叫,极尽狷狂之能事,每次都是杯到酒干,痛快的很。

而舒铁云则是另一种喝法,每每微笑不语,细酌慢饮,说不出的恬静从容。可是他喝酒的速度并不慢,往往是陶澎一饮而尽,他不大的功夫也喝下一碗。

两个人只是对饮,并不强迫我也陪着,而且两人妙语连珠,听听也十分有趣,并不气闷。

只一会的功夫,两人已经喝了十几碗,每种美酒一碗。我暗自吃惊,一碗足足四两,虽然酒的度数不高,怎么也有15、6度,这二位的酒量还真不一般的大!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喝完了药酒,三个人出门而去,陶澎笑道;“小王爷,陶澎得罪,我本来确实没有按着好心,因为和舒兄投契,所以要和他一较酒量。不过我二人皆是穷困之人,所以想拉小王爷一起,为我二人付帐,让小王爷见笑了!”

看他二人如此的豪气,洒脱,虽然我讨厌陶澎,可是舒铁云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不由的豪气顿发,笑道:“陶兄言重了,二位是真豪杰,我有幸为二位见证,正求之不得呢,就由小弟做东好了,今天咱们就喝遍这北京所有的酒楼,看看到底谁才是这酒中的王者!”

二人看我说得豪气,大喜,舒铁云更是吟诵道:“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既然小王爷有这样的美意,敢不从命!就让我三人纵论天下大事!”

一连喝了5、6家酒店,虽然是每家酒店,每一种酒只喝一碗,但是一碗也有四两,这二位足足喝了十五六斤,虽然度数不高,我暗自算了一下,足足合白酒二斤,可这二位一点醉的意思都没有,不由的暗自乍舌。以前看水浒,武松在景阳岗连饮十八碗,还以为吹牛呢,今天见了才知道不虚。一来是酒的度数不高,高的不过十五、六度,低的如良乡酒含酒精才4%左右(我家里的女眷告诉我的,其实这个时候的女人们才比较喜欢喝度数这么低的酒),和后来的啤酒差不多。二来,确实有人天赋异禀,千杯不醉。例如眼前的二位。

这不,陶澎是越喝越精神,一手持碗,一手捻着自己的短髯,道:“‘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古人诚不欺我!如此美酒,不由的令人想起那慷慨悲歌的燕赵任侠之士!要是现在有壮士可以舞剑助兴,想来风雷骤起,犹如雪花飞舞,真是壮观那!”一边说,一边有意无意的暗示本小王爷,那意思,听说小王爷武功高强,刚才您又露了一手,捏的我的手指可是很疼呢!小王爷是不是露一手给我们助助兴那?

我呸,小爷又没有喝醉,那能让你这个酒鬼如意?这小子还在为刚才的事情耿耿于怀呢。再说了,我学的可是正宗的武当剑法,招招见血,全是杀人的厉招,可不是那什么公孙大娘的花架子能比的,光好看,不好用。本小王爷出手可是要见血的!所以,扭头不理他。

没有想到,舒铁云也对这个有兴趣,讶异道:“哦?没有想到世子竟然精通武艺!不知道是那位高人的弟子?现在满人贵渭里有这样本领的可是不多了!”

陶澎一见有人附和他,来了精神,开始卖弄起他听到的那些传言,什么我武功高强了,晚上没事就飞檐走壁玩了(上次本小王爷发了财,一时兴奋,在房顶上唱歌,唱的手舞足蹈,让人看到了,传言四起,都快把我传成小神仙了),掉到结冰的湖里都能一下子跳出来了!(看来,我上次的表现给陶澎留下的印象很深),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这不,陶澎伸出他肿的和胡萝卜差不多的手指来证明他说的不是空穴来风。

这一来,舒铁云对我的兴趣更大了,现在满人和以前可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富贵子弟,早就没有以前金戈铁马的精神了,遇到一个精通武艺的可不容易,而且这位小王爷的地位还挺高,宗室之后,皇家子弟啊!所以好奇的问道:“原来世子精通的竟然是技击啊!我还以为世子擅长的是弯弓射雕的战阵功夫呢!不过,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好奇了,学生知道,学这技击之术可是很辛苦的,非有大毅力不能登峰造极,要是真的如陶澎所说,世子的功夫可是不凡,恐怕都可以和一流高手一较高下了!不知世子可否告知是为了什么才下这么大的功夫呢?”

果然,这个舒铁云不愧是在军队里混过的,见识就是比陶澎这纯粹的文人广,竟然能够凭借传言就推测出我是一流高手!(呵呵,自己吹嘘了!费老头说,我还要经过一番磨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地,不过人家说的好听,我就勉为其难的默认了)听他的语气,是认为我是旗人里那难得一见的胸怀大志的,所以要试探一番。不由的来了精神,你试探本小王爷,本小王爷还要试探一下你呢,看你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想到这里,故意作出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端起酒碗,深深的喝了一大口,才道:“说起来就话长了!”看二人果然如我所预料的露出用神倾听的样子,特意的停了一刻才又说:“不过这可是本人的**,就不足为外人道哉了!”

二人本来被吊起的胃口立刻就到了,陶澎更是露出一脸的不忿,那意思,本来以为能够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呢!那成想你是卖关子,真是不痛快啊!

我耍够了他,才道:“其实,告诉二位也无妨,但是光我一个人说,好像有点不公平那。小弟有一个主意,不若我们找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话题,辩论一番,只要有那一个人的见识确实不凡,让别人折服,他就有权利提出一个要求,而输了的人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这样只要舒兄确实有才能,让我佩服,那么你的问题,小弟一定回答!”一边说,一边直视舒铁云的眼睛,发出挑战!

一直风轻云淡,表现从容的舒铁云,在我发出挑战的一瞬间,眼睛一亮,露出隐藏的真性情,虽然仍是默默无言,但是我相信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并欣然接受了挑战。

那边,陶澎光顾喝酒了,又因为位置的原因,看不到我二人的交流,欣然答应。料想,以他的才华,还有什么作不来的!笑道:“好,此法甚妙,就依照小王爷说的办,到时候可不能反悔啊!一会我赢了,陶某就要让小王爷舞剑助兴!还负担我三年的酒钱,小王爷,谢谢了,您真是好人那!”好像已经赢定了的样子。

看他狂妄的模样,本小王爷就不爽,哪能让你如愿!

趁机提出自己的建议!道:“二位想来也知道,我们旗人大都不学无术,要是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那不用比也知道肯定是我输了。这样好了,我们满人擅长的是骑马射箭,二位迁就我一些,谈论一下用兵好了。想来二位饱学之士,对兵书、战策也不会陌生的。”

听了我的建议,舒铁云正中下怀,本来他就是要试探一下,看我是不是胸怀大志。

陶澎可就不干了,他虽然博学,兵书也读了不少,可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经过实践那!都是纸上谈兵!就要提出抗议!忽然看到舒铁云给他猛施眼色,让他不要反对。略微一诧异,猛然想到,听说这位世子前几天在乾隆爷面前大放厥词,结果惹的皇帝不高兴,好像是被发配军前效力了吧!再联想到舒铁云的经历,素来有知兵的名声,顿时猜出了我的来意。原来这位小王爷,是看上了舒铁云的才能,招揽人才来了。

陶澎是一个聪明、豁达的人,在他看来,舒铁云正落魄,而我又有钱、有地位,舒铁云为我效力也不错,君子成人之美。他还是不趟这混水的好。打定了主意,他笑道:“哈哈,这次世子可是挑了陶澎最差的一个方面来问,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参加了,你们二位谈论好了!不过世子,我可要提醒你,舒兄素来擅长用兵,你可不要拿简单的问那!这样就显不出他的才能了!”说完了,又促狭得对舒铁云眨了眨眼,表示这次我可是成全你了,还提出了要求,“舒兄,我可是看好你,等你赢了,也不要问小王爷为什么学武了,让他替我付三年的酒钱就好了!”

虽然陶澎并不看好,我却不在意,此时一心想的是找一个合适的题目考考舒铁云的能力。

问什么呢?有了,既然舒铁云被公认有知兵的才能,那就问个大点的-‘台湾问题’好了。

各位莫笑,其实台湾问题早有了,台湾一直以来和大陆的联系就不强,因为隔着海峡的缘故,自成一家,大陆强,则归顺,大陆混乱,则自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就是在清朝,前有康熙时候的郑经据台,后有乾隆时候的林爽文起义,席卷整个台湾。就问这个好了!

我道:“长龄愚鲁,向来以为脱离了实际,泛泛的谈论兵法,是纸上谈兵,最不可取。我想请教舒先生的就是,台湾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和我中原分分和和,战事不断,很少有安宁的时刻,在不久之前,更是有林爽文逆贼叛乱,席卷全岛,要不是富康安大人英明善战,说不定就会酿成的大祸的,现在仍然纷扰不断,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还没等舒铁云回答,刚才还说不介入的陶澎就忍不住了,笑道:“这一次世子可是问对人了,要知道这次平定台湾的方略还是舒兄谋划的呢!这世间恐怕再也没有人比舒兄更厉害,数月之间就能平定这么大的叛乱了。”

哦?既然如此,我的兴趣更大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看看清朝的人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舒铁云微微一笑,道:“世子见笑,陶澎就是这么的喜欢夸大其词。平定台湾叛乱是皇上英明,富大帅英明,将士英勇奋战的缘故,我只是提出小小的建议罢了。”然后徐徐表示自己的见解:“台湾,海外孤悬,民情浮动,易为反侧,一旦有事,消息难通,救援不及,容易造成大乱。其实,守台的策略说出来十分简单,只要遵从这样的策略,台湾必定固若金汤,就是有小的叛乱也能很快的扑灭!”

看他说的这么轻描淡写,我顿时来了兴致,急切的表示:“欧?还有这样的妙策,愿闻其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