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盐务

侯门庶子 第二百四十二章 盐务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有些灰心的高进忠,很快写了一封信,然后派人骑快马,连夜送去南京。

第二天,永昌帝收到了高进忠的信,顿时失去了一切希望,人也犹如傻了一般。

“太上皇!”

低声唤了一句,而后走到永昌帝的身旁,关怀的说道:“您要多保重啊!”

“伴伴,你说朕该怎么办!”

高进忠不能东进,无兵无权的永昌帝,已经没了讨价还价的本钱。

“不如答应楚忠平等人的要求,以辅政的名义,监管朝政,以待时机!”

如今的情况,明显是贺元盛跟浙党达成妥协,那么永昌帝要是再不识相,恐怕什么也得不到,还会有危险。

毕竟暴毙的皇帝,也不是一个两个,就别说太上皇了。

“朕不甘心啊!”

“哎!”

萧静叹了口气,暗道,谁让你放不下仇恨,不肯跟贺元盛合作。

在萧静看来,跟贺元盛合作,明显是利大于弊。

哪怕失去了盐税,但登上皇位,可以徐徐图之,届时会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

“现在答应贺元盛的条件,还来得及吗?”

这时永昌帝又想起了贺元盛,隐隐有了一丝悔意。

不过萧静没有回答,因为情况不同了,达成协议的浙党跟贺元盛,需要永昌帝的地方不多。

萧静的沉默,让永昌帝明白过来,无奈的说道:“一切都交给伴伴了你看着办吧!”

说完永昌帝站起身来,去了后院。

这让萧静异常无奈低声说了一句:“又是这样!”

可没办法他还要收拾乱摊子,于是去见陈士骏。

不过这一次陈士骏的态度,有了些变化只说新君的事绝口不提太上皇辅政。

萧静一看就明白,这是局势不同,浙党不打算给好处了。

“陈大人,你说新君登基之时太上皇不出现或者写一封圣旨,痛斥佳和郡王不孝,会如何?”

此言一出,陈士骏的脸色,顿时发生变化。

因为永昌帝是佳和郡王的父亲真要这么做了,哪怕不能影响新君登基也会掀起一些波澜。

看到陈士骏变了脸色,萧静继续开口:“何况荆王殿下对太上皇,可是忠心耿耿啊!”

这略带威胁的话让陈士骏不得不妥协淡淡的开口回应:“萧公公打算如何!”

“很简单按照之前的约定,佳和郡王登基,太上皇辅政!”

“好!”

为了大局,陈士骏只能答应,双方算是达成了协议。

此事议定,南京城的官员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新帝登基事宜。

新帝登基,自然要有皇宫,可大乾王朝刚刚迁都,财政空虚,根本能有能力新建皇宫。

最后没有办法,修缮了南京城内,一座皇家别院,作为新的皇宫。

三月初六,佳和郡王,在浙党的拥戴下,登上皇位,年号康和。

不过这位康和帝,今年只是十而岁,任谁都知道,这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新君登基之后,有着辅政名义的永昌帝,当即下了一道旨意,要贺元盛让开道路,放高进忠进京。

此事遭到浙党激烈反对,不过局势已定,贺元盛马上传信李宗廷,让其放开道路。

毕竟永昌帝没了支持,如何跟浙党斗。

不过为了稳定局势,不让农民军四处劫掠,南归大军,直接尾随其后,跟着农民军东进。

此举楚忠平等浙党官员,措手不及,只能下令,让秦良佐快速东进。

就这样,三方人马,四十万人,先后来到南京城。

由于相互强制,三方取得了默契,都在城外扎营,不得进城。

“侯爷的手段高啊,有了太上皇牵制,楚忠平等人,日子可就难过了!”

馆驿内,赵文煜笑呵呵的开口,神情是一片轻松之色。

“他们斗得越凶,对本侯越有利!”

贺元盛笑呵呵的回应一句,接着拿过两本册子,递给赵文煜:“首辅看看这个!”

赵文煜立刻接了过来,等看过之后,脸色严肃起来,淡淡的问道:“侯爷想要整顿盐务!”

大乾王朝,主要的产盐地,就是两淮盐场。

而这两本册子,其中一本,是盐务官员,呈上来的,记录的是两淮盐场的产量,以及盐税的数目。

另外一本,则是密探调查出来的,上面有两淮盐场真实的产量,以及贺元盛估算出的,盐税的大概数目。

不过两本册子上,数额差距巨大,贺元盛估算出的数字,要超出官员们上报的两倍。

也就是说,大乾王朝的盐税,

要超过千万两,只是其中的七成,都被官员们吃了。

“盐务如此混乱,自然要好好整顿一下!”

贺元盛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杀意。

现在的他,极度缺钱,毕竟北上勤王这一仗,消耗了几十万两银子。

而且麾下十几万大军,每一个月,都要消耗白银三十多万两,让贺元盛都快撑不住了。

这也是南归之后,贺元盛没有扫荡海盗,发展海贸的原因。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贺元盛把注意力,放在盐务上,想要弄些银子。

“盐务之事,牵扯太大,侯爷若是动手整顿,很有可能出大乱子!”

赵文煜开口提醒,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

“只要派遣军队,控制控制两淮盐场,然后同一时间抓捕涉案官员,能出什么乱子!”

如今贺元盛手中的现银,已不足百万,所以急需一笔银子补充,这才准备大动干戈。

“哎!”

赵文煜先是叹了口气,而后缓缓的说道:“侯爷,盐务之事,盘根错节,表现上看去,好像是官员们主导一切。

可这些官员的背后,都有大盐商做靠山,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导,若你只动一两个还好,可若整顿盐务,这些盐商,就要反弹了!”

“一些不法商人,就算反弹,又能怎么样!”

贺元盛有些不解,因为商人反弹,无非就是罢市、或者利用舆论,给官府施压。

而这种行为,在贺元盛眼中,只是小儿科,用铁血手段就能治理。

看到贺元盛不解的目光,赵文煜开口解释:“侯爷一旦整顿盐务,盐商们定会团结一致,他们会关闭商铺,让市面上没有一粒盐。

如此一来,百姓买不到盐,势必发生混乱。”

“只要以铁血手段镇压,还怕稳定不了局面?”

这番话让赵文煜摇了摇头,淡淡的开口:“只是盐商,自然好对付,可灶户呢。”

接着话锋一转:“扬州的盐商们,非常精明,把一些小利,让给了以煮盐为生的灶户,若是对盐商动手,灶户们定会跟盐商共同进退,届时罢工停产,乱子可就大了。

赵文煜的话,让贺元盛的表情,凝重起来,他还真没想到,盐商集团,会这么聪明,竟然将灶团结户起来。

如此一来,此事还真有些麻烦,毕竟两淮盐场,以煮盐为生的灶户,足十几万人,他们都在此事上受益,定会集体反抗。

“多谢首辅的提醒,本侯会谨慎一些!”

贺元盛推翻了原来的想法,毕竟灶户们若是跟盐商站在一起,就不能用铁血手段了。

不过此事还要调查一二,然后才能做决定。

贺元盛的话,让赵文煜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对方会放弃之前的想法。

因为如今的局势,非常复杂,若是花费巨大精力,整顿盐务,实在有些不智。

毕竟永昌帝,以及浙党官员,都在一旁虎视眈眈,若是贺元盛搞出大乱子,就被动了。

不过赵文煜没有多说什么,现在的他,还不会死心踏地给贺元盛卖命。

之后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赵文煜告辞离开,贺元盛也开始派人,仔细调查盐务的事。

这一调查,很快查到了真实情况。

灶户们产一斤盐,若是卖给官府,会得到三十几文钱,可直接卖给盐商,能多得三分之一。

这十几文钱的利益,谁都会动心,所以大量的私盐,进入了盐商的口袋。

至于盐务官员,已经被盐商们喂饱了,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保证基本的盐税,能对朝廷有个交代,其余的什么都不管。

“哎!”

看完具体情况,贺元盛叹息一声,觉得事情有些麻烦。

若只是盐商,跟盐务官员,自然好对付。

可盐商们不太贪婪,知道让利,把灶户团结起来,就不好对付了。

同一时间,扬州城内,一座巨大的五进院子中,四个中年人坐在一起,也在谈论着盐务上的事。

“如今朝廷将盐务之事,交给了长宁侯贺元盛,不知三位仁兄,有何打算?”

一个中年人率先开口,此人是杭州刘家的家主,刘常善。

刘家,是扬州最大的盐商,控制着两淮盐场,十分之一的食盐。

“老规矩,先送上一份厚礼,看看对方的态度!”

马上有人回应,此人叫做范继敏,同样是扬州城的大盐商。

“不错!”

“合该如此!”

另外两人也开口附和,他们分别是扬州魏家,李家的当家人,也是大盐商。

不过三人得回答,让刘常善叹了口气,沉重的说了一句:“就怕这位长宁侯,跟别人不一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