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侯门庶子 > 第二百四十三章 闻风而动

侯门庶子 第二百四十三章 闻风而动

作者:淡淡的平常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5:47 来源:笔趣阁

“刘兄,难道你得到什么消息了?“

范继敏立刻开口询问,神情也有几分凝重。

魏家、陈家的当家人,也把目光看向刘常善,等待着他的回应。

“长宁侯性格强硬,不是易于之辈,现在他盯上了盐务,绝不会放任以前的情况!”

接着话锋一转:“而且朝廷南迁,处处缺钱,长宁侯手中,还有十几万雄兵,你们说,他会看着大量盐税流失吗?”

此言一出,其余三人的脸色,都有了变化,气氛也凝重起来。

这时刘常善继续开口:“而且这一年多的时间,长宁侯一直在自筹军饷,杭州那边的几个大户,可是倒霉了啊……”

自从传出贺元盛总领盐务的消息,刘常善马上派人调查他的过往,很快查到海商王家被抄,

催宏图交出大量家产之事。

这些消息,让刘常善确定,贺元盛为了银子,敢碰任何人。

因为浙江王家,可不是小门小户,官场上的势力,比刘家要强得多。

所以刘常善很担心,生怕一个不慎,家族被灭。

毕竟王家满门,现在还在大狱中关着,哪怕王礼善这个福建巡抚,也无能为力。

“难道贺元盛,敢对我们下狠手不成!”

范继敏开口,只是语气中,带着点担忧。

这些盐商都很精明,明白他们虽有手段,可贺元盛若是动武,根本没有办法抵挡。

就算事后闹出大乱子,让两淮盐场彻底崩溃,可几大盐商,结局也好不了。

“没打过交道,老夫也猜不到他会如何!”

顿了顿,继续开口:“不过浙江王家的下场,可是前车之鉴,我等不能不引以为戒。”

“世伯你找我们来想必是有了主意吧!”

这时魏吉开口了,他是魏家的当家人也是四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三十来岁。

而这个年纪却能执掌魏家,已经代表着他的能力。

“魏贤侄老夫是有了一点主意就是不知各位的态度!”

刘常善的语气中,带着些商量的意味,因为关乎四家利益的事,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

“世伯请说!”

“老夫认为朝廷的盐税有些少了,应该增加一成!”

这些盐商,之所以能保持平安,就是他们心中有数,一直把流失的盐税控制在朝廷的接受范围之内。

而每年三百多万两,差不多是真实盐税的三成其余的部分,都被官商勾结吞掉了。

当然大头是这几家的,因为刘、范、魏、李四家能拿到两淮盐场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食盐。

“刘兄那可是上百万两银子!”

刘常善的话,让范继敏变了脸色,语气也有几分急切

“若不这样,长宁侯要是对我们动手……”

刘常善没有往下说,可话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

因为盐务上的猫腻,很多官员都能猜到,只是盐务上的官员被喂饱了,不会再朝廷上发音。

而注意到此事的朝臣,不敢捅这个马蜂窝,毕竟此事弄不好,就会引发天大的乱子。

再加上历年以来,文管集团腐化不堪,只顾争权夺利,更没有人来管这烫手山芋了。

“世伯,若是增加一成盐税,能保证我们的平安,倒是可行。”

魏吉最先开口表态,接着话锋一转:“可小侄担心,若是长宁侯不满意怎么办?”

“那就再让一成!”

“什么?”

范继敏再次叫唤起来,因为一成就是上百万两,他岂能不心疼。

“范老弟,难道你不同意?”

“刘兄,我们总共才拿四成啊!”

盐税的确是被官商勾结,吃了七成,但四大盐商得到的,也不过四成而已,其中有两成,要打点盐务上的官员,还有一成,则是给了煮盐为生的灶户。

所以让出两成,四大盐商所得,立刻就会减少一半,范继敏岂能不急。

“那范老弟的意思,是要跟长宁侯硬碰?”

“民不与官斗,范某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不一定会知道这里面的猫腻。”

接着话锋一转:“就算知道了,也不用把银子交给朝廷。”

范继敏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直接用银子,买通贺元盛。

“哎!”

听了这些话,刘常善叹了口气,而后开口说道:“长宁侯总领盐务,只要每年上缴朝廷百万两盐税即可,其余的,全部留作军用。

而江浙两省的官兵,自从整顿之后,过得是什么样子的日子,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正是了解的情况多,刘常善才会如此凝重,甚至愿意吐出两成盐税,来换取平安。

毕竟贺元盛跟别的官员不同,得到的银子,全部用来养兵,根本收买不了。

所以刘常善知道,贺元盛不会放弃盐税这块肥肉,若是四大盐商,真的不知进退,恐怕会有灭门之祸。

这番话,也让其余三人眉头紧锁,都在思考着此事。

毕竟这四大盐商,能用让利的行为,团结所有灶户,可见不是傻子。

而江浙两省军队的情况,他们也知道,在刘常善指出其中的问题后,自然会多想一些。

“世伯,小侄同意你的意见,可长宁侯还不满足,该如何是好?”

魏吉的心思很深,更了解形势,知道贺元盛这样的人,绝对胸怀大志。

而让出两成盐税,表面上看,是四大盐商,做出巨大让步,可这些盐税,本就该是朝廷的。

也就是说,四大盐商,是在贺元盛口中抢肉吃,他岂能罢休。

“贤侄有何高见?”

刘常善有些不解,在他看来,让步到这个程度,算是很有诚意了,哪怕为了稳定,贺元盛也会妥协。

“哎!”

魏吉叹了口气,然后开口说道:“表面上看,世伯的办法,是做了巨大的让步,可实际上,这些盐税,本就是朝廷的。

长宁侯又是胸怀大志之人,性格更是强硬,岂会看着别人……”

把心中的想法说了一遍,最后苦笑道:“就怕我们怎么做,他都不会满意,毕竟我们几家,相当于盐政上的寄生虫。”

这番话,让其余三人的脸色,异常难看,却没有反驳。

过了半晌,刘常善凝重的问道:“那依贤侄之意,应该如何。”

“伯父的办法可以用,但也要做两手准备,万一长宁侯要对我们下手,也不能坐以待毙。

也许局势混乱之后,长宁侯为了大局,会容忍我们一二。”

盐税上的利益太大,四大盐商,正是依靠此事,才能富得流油,所以他们绝不会放弃。

而魏吉非常精明,知道一味的退让,反而会被认为软弱,所以提出了这个建议。

“后生可畏,贤侄倒是比老夫还要高明啊!”

刘常善发出一声感慨,看着魏吉的目光,非常的复杂。

他对魏吉很看重,在看重的同时,还有几分忌惮。

因为扬州的四大盐商,虽然在大事上,能够做到共同进退,可私下里,也有些争斗。

毕竟利益就那么多,你多吃一口,我就少吃一口,彼此间自然会有些争斗。

所以魏吉的能力强,对刘家来说,也是潜在的威胁。

至于其他二人,倒是没想太多,也不反对这个意见,因为刚刚得分析,让他们明白,若真不知进退,恐怕会自取灭亡。

达成协议的四大家族,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并派人去见贺元盛。

时间很快过了两天,南京城内的贺元盛,正在查看四大盐商的资料时,宋志走了进来。

“侯爷,两淮盐运使、陈久凌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贺元盛淡淡的开口,接着把手中资料收起来。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陈久陵在宋志的带领下,走进馆驿。

“下官陈久凌,见过长宁侯!”

一见贺元盛的面,陈久凌立刻躬身施礼,态度非常恭敬。

“陈大人免礼!”

贺元盛客气了一句,然后吩咐亲兵上茶。

“得知侯爷总领盐务,下官喜不自胜,本应第一时间前来拜会,可公务繁忙,这才耽搁几天……”

落座之后,陈久凌再次开口,说了一些场面话。

“陈大人是盐运使,掌管两淮盐场,每年为朝廷提供数百万两盐银,公务繁忙也是应该的。”

由于盐务之事非常麻烦,贺元盛此时,还没想好要如何动手,自然要应付陈久凌一番。

接下来,两个人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陈久凌这才进入主题:“这次拜会侯爷,还有一件事,就是两淮盐场产量增加,盐税也多了一些,下官不敢做主,所以来此请示侯爷,该如何处理。”

这番话,让贺元盛一愣,当即开口问道:“盐税增加了多少!”

“盐税增加了一百零五万两,此时存放在扬州盐运使司衙门!”

接着话锋一转:“这些税银要送往何处,还请侯爷明示?”

贺元盛把眼睛一眯,思索了一会,道:“盐税先留在盐运使司衙门,过几日,本侯派人去取!”

得到这个答复,陈久凌好像轻松一些,继续开口道:“扬州城内的几大盐商,得知侯爷总领盐务,想要来此拜见,不知侯爷以为如何?”

“本侯公务繁忙,此事就不必了!”

这个回答,让陈久凌目光一缩,脸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