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调戏大宋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能梗

调戏大宋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万能梗

作者:破军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37 来源:笔趣阁

范府的装饰不见华贵,但很是典雅,把书香门第这几个字,玩的是透透的。宁晏左右看看,墙角上的字画都是名家手笔。

以朱大爷的位格,应该不至于用赝品。

听说古代有互赠书画的恶习,不知道朱大爷有没有,等下问问。

“宁公子稍待片刻,相公身体不适,尚在休憩,须臾且至。”

老仆拱手道。

朱大爷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腿脚确实不太方便,上午还跑了一趟公堂去捞自己,也是难为他了。

那就等一会儿!

“公子可在府中。”

宁晏问道。

这货可是惦记着自己请他玉香楼,这不能答应,绝壁不能答应!

“宁公子问的是哪位公子?”

好吧!

大意了。

“当然是纯礼兄!”

朱大爷其他儿子,宁晏也不认识。

“三公子在吴县进学,未在府中。”

老仆回道。

“我与纯礼兄一见如故,如今登门拜访,却未能一见,可惜!太可惜了。”

嘴上说可惜,心里笑嘻嘻。

少了范纯礼这么一个讨账鬼,宁晏愉快的捧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刚放下茶杯,就看见穿上朱大爷皮肤的范仲淹,在后辈的搀扶下来到客堂。

宁晏赶紧起身,照着大腿抱过去……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学生宁晏,见过范相。”

宁晏恭敬的行礼。

再怎么说,这也是大宋一朝文官的天花板,史书上人臣典范,范仲淹范相公,虽然披着朱大爷的皮肤,但是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朱大爷点点头,算是回应了宁晏,接着道。

“方才老夫听人说,与犬子一见如故,未能一见,甚是可惜!”

我只是按流程客套一下!

“可怜犬子,为人忠厚!却误交匪类,以至于声名受损。宁晏,老夫问你,若遇上是如此恶贼,你当如何。”

忠厚!

忠厚就不会讹我带他去玉香楼了。

不就是冒用了一下名号,至于这么小心眼吗。说好的宰相肚里能撑船……

“相公此言,学生不敢苟同。”

这事,打死都不能认。

“若是冒用名号,行无耻之事,陷对方于不义,自是不该。可在下用范兄名号,却是行正义之事,为无辜流民谋福祉,现世人皆知,范兄有父兄之风,不畏强权,以民为本,行先天下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事。”

范兄,我这都是为你好!

你看看,纯属给你刷了一波声望。

可惜范纯礼现在不在,不然跟他提一下玉香楼之事,就这么算了。

宁晏静静的看朱大爷反应。

“卖弄唇舌之徒,老夫长你一辈,此事就不与你计较。”

朱大爷哼了一声,大概是觉得在这跟宁晏打嘴炮实在是有点跌份,这事就当揭过了。

把宁晏找来,当然不是纠结这点微末小事。

“宁晏,今日公堂之事,你有何交代。”

朱大爷道。

“交代什么?”

宁晏一脸懵逼。

“老夫为搭救你,与侯胜当堂对峙,若是传扬出去,老夫颜面扫地,你不该为老夫交代一番,比如,那新粮试种之事。”

就这事,您直说不就完了,非要绕弯子。

而且,理由也不找好一点。

您老什么位格,一个小小的五品通判,还不是随便拿捏吗。

“相公,新粮试种之事,学生也是无奈之举。”

老规矩,先卖一波惨。

“相公不知,家兄历年行伍,如今已过而立之年,尚得天眷,与嫂嫂既成姻缘,嫂嫂云氏……嗯,温柔贤淑,持家有道……”

“奈何,嫂嫂娘家家道中落,兄妹颇多,足足三百余户,近千人之数!”

宁晏用手夸张的比划,心中哀嚎。

这不算卖惨,属实是真的惨。

谁家娶媳妇,娶了三百多户,一千多人,而且大部分还是那种精壮汉子,一顿能干八大碗饭那种!

“所幸宁家祖上余荫,尚有薄田千亩,宁晏稍懂经商之道,尚能接济。可谁知今年一场大旱,收成不足一半,云氏千人,嗷嗷待哺……”

“学生掏空家底,也是杯水车薪,好在学生幼年时,家门口路过一高人,此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学生交谈得知,南洋有一占城国,国不足方圆百里,种占城稻,此稻种一年可种双季甚至是三季,亩产可达八石。”

小时候,我家门口路过一位先生……

这个梗简直就是万能,宁晏打算一直用下去。

“可是教你算学之道的那位高人!”

朱大爷很快就捕捉到宁晏话里的重点。

这……

自己挖的坑,闭着眼睛也得填。

“相公明鉴,正是那位高人。”

“此人精通算学一道,混合算法,让老夫眼界顿开,想不到,竟还有如此见识,能得如此高人教诲,也算是你的造化。”

朱大爷表达了一番对高人的尊崇,接着继续道。

“占城稻之名,老夫也听过,可你确信,此稻能种双季,亩产可达八石!”

这才是朱大爷最关心的事。

“此事事关重大,老夫一生公正,今日在公堂之上,为你行偏颇之事,若是你胡言消遣老夫,老夫定不饶你。”

“你可知,此事老夫算是赌上了身后之名。”

这么严重!

宁晏还真没想到。

只不过是为了养活三百小舅子,决定种一下双季稻,却要朱大爷搭上身后名!

朱大爷都已经七十几岁了,没几年好活了。

现在他几乎是无欲无求,所以才能写下那千古名句,不以为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唯有身后名,这一点谁都放不下。

纵观他这一声,少年登科,中年戍边,老年经历庆历新政虽黯然退场,但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于他的身后名,别人不清楚,宁晏当然清楚,谥号文正,这可是最高规格待遇。翻遍史书,能得到这个谥号的,总共就凑不齐一桌。

要是因为这事,把这搭进去,宁晏都该洗干净脖子上吊了。

“范相放心,双季稻一事,宁晏有八成把握,宁家庄园所种千亩新粮,正是这占城双季稻,如无意外,金秋之后,便能收割,八石不敢确保,但六石收成,宁晏尚能保证。”

即便是心里稳的一批,宁晏还是习惯性的给自己留了点退路。

万一他娘的水土不服,产量不佳的话,怎么着六石也是有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