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调戏大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血亏

调戏大宋 第一百三十二章 血亏

作者:破军骑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37 来源:笔趣阁

“六石足矣!”

朱大爷如释重负的点点头。

“如此一来,老夫就放心了。”

虽然亲眼见过秧苗,也见宁晏在公堂上亲口承认。但是,范仲淹还是忍不住把宁晏召进府中,亲自询问。

得到宁晏的再三保证,他总算是心里有一些底。

“宁晏,你可知,老夫为何如此看重这占城稻试种。”

朱大爷反问。

这语气里面,明显有考究的意思。

还不是因为你们装逼失败!

沉吟片刻,宁晏道。

“占城稻产量丰厚,若是朝廷引进,且试种成功,对我大宋来说,基本可以确保江南一地,再无谨记之忧。范相曾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足见忧国忧民,如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范相当然责无旁贷。”

宁晏表示崇拜的抱拳。

你就说这一波马屁拍的溜不溜吧。

“行了!老夫知你巧言机辩,休要卖弄。”

朱大爷很是嫌弃的挥挥手,心里是怎么滋味,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新粮试种,确实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老夫着实责无旁贷。可不仅如此……”

停顿了片刻,范仲淹看向宁晏,继续道。

“今年江南大旱,收成不足,如今粮价大涨,百姓人心惶惶。天灾已成,就怕**将至!”

朱大爷一脸担忧的表情,问向宁晏。

“你可知,何为**?”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不能太快说出来,否则不符合我一个小秀才的人设。

装作沉吟了一会儿,宁晏抬起头道。

“学生以为,无非就是趁着大灾之年,囤积居奇,抬高粮价,百姓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只能向权贵出卖田宅,如此一来,流民增多,我大宋耕农愈少,沦为佃农,便会重演前朝之……”

等等!

您别那么看我行吗。

这都是老套路了!

感觉到朱大爷的神色不对,宁晏赶紧选择闭嘴。

朱大爷不可思议的看着宁晏。

对于宁晏的才学,朱大爷是绝对认可,否则也不会钦点凤雏之才!但那仅限于处理公务,以及算学一道上。

原本是想借着这个话题,指点一下宁晏,对于民生方面的见识。

可没想到,宁晏两句话,就把这个事摆在台面上。

这节奏,明显不对啊!

朱大爷想象中的情节,应该是宁晏一脸懵的上前请教,然后自己提携后辈,剖析厉害,最后来一波商业互吹。

可谁知道,宁晏上来就终结!

“如此言论,你是从何得来。”

身为前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根红苗正进士出身的朱大爷可谓是大宋朝最出众的人物,但即便是自己,像宁晏这般弱冠之年,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准备科举。

宁晏倒好,张嘴就来!

这是一个弱冠不到的少年说出来的话!

眼看朱大爷有点炸的趋势。

宁晏赶紧眼珠子一转。

“小时候,学生家门前,路过一位高人……”

话音未落,就被朱大爷喝断。

“闭嘴!”

同一个梗,玩多了,就有点侮辱人的智商了。尤其是朱大爷这种原本就智商超群,近乎妖孽的人物。

可宁晏也没办法呀,你也没给我时间填坑!

“高人之事,老夫暂且不予理会。”

不愉快的天就不聊,朱大爷觉悟也很高的。

“言归正传,老夫问你,若是你,当如何破局!”

朱大爷正经起来,宁晏也不敢放肆了,准备老老实实作答。

可刚要开口,就被朱大爷堵住。

“且慢,你试种出新粮之法不论。”

朱大爷嘴角微笑。

我他么……

宁愿差点爆粗口,生生忍了下来,告诉自己。

你是大腿,你说了算。

宁晏心思飞快的转动,很显然,朱大爷打的算盘很清晰!

江南大旱,收成不足,导致粮价大涨,粮食是民生根本,粮价上涨其他物价也跟着上涨,再加上权贵奸商囤积居奇,以至于民生越发困难,引出**。

此事,杭州府衙,不能坐视不理。否则一旦闹出民变,那大家可就都没得玩了,朝廷追责,一撸到底,谁也跑不了。

现在看来,朱大爷明显是打算,用自己试种新粮之法来应对了。

若是自己试种出秋粮一事传出去,势必会让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慌的一批。

囤粮这玩意,可是个高风险的活。

一旦粮食下跌,那可就赔的内裤都穿不上。

只要奸商将存粮抛出来,进入市场流通,粮价就能瞬间稳定下来,这场小小的江南旱灾,根本翻不起任何水花。

想到这些,宁晏心里日了狗!

亏大了!

这波血亏!

早知道,帮了朱大爷这么大个忙,多少也得抠点好处下来。

至少,范纯礼这货敢再跟老子提玉香楼的事,宁晏就敢挺直了腰板怼回去。

你爹欠老子这么大人情,咱们是不是该算算……

现在最好的办法,被朱大爷给堵死了,宁晏只得想其他办法。

“奏请朝廷,开官仓,平粮价!”

宁晏下意识道。

这是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

朝廷官仓里的粮食,都快长霉了,里面的老鼠蹦出来,个头大的能把猫吓得炸毛。

一旦开官仓,宁晏保证,明天一早就能看见江里冒出几个肥头大耳奸商的尸体,都是连夜跳河的。

“侯胜已上奏朝廷!”

朱大爷淡淡道,语气颇有些萧瑟。

很显然,此法不通。

不然的话,朱大爷不会见宁晏种出了秋粮,差点没跑断气。

宁晏感同身受,这位前参知政事,大宋丞相,对于此事,显然不满且无奈。

朝廷不开官仓,没有外力介入,怎么破这个局。

显然,这个事,还真不好办。

眼看宁晏沉默了,朱大爷正打算挥手。

如此困局,难为一个十几岁的秀才,实在不是他的本意。只不过宁晏今天的表现,着实让他有些郁闷,才下意识的将话题引到这上面来。

“学生有一计,可破此局,只是需搭上杭州府衙诸位相公的官声。”

宁晏抬起头,忽然道。

朱大爷的脸色,瞬间僵硬。

“你有何计!”

宁晏居然有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