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好伴读 > 第143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大明好伴读 第143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作者:张六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8:30 来源:笔趣阁

虽说出了一些小小的状况,但丝毫不会影响谢至现在吃酒的心情。

谢至坐在原有位置上,张六为谢至倒了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家中妇人性子泼辣了些,给谢知县添麻烦了。”

一门心思护着自己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谢至笑了笑,道:“算不得什么麻烦...”

谢至话音才落,一老翁端着酒杯颤颤巍巍走至他身边,喊道:“状元公...”

谢至愣神功夫,张六便起身道:“张先生。”

老翁回应了张六,随之介绍道:“小民张宽,乃是成化八年的秀才。”

虽只是一个秀才,却也能称之为读书人了。

谢至邀请,道:“张老先生请坐。”

张宽半晌后,才坐了下来,有些恍然道:“谢知县年纪轻轻便连中三元,老朽蹉跎一生,却也只中了一个秀才。”

有人一生科举,却终究不得高中。

有人只考一次,便连中了三元。

这世道着实不公的很。

谢至作为那个只考一次便连中三元之人,对这老秀才的落寞以何种角度开口都显得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唯有闭口不言方才为最合适的。

张宽喋喋不休,接着又道:“小民读书习文一生,府试市十余次皆不得中,小民便于乡中做起了私塾先生,只求小民学生等代小民题名于金榜,小民教授过无数乡中弟子,也就只有马家子弟马进学一路靠中举人,可惜了,马进学虽有举人之功名,却无忠君爱民之心...是老朽教导之责,本来老朽是无颜多说的,可老朽身为云中人,又读过几本书,不得不为云中子弟多说几句。”

张宽虽喋喋不休,但谢至还是很有耐心的,问道:“先生有何言只管说来!”

想要做一个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便得从点滴小事中做起,张宽接下来要说之话有道理听着,没道理也得听着。

只不过把如何听的方式方法注意到便是。

张宽缓缓道:“县中贫寒子弟皆无能力读书,近几年,县中贫寒人家越发了,能入学读书的也就只剩下马家子弟了,现在好多人家有了田,手头也能宽裕些,送子弟读书也容易些了,县学是否也该修缮一下了?”

县学之事,谢至倒也是主意到了。

自马进学之后,云中便再没出过一个拿到功名的读书人了,不说是拿到功名的读书人,就是一般的读书人也是越来越少了,县学自然也是荒废了。

原本县学授课的几间大殿更是灰尘满布,人气寥寥。

对张宽的这个问题,谢至笑了笑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个是应当的。”

张宽点头应道:“好,有谢知县这句话,老朽便放心了。”

谢至一向都不喜欢拖拉,既然答应了,谢至也没有拖延的意思,需要着手之事还很多,能做一件是一件了。

谢至随之开口道:“老先生是乡中的读书人,对云中之事自是颇为熟悉,待归还田地之事结束,请老先生去一趟县衙,为本县也做一下参谋。”

张宽或许是没想到谢至会邀请他参与,愣了一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之后,在薛庄的一顿酒饭倒也没再出什么状况,只是在喝酒之后,时辰已是不早了。

谢至和朱厚照也喝的有些微醉,便直接宿在了张六家中。

一早起来,又在张家吃了一口便带回了县衙。

回县衙之后,朱厚照也没顾上歇息,直接又去了田间。

就喜欢朱厚照这厮这个劲头。

在朱厚照离开后,谢至喝了杯茶,正构思县学之事时,以前两狼山杆子担任的门子跑了进来,道:“知县,有一行脚商贾说是唐寅先生的同乡,要去大同府经商,稍来了唐寅先生妻子的一封信。”

谢至接了信,问道:“人呢?走了?”

那门子回道:“走了!”

谢至淡淡哦了一声,把信放置桌角,猛然想起了什么?

史书中记载,唐寅因科举舞弊案失了功名回乡后,夫妻失和,家庭事业的双重打击之下,

开始放浪形骸的快意失和。

现在唐寅同样被科举舞弊案牵扯,虽没曾回乡,估计夫妻失和也还会发生。

谢至有种想拆了唐寅信的想法,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个事情可不道德。

举着信冲着阳光瞧了半天,也只能看到里面信件中有黑色字体,其余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最后,只能把信放了下去。

那门子费解瞧了谢至半天怪异动作后,诧异问道:“谢知县,小人?”

谢至这才发现在他面前还站着一个大活人呢,摆手道:“你怎还在这里?去忙吧!”

太阳将要落山之时,朱厚照便回来了。

“怎样?都弄完了?”

朱厚照端起茶壶喝了茶之后,欣喜回道:“好了,本宫经手的田地归还之后还有两千亩盈余,这些以后便归县衙所有了吧?”

是归县衙,又不是归的,至于这般高兴吗?

谢至点头道:“是,既是无主的,自然是要归官府所有。”

很快不久,王守仁,唐寅,徐经便也回来了。

在唐寅一进门,谢至便把信给了他,道:“门子说这是你一个同乡稍来的。”

唐寅没多说,直接从谢至手中拿了信。

开始唐寅拿信之际还有些期待,后来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谢至猜想到心中内容,自是也时刻注意唐寅变化之人,率先发现了唐寅的一样,问道:“出何事了?”

唐寅沉声道:“她讨要休书!”

果然!

朱厚照没理解,道:“谁啊?”

顺手从唐寅手中接过信,把里面的内容瞧了了清楚。

估计上面说的话不太好听,朱厚照窥探到唐寅的秘密,自觉有些不好意思,尴尬把信放在了桌角处。

女子若被夫家给了休书会无颜见人,男子若被女子强行讨要休书,自是会更无颜见人的。

唐寅脸色微沉,一副不快的态度。

既然遇到了这个问题,总得是解决的。

谢至得知了也得说句话的,开口道:“那便给了她,不能共患难,何谈共富贵,在你低估之处她离你而去,在你登上高峰之际,她便没有了一览风景的资格。”

无论从哪种角度劝说,都容易挨雷劈。

毕竟非鱼,又何谈鱼的欢乐和忧愁。

但,既然要劝也只能这般说了,难道要唐寅死皮赖脸的求着。

即便唐寅求了,那也得人家能够回心转意,得到的恐是更大的侮辱罢了。

唐寅沉默不语,抓起书信便走。

唐寅心中正是郁闷之时,需自己一人静静去排解苦闷,谢至等人自是不会打扰。

在唐寅离开,王守仁就几日归还田地之事做了具体核准,核准下来之后,无主土地,还有一万余亩。

也就是说,归还出去的不过才不到一半。

剩下这下没有归还的,要不是家中无人,要不就是近些年以来马家开的荒地。

解决了这个问题,谢至又道:“昨晚去薛庄吃酒,有个老秀才提出修缮县学的问题,某也想这个事情着实得排上日程了,这个事交于伯虎负责,我们先商量着,最后再与他敲定一下。”

谢至是解元,唐寅也是解元,但若论字画功夫,谢至自是不敢相提并论的。

这个事情也唯有交于唐寅方才是最合适的。

无人反驳,谢至又道:“某准备在每村皆免费办个私塾,在两狼山再弄个书院,为朝廷培养些清官廉吏,这也是百姓的福气,县衙可用银子也多,这些事情倒也不是多大的难事,你们看呢?”

谢至既是找他们几个来征求意见的,那有意见便也是要听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